张常晶 作品数:9 被引量:9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降钙素原的动态变化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7 2011年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SCAP)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40例老年SCAP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Ⅱ,APACHEII)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pulmonaryinfectionscore,CPIS),测定入组时、24h和72h血清PCT水平,根据28d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绘制受试者生存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8d,死亡率22.5%。生存组入组时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及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或P〈0.01)。生存组入组后24、72h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均〈0.01)。患者人组时PCT水平预测28d死亡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64(95%C10.753~0.975),与人组时及24hPCT水平比较,72hPCT水平对死亡预测的准确性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53(95%CI 0.893—0.982),取截断值为0.275ng/mL时,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83.9%。结论血清PCT的动态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老年SCAP的预后。 唐伦先 叶海燕 张常晶 马少林关键词: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预后 糖原累积症患者超长心肺复苏后并发MODS一例 2009年 患者,女,21岁,因“发现肝内异常回声1周”于2008年11月6日入上海市东方医院,诊断为:糖原累积症肝内占位,肝癌?局灶结节性增生。11月13日行肝脏第7、8段切除术,肝腺瘤摘除术,术后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碳酸氢钠纠酸效差,于19:40突发心搏骤停,压眶无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未见自主呼吸。 唐伦先 牛惠燕 王学斌 刘娜 张常晶 刘杨 叶海燕 燕艳丽 郭勇关键词:糖原累积症 MODS 局灶结节性增生 并发 肝内占位 机械通气对AECOPD患者膈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在机械通气(MV)条件下膈肌收缩强度的变化,探讨最大跨膈压(Pdi max)对AECOPD患者脱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21例AECOPD且接受MV的患者.入选患者在MV 24 h内开始采用胃食道囊管法测量Pdi max,直至拔管或死亡;记录患者MV期间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Pdi max与CRP、Alb和PA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AECOPD患者脱机成功的Pdi max值.结果 研究期间2例患者行气管切开、2例中途退出研究,最终17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6例死亡,11例成功脱机.① 17例AECOPD患者MV期间Pdi max呈逐渐下降趋势;MV 1-2 d Pdi max 变化不明显,7 d时较3 d时明显下降〔cmH2O (1 cmH2O=0.098 kPa):20.2±4.2比28.1±4.4,P〈0.01〕,11 d时较1 d时下降约38.7% (cmH2O:19.8±4.7比32.3±3.9,P〈0.01).MV期间CRP、Alb和PA均呈下降趋势.② 困难脱机患者MV期间平均Pdi max及拔管前Pdi max均明显低于成功脱机患者〔平均Pdi max(cmH2O):25.2±5.4比28.9±5.8,拔管前Pdi max(cmH2O):16.9±2.8比26.8±6.6,均P〈0.01〕.③ 相关分析显示:MV期间Pdi max与CRP呈明显负相关(r=-0.799,P=0.000),与血清Alb(r=0.613,P=0.008)和PA(r=0.661,P=0.004)均呈显著正相关.④ ROC曲线分析显示:Pdi max预测AECOPD患者脱机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当截断值为23.2 cmH2O时,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100%.结论 AECOPD患者MV期间膈肌收缩强度降低,并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困难脱机者膈肌收缩强度低于成功脱机者.Pdi max可能成为预测行MV的AECOPD患者脱机成功的一项指标. 王飞飞 朱晓萍 张常晶 朱辉 冯宇 刘杨 马少林关键词:机械通气 阻塞性 急性加重 膈肌 跨膈压 超长心肺复苏成功抢救糖原累积症心搏骤停患者1例 2009年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搏、呼吸骤停的有效手段之一。现将本院成功抢救1例患者,报告如下。 唐伦先 马少林 刘娜 张常晶 沈桢巍 蒋易 唐瑾关键词: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糖原累积症 重症监护室ICU谵妄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少林 王学斌 刘杨 叶海燕 徐玮 唐瑾 张常晶 燕艳丽脓毒症淋巴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状态以及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途径在脓毒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共70例,于入ICU后1、3和7d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质网特异性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核转录因子CHOP的mRNA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HOPmRNA表达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相关性。根据患者28d预后分为死亡组(23例)和生存组(47例);选取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①淋巴细胞凋亡率:与健康对照组[(2.86±O.66)%]比较,脓毒症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人ICU1、3、7d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生存组分别为(12.44±4.43)%、(8.57±3.38)%、(6.78±3.35)%,死亡组分别为(14.42±2.01)%、(11.32±2.53)%、(8.87±3.62)%,均P〈O.01],以1d时升高最为显著,随后逐渐下降;生存组与死亡组1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d、7d时生存组较死亡组明显降低(均P〈0.05)。②CHOPmRNA表达(2^△△C1):与健康对照组[(2.56±1.09)×10^-3]比较,脓毒症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入ICU1、3、7dCHOP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生存组分别为(5.83±1.96)×10^-3、(4.24±1.60)×10^-3、(4.15±1.64)×10^-3,死亡组分别为(37.20±20.70)×10^-3、(18.80±13.90)×10^-3、(9.28±7.78)×10^-3,均P〈O.01];虽然死亡组人ICU1、3、7d较生存组分别升高了6.38、4.43、2.24倍(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但下降也较迅速。③GRP78mRNA表达(2^△△C1):与健康对照组[(3.31±2.04)×10^-3]比较,脓毒症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人ICU1d时GRP78mRNA表 马少林 邵蕾 刘杨 李占霞 叶海燕 陆华君 张常晶 朱晓萍关键词:淋巴细胞 预后 脓毒症 内质网应激 重症监护室ICU谵妄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少林 王学斌 刘杨 徐玮 唐瑾 张常晶 叶海燕文献传递 N-末端脑钠肽前体对ICU休克患者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将45例入住中心ICU的休克患者分为心源性休克组和非心源性休克组,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使用热稀释法计算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患者入选24h APACHEⅡ评分。采用罗氏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和NT-proBNP诊断试剂盒检测血清NT-pmBNP水平。结果所有患者血清NT-proBNP的中位数水平2987pg/mL,心源性休克组NT-proBNP明显高于非心源性休克组(P〈0.05),死亡组NT-proBNP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NT-proBNP取自然对数后,它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r=0.134,P〉0.05)和心脏指数(r=0.097,P〉0.05)均无明显相关性。NT-proBNP是ICU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5.8,95%可信区间2.1-132.7,P=0.005)。结论ICU中休克患者NT-proBNP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但它是ICU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优于APACHEⅡ评分,故其定量检测可能对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价起到一定的作用。 唐伦先 马少林 王学斌 张常晶 燕艳丽 叶海燕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 休克 危重病膈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被引量:17 2015年 ICU中,无急慢性神经肌肉疾病基础的危重病患者发生肌无力的现象正受到关注,这种现象被称为“ICU获得性无力”(intensive care unit-acquired weakness,ICUAW)[1],是危重患者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2].呼吸肌无力是获得性无力的关键部分[3],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膈肌功能障碍将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脱机困难、拔管后再发呼吸衰竭,从而使危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大量医疗资源被占用[4].而在ICU危重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危重病本身(如脓毒症)及其治疗手段(如机械通气、药物等)都可对膈肌功能产生影响,现综述如下. 张常晶 马少林 朱晓萍关键词:危重病患者 膈肌功能 影响因素 呼吸肌无力 神经肌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