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包气带
  • 3篇凝结水
  • 3篇浅层
  • 2篇地温
  • 2篇运移规律
  • 2篇温度梯度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区
  • 1篇越流
  • 1篇运移
  • 1篇粘性土
  • 1篇滞后时间
  • 1篇渗流
  • 1篇渗流特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水汽
  • 1篇水位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际地理信息...
  • 1篇东京农工大学

作者

  • 6篇曾亦键
  • 5篇万力
  • 5篇曹文炳
  • 3篇王旭升
  • 1篇胡伏生
  • 1篇陈劲松
  • 1篇王大纯
  • 1篇龚斌
  • 1篇苏中波

传媒

  • 4篇地学前缘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浅层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昼夜动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西北荒漠化地区,包气带中的水分除来自大气降水外,还来自凝结水。凝结水对维持荒漠地区的植被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凝结水的形成机制又反映在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的昼夜动态过程中。文中报告了室外沙坑浅层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观测的实验结果。土壤含水量变化采用原位测试的方法观测,避免了传统称重法产生的干扰和不确定性。实验中对深度0~30cm范围的土壤温度进行了高密度观测。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对水汽的运移起到主控作用,温度梯度方向向下,土壤含水量增加,反之,含水量减少。通过热传导方程对土壤中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傅立叶级数表示的温度波方程,用于预测不同深度土壤响应地表条件而产生的温度变化。实验中还对近地表微气象以及土壤负压等因素进行了观测。
曾亦键万力王旭升曹文炳
关键词:干旱区包气带凝结水温度梯度
浅层包气带水—汽—热耦合运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气带中的水分除来自大气降水外,还部分来自水汽的凝结。此类地区年降雨量少、蒸发强,凝结水对该类地区的植被生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浅层包气带中,土壤水以液态水、汽态水不断相互转换的形式运移,并伴随着...
曾亦键
关键词:包气带
文献传递
水位变化条件下粘性土渗流特征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开采孔隙承压含水系统,引起含水层水头下降。通常认为相邻含水层一经出现水头差,便会有通过粘性土层的越流渗透。但在粘性土两侧含水层出现水头差初期,粘性土内部水头降低缓慢,并伴随有释水压密过程。笔者采用多用途饱水粘性土固结和渗透试验装置,对不同岩性的粘性土原状样进行了释水、吸水与越流发展过程之间关系的试验。试验表明,含水层水位升、降变化,首先引起相邻粘性土吸水回弹或释水压密,而后出现粘性土吸水或与释水越流并存阶段,越流的出现,明显滞后于含水层水头变化,当吸水或释水过程结束后,越流渗透达到稳定。越流滞后时间与土的固结程度有关,笔者采用一维固结理论提出了计算越流滞后时间的方法。
曹文炳万力龚斌曾亦键王大纯
关键词:越流滞后时间吸水
浅层包气带水汽昼夜运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包气带水分通量主要由水汽组成,而水汽在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换和质量迁移是地表质能平衡计算不可缺少的重要源汇项。在野外进行一个沙坑实验,发现土壤水在中午(12:00~15:00)达到最大值(10cm深度,5.9~6.1cm^3/cm^3;30cm深度,11.9~13.1cm^3/cm^3),而在凌晨(02:00~05:00)出现最小值(10cm深度,4.4~4.5cm^3/cm^3;30cm深度,10.4~10.8cm^3/cm^3)。为进一步验证该实验条件下的土壤水运移及分布规律,考虑了土壤水、汽、热耦合运移的HYDRUS-ID模型被用来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为描述土壤水分昼夜运移模式,笔者将土壤水耦合运移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同步分析;并根据土壤水运移的不同驱动力,分别对温度梯度、基质势梯度作用下的液态水及汽态水通量进行了分析。
曾亦键万力苏中波Hirotaka aito王旭升曹文炳
关键词:包气带
浅层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昼夜动态的实验研究
西北荒漠化地区,包气带中的水分除来自大气降水外,还来自凝结水。凝结水对维持荒漠地区的植被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凝结水的形成机制又反映在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的昼夜动态过程中。本文报告了室外沙坑浅层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观...
曾亦键万力王旭升曹文炳
关键词:干旱区包气带凝结水温度梯度
气候变暖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36
2006年
黄河源区位于多年冻土区,严酷寒冷的气候条件和冻土共同构建成一种特殊的冻结水环境,使地下水类型和水文地质结构均发生变化,与非冻土区有显著的差别,形成特殊的水文地质区。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性气候温变暖,出现大面积冻土退化,以及过度放牧、鼠害加剧等原因,造成草场退化,沙漠化趋势日渐明显,严重地冲击着黄河河源区的水源养涵功能,导致黄河在源头段多次出现断流。通过水平衡计算,探讨了气候变暖对黄河源区多年冻土退化的影响,并阐述了冻结层上水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曹文炳万力曾亦键胡伏生陈劲松
关键词: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黄河源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