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英
-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肾平肝方对SHR早期肾损害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早期肾损害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洛汀新)、西药组(洛汀新)、WKY作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每组8只,用药12周,观察大鼠肾脏的超微结构及四型胶原(CO-Ⅳ)和层黏蛋白(LN)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平肝方能明显改善SHR的肾脏超微结构,显著降低CO-Ⅳ和LN在肾小球的表达(P<0.01)。结论:益肾平肝方可以减轻高血压病肾脏病理损伤,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促肾小球硬化的细胞因子Co-IV、LN表达,减少ECM在肾小球局部的聚集实现的。
- 梁贤栋朱喜英胡宗仁常晓铁刘龙民
-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形态学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9年
-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目前还没有方法能将其彻底治愈,而靶器官的损伤是其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之一,高血压肾损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药在高血压肾损害的防治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能够延缓甚至逆转肾损害的发展,从病因病机、中药应用、中成药应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
- 梁贤栋刘龙民朱喜英
- 心脑喜康对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研究
- 目的:心脑喜康是由地产民族药和中草药组合而成的治疗高血压的有效处方.此前大量的研究工作,业已证明其在治疗高血压病等方面,疗效显著.该课题为心脑喜康系列研究之一,以高血压病肾损害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心脑喜康对原发性高血压肾...
- 朱喜英
- 关键词:心脑喜康卡托普利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ALB
- 论冠心病发病与胃之关系被引量:1
- 2001年
- 朱喜英刘龙民
- 关键词:冠心病胸痹病机心胃同治
- 益肾平肝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hs-CRP、ICAM-1、SDF-1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9例,随机分成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益肾平肝方+科素亚)和西药对照组(科素亚)2组,用药3个月,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指标及hs-CRP、ICAM-1、SDF-1的变化。结果西药组、中西药组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24h SBP、24h DBP、d SBP、d DBP、n SBP治疗后中西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n DBP治疗后西药组与中西药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hs-CRP、ICAM-1、SDF-1治疗后中西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益肾平肝方可以协同西药降低阴虚阳亢型患者的血压,益肾平肝方协同西药能够下调阴虚阳亢型患者的hs-CRP、ICAM-1水平,上调SDF-1水平,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损害。
- 葛华迅朱喜英罗国东于洋郭园园王丹刘龙民
- 关键词:阴虚阳亢
- 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洛汀新),西药组(洛汀新),用药3个月,观测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血压、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动态血压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3组组间比较各指标无显著差异;中药组治疗前后ET、NO两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益肾平肝方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白昼和夜间血压,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和逆转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该药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实现的。
- 梁贤栋朱喜英胡宗仁常晓铁刘龙民
- 关键词:阴虚阳亢高血压动态血压血管内皮
- 益肾平肝方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动态血压、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熟地、杜仲、桑寄生、钩藤、罗布麻、葛根和川牛膝)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动态血压、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贝那普利),西药组(贝那普利),用药3个月,观测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动态血压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0.05),3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中药组能明显降低尿mALB及β2-MG水平(P<0.01),且略优于西药组;治疗后ET、NO两指标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益肾平肝方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白昼和夜间血压,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和逆转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微量蛋白尿,该药的降压及肾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实现的。
- 朱喜英梁贤栋胡宗仁常晓铁刘龙民
- 关键词:高血压肾损害动态血压肾功能
- 益肾平肝方对SHR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目的:炎症反应是高血压肾损害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观察益肾平肝方对SHR大鼠尿微量白蛋白、肾组织形态学及对肾组织NF-κB/P65、IκB-α、IL-1β、IL-6、TNF-α的影响,来探讨其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肾保护机...
- 罗国东朱喜英高中香葛华迅郑建普于洋刘龙民
- 文献传递
- 益肾平肝法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常规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肾平肝方。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2组5种尿微量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P<0.01),其中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2组尿微量蛋白正常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正常率较对照组增加更多,其中MA、TRF、β2-M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平肝方有减少尿微量蛋白,保护肾脏的作用。
- 胡宗仁刘龙民朱喜英
- 关键词:肾损害
- 中医药对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概况
- 2008年
- 原发性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肾脏为其主要受损的靶器官之一。因此,重新认识和积极防治逆转高血压性肾损害成为近年来中西医领域研究的焦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在临床及实验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及系统的大样本研究。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概念及诊断、中医学认识、临床研究、动物研究等几方面对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药研究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 胡宗仁刘龙民朱喜英
- 关键词:高血压病肾脏损害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