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慧兰

作品数:363 被引量:1,266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2篇期刊文章
  • 6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0篇细胞
  • 59篇荨麻
  • 59篇荨麻疹
  • 53篇皮肤
  • 41篇慢性
  • 38篇疗效
  • 27篇紫外线
  • 27篇激光
  • 24篇皮炎
  • 24篇梅毒
  • 23篇发病
  • 21篇生殖
  • 21篇NRF2
  • 20篇生殖器
  • 20篇疱疹
  • 19篇银屑
  • 19篇银屑病
  • 19篇疗效观察
  • 17篇慢性荨麻疹
  • 12篇特应性

机构

  • 342篇广州市皮肤病...
  • 40篇广州医科大学
  • 25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广州市第一人...
  • 8篇中山大学
  • 7篇济南市第一人...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广东医科大学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广州医学院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药学院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武警北京总队...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357篇朱慧兰
  • 80篇梁碧华
  • 77篇李润祥
  • 65篇李振洁
  • 57篇张锡宝
  • 47篇叶兴东
  • 46篇龚业青
  • 40篇马少吟
  • 33篇高爱莉
  • 33篇李华平
  • 31篇刘玉梅
  • 31篇黄振明
  • 27篇林玲
  • 27篇陈荃
  • 26篇江娜
  • 25篇田歆
  • 24篇周欣
  • 23篇汤少开
  • 23篇肖常青
  • 22篇彭丽倩

传媒

  • 53篇皮肤性病诊疗...
  • 36篇中国麻风皮肤...
  • 20篇岭南皮肤性病...
  • 20篇国际皮肤性病...
  • 16篇中华皮肤科杂...
  • 15篇中国皮肤性病...
  • 1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1篇中国美容医学
  • 9篇国际医药卫生...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中国艾滋病性...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中华医学美学...
  • 6篇中国真菌学杂...
  • 5篇中国激光医学...
  • 5篇中国抗感染化...
  • 3篇中国性病艾滋...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11篇2020
  • 11篇2019
  • 13篇2018
  • 25篇2017
  • 9篇2016
  • 28篇2015
  • 20篇2014
  • 30篇2013
  • 22篇2012
  • 11篇2011
  • 23篇2010
  • 32篇2009
  • 20篇2008
  • 18篇2007
  • 17篇2006
  • 4篇2005
3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rf2-Keap1系统防御紫外线致皮肤光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紫外线照射是致皮肤光损伤的重要因素,与其可诱导产生过量的活性氧族有关。核转录相关因子是调节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Kelch样ECH联合蛋白1是其特异性受体,在紫外线照射等氧化应激情况下核转录相关因子被激活,并与Kelch样ECH联合蛋白1解离进入胞核,启动抗氧化反应元件调控的Ⅱ相酶及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防御紫外线照射所致皮肤光损伤。多种核转录相关因子激活剂对紫外线照射所致皮肤光损伤有潜在的防御作用。
高爱莉朱慧兰
关键词:紫外线活性氧
反向性银屑病1例被引量:1
2013年
反向性银屑病(Inversepsoriasis)是一型累及腋窝,腹股沟,外阴,乳房下褶,臀间沟等身体屈侧或皱褶部位的银屑病。现报道1例。
杨婧黄振明李润祥朱慧兰
关键词:银屑病皱褶部位腹股沟
正交设计法优化光动力嫩肤的治疗方案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优化选择光动力疗法在嫩肤中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5%、10%、20%的5-氨基酮戊酸药物外涂于光老化患者的上臂皮肤,封包时间分别为20min、30min、60min,然后给予80J/cm2的红光照射20min、40min、60min,观察其不良反应并选择最佳的嫩肤方案。结果:浓度为10%的5-氨基酮戊酸封包30min、照射20min的嫩肤疗效最佳,不良反应最小。结论:10%5-氨基酮戊酸封包30min、照射20min的治疗方案在嫩肤中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李润祥朱慧兰梁碧华熊斯颖
关键词:皮肤光老化光动力疗法嫩肤正交设计
加强医务人员洗手预防医院感染被引量:34
2006年
朱慧兰
关键词:医务人员洗手医院感染
广州地区麻风病愈后存活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麻风病愈后存活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消除麻风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由麻风病随访报告表,一般健康状况问卷(GHQ-12),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
庄锦填汤少开何婉苹梁容娇杨韵青朱慧兰
关键词:麻风病心理健康
文献传递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检测及体外药敏检测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VC)患者的病因及酵母菌体外对伊曲康唑 (IT)、氟康唑 (FL)的敏感性。方法 :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试剂盒对 10 7例疑诊为VVC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 ,并用E test抗真菌药敏试条检测IT、FL对酵母菌的MIC值 ,判定敏感性。结果 :10 7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 87例 ,分离出白念株菌 69株 ( 79.3 1% ,69/ 87) ,其中对IT敏感 67株、中敏 1株、耐药 1株 ,对FL均敏感 ( 69株 ) ;光滑念株菌 10株 ( 11.4 9% ,10 / 87) ,其中对IT敏感 2株、中敏 2株、耐药 6株 ,对FL敏感 9株、耐药 1株 ;近平滑念珠菌 4例 ( 4 .60 % ,4 / 87) ,对IT敏感 3株、耐药 1株 ,对FL均敏感 ( 4株 ) ;热带念珠菌、土生念珠菌、清酒念珠菌和埃莫毕赤念珠菌各 1例 ( 1.15 % ,1/ 87) ,其对IT、FL均敏感。结论 :VVC最常见的病因仍是白念珠菌 ,但比率明显下降 ;用E test法检测酵母菌对IT。
朱慧兰谷进李平林蔼王振强丘小珊林仁英
关键词:伊曲康唑氟康唑体外药敏试验阴道分泌物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裴氏着色霉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
2008年
报道1例前臂着色芽生菌病。患者女,46岁。左前臂斑块结节10余年,抗感染治疗无效,皮肤组织病理和真菌培养均符合着色芽生菌病。
龚业青罗育武朱慧兰林玲刘福荣
关键词:着色芽生菌病皮肤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CSU患者47例和健康体检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25-(OH)D3水平,并分析CSU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 CSU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16.93±5.96)ng/ml比(20.17±6.23)n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6,P=0.025)。CSU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89,P<0.01),但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r=0.21,P >0.05)。结论 维生素D3在CSU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陈晓吟李润祥王艳芳张文君徐丽华谭剑萍梁碧华朱慧兰
关键词:维生素D3发病机制
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 了解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对它的影响。方法 :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44例梅毒患者外周血的CD3+ 、CD4+ 、CD8+ 及CD4+ /CD8+ 比值。结果 : 梅毒患者外周血CD4+ 及CD4+ /CD8+ 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CD8+ 则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 (P <0 .0 1 ) ,活动期梅毒外周血CD4+ /CD8+ 比值低于恢复期 (P <0 .0 5 ) ,单纯使用抗梅毒治疗的活动期梅毒患者比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的患者的CD4+ 及CD4+ /CD8+ 比值低 ,而CD8+ 则高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活动期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现象 。
朱慧兰陈荣章武明昌杨日东林蔼叶兴东徐广坤
关键词:梅毒T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
多功能显微诊断仪在I期梅毒诊断中临床价值的初步评价被引量:20
2001年
朱慧兰徐广坤武明昌叶兴东费实吴德标
关键词:多功能显微诊断仪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