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晟
- 作品数:30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毛囊角化病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 本文对毛囊角化病的致病基因突变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采用PCR反应扩增ATP2A2基因的21个外显子编码区及侧翼序列,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3个毛囊角化病散发病例进行了ATP2A2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表明:在3例DD患者中共发现...
- 权晟
- 关键词:基因突变显性遗传
- 文献传递
- 中国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 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经典的自身免疫病,以多种自身抗体产生、补体激活、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为基本特征。SLE的病因包含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目的 ...
- 韩建文任韵清杨森张学军郑厚峰崔勇孙良丹左先波周福圣杜文辉权晟张弛
- 光泽苔藓的皮肤三维CT特征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皮肤三维CT在光泽苔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皮肤三维CT技术对5例临床表现典型的光泽苔藓患者进行检测,并与5例毛发苔藓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皮肤三维CT检测结果发现,光泽苔藓患者病灶部位可见表皮轻度萎缩,真皮乳头增宽,增宽的真皮乳头内可见密集单一核细胞浸润,而毛发苔藓患者病灶部位可见毛囊口扩张,毛囊口内含有角质栓。结论皮肤三维CT有望成为光泽苔藓可选择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之一。
- 钟连生金鑫权晟魏志平刘彦群
- 关键词:光泽苔藓
- 皮肤三维CT在体癣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体癣是临床常见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真菌直接镜检是体癣最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我们分析了50例临床疑诊体癣患者的皮肤三维CT检测结果,并和真菌直接镜检进行比较.探讨皮肤三维CT在体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0年11月-2011年2月我院门诊临床疑诊体癣的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8~60岁,平均年龄32.60岁。
- 钟连生金鑫权晟魏志平刘彦群
- 关键词:体癣
- 基底细胞癌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图像特征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癌(BCC)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图像特征。方法对12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BCC患者进行CLSM检测,分析BCC的CLSM图像特征。结果 12例患者皮损部位的表皮和/或真皮中均可见高折光细胞团块,其细胞拉长,呈轮辐状排列,8例瘤体内及其周边可见以单一核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11例在瘤体内及其周边可见血管明显扭曲扩张。结论表皮及真皮内高折光细胞团块,其细胞拉长呈轮辐状排列是基底细胞癌的特征性CLSM图像特征,可作为CLSM诊断基底细胞癌的重要依据。
- 钟连生金鑫权晟魏志平刘彦群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 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报道
- 先证者,男,46岁,13岁起双侧小腿反复出现水疱,破溃后留有近皮色粟粒至黄豆大小扁平坚实丘疹, 伴有明显瘙痒。皮损持续存在,一般夏季严重。皮损处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表皮下水疱。诊断为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
- 权晟杨森张学军
- 文献传递
- 中国人群白癜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
- 研究背景白癜风是一种由于皮肤和毛发黑素细胞选择性破坏而导致的常见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该病患病率约为0.1-2.9%,但因地域和种族不同而存在差异。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白癜风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通过连锁分析和关联...
- 权晟
- 关键词:白癜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易感基因
- 文献传递
- 与Th17细胞相关的生物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以分泌IL-17为主要标志的新型T细胞亚型Th17细胞的发现.IL-23/Th17/IL-17轴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以此轴为基础对Th17细胞相关生物制剂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 杨青魏志平权晟刘彦群
- 关键词:银屑病白介素-23TH17细胞白介素-17生物制剂
- 日光性角化病的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图像特征
- 2014年
- 目的:分析日光性角化病(AK)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图像特征。方法:对15例AK患者进行CLSM检测,分析图像特征。结果:15例患者皮损部位均可见表皮细胞排列紊乱及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14例患者皮损区可见以单一核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12例患者在皮损区可见血管明显扭曲扩张。结论:表皮细胞排列紊乱及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是AK的特征性CLSM图像特征,可作为CLSM诊断AK的重要依据。
- 钟连生金鑫权晟魏志平刘彦群
- 关键词:日光性角化病
- X性连锁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一家系的基因诊断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利用直接测序法对一中国汉族人X性连锁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家系进行基因诊断。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该家系中两名临床诊断为X性连锁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的患者、患者父母以及100例健康对照者ED1基因的8个外显子,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两名患者ED1基因的第9外显子第1045位的碱基鸟嘌呤G被腺嘌呤A替代,患者母亲同一位置碱基呈现G~A杂峰,患者父亲和100例无关健康对照均未见此改变。结论错义突变c.1045A>G是导致该X性连锁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家系临床表型的主要原因。
- 张慧权晟高敏肖风丽陆闻生沈玉君周伏圣杨森张学军
- 关键词:外胚叶发育不良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