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琨
- 作品数:236 被引量:2,393H指数:32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元宝山冷杉种子繁殖力初探
- 元宝山冷杉是仅产于广西北部元宝山的珍稀濒危植物,天然更新能力差。调查表明,冷杉个体的球果、种子的数量均有差异,球果长短、大小与种子数量、种子质量(饱满率)存在显著正相关、风干种子千粒重为16.9581g,含水量为12.8...
- 唐润琴李先琨欧祖兰李瑞棠
- 关键词:种子繁殖力
- 文献传递
- 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随机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基于弄岗15-hm2喀斯特季节性雨林动态监测样地2021年的野外复查数据,本研究对林分整体和优势种的随机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生活型和环境因子角度探讨随机体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无论是林分整体还是优势种的角尺度分布中,随机体频率均最高,在0.5以上。林分整体和优势种角尺度分布均为随机分布。乔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灌木为聚集分布,且随机体比例均超过55%。原有植株个体数、平均胸径、平均海拔、地形湿润度指数和坡度对随机体的解释率较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随机体在喀斯特天然林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分布受林木生活型、生物因素以及复杂地形条件的共同影响。
- 李玲燕王斌黄甫昭黄甫昭郭屹立李冬兴郭屹立陆芳李冬兴陆树华向悟生
- 关键词:角尺度环境因子
- 岩溶峰丛洼地生态重建
- 蒋忠诚李先琨曾馥平覃小群邓艳罗为群蓝芙宁庞冬辉吕仕洪黄玉清苏以荣邱泗杰肖润林肖土安赵草著
- 该项研究最终成果,建立和完善了峰丛洼地立体生态农业和移民开发模式;通过实验探索出峰丛洼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研发建立了峰丛洼地区牧草栽培和种草养殖技术、适于农林果药作物选择的技术方法和高户栽培技术以及岩溶土壤改良技术乃至...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
- 桂林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被引量:18
- 2006年
- 在广西桂林兴安县红壤侵蚀区人工设置4种植被恢复模式(阔叶树区、药材区、果树区和毛竹杉木区),研究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变化趋势,并与桂林灵川县境内自然植被演替过程的草丛阶段、灌丛阶段、针阔混交林阶段和常绿阔叶林阶段的土壤理化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含水量明显增加,与自然演替4个阶段的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变化一致。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恢复模式和外套自然演替的土壤pH值均趋向增加,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土壤钾素含量与磷素含量都偏低,需要通过施肥加以缓解。在红壤侵蚀区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植被恢复,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肥培肥功能,对加速侵蚀区植被恢复有意义。
- 陆树华李先琨吕仕洪向悟生欧祖兰覃家科王晓英叶文培
- 关键词:红壤植被
- 广西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主要小气候因子日变化特征被引量:26
- 2004年
- 选择广西不同气候带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岩溶区作为研究区域,调查和监测了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主要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石荒漠阶段和草丛阶段,群落光照强、土温和气温高、空气相对湿度低,时间波动比较明显:灌丛阶段群落冠层以下的照度、气温均较低,随时间变化的幅度不大,而冠层以上的光照强度和气温均出现了大幅上升,而且随时间变化的幅度较大;落叶阔叶林阶段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阶段群落内部的照度、气温及土壤温度均大幅降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较大水平,主要小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比较平缓。主要小气候因子的时空动态与群落结构和群落种类组成特征密切相关。
- 向悟生李先琨吕仕洪陆树华覃家科欧祖兰区智
- 关键词:岩溶植被演替日变化空气相对湿度
-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15
- 1995年
- 根据系统思想和生态学原理,探讨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效益和功能的定量评价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规则.同时还阐述了这一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县的实际应用。
- 李先琨
-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优势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 2025年
- 本研究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喀斯特峰丛洼地3个不同恢复阶段(灌丛、次生林、原生林)优势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分析植被恢复过程中其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2种优势植物叶片δ13C值的范围为-32.1‰~-29.0‰。各优势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18.25~36.23μmol·mol^(-1),其中,海桐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低,老虎刺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不同恢复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灌丛>次生林>原生林,且同一物种在植被恢复前期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植被恢复后期。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藤本>灌木>乔木。从灌丛阶段至原生乔木林阶段,落叶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常绿植物。随着植被恢复,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喀斯特峰丛洼地植物适应干旱生境的主要策略之一。在时常遭遇季节性或地质性干旱的喀斯特地区进行植被恢复时,应优先选择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藤本和灌木。
- 仇小月李健星陶旺兰王志英郭屹立陆树华陆树华黄甫昭
- 关键词:峰丛洼地植被恢复过程稳定碳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
- 一种用于监测喀斯特森林树木径向生长的工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喀斯特森林树木径向生长的工具,包括钢带和弹簧;所述钢带上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钢带一端的顶部设有条状缺口,所述钢带一端的端部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初始时勾住所述第一通孔,其另一端勾住所述第...
- 向悟生王斌李冬兴李健星李先琨黄甫昭文淑均郭屹立
- 文献传递
- 广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被引量:8
- 1995年
- 广西自然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24种,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本文论述了广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系统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
- 李先琨
-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植物资源冷杉
- 元宝山中山土壤形成特点及系统分类被引量:3
- 2003年
- 通过对元宝山的实地考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山地土壤剖面进行描述及分析,研究了元宝山土壤的形成条件和特点,并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一书要求,根据诊断层及诊断特性,检索了土壤系统分类名称。得出元宝山土壤垂直分布按海拔由低到高依次为:粘化富铝湿润富铁土-强度铝质湿润淋溶土-黄色铝质湿润淋溶土-普通铝质常湿雏形土-石质铝质常湿雏形土。
- 陆树华李先琨苏宗明宁世江
- 关键词:山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