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光辉

作品数:38 被引量:21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细胞
  • 15篇纤维细胞
  • 11篇成纤维细胞
  • 8篇表皮
  • 7篇真皮
  • 7篇缺损
  • 5篇皮肤缺损
  • 5篇膜片
  • 5篇表皮细胞
  • 4篇真皮成纤维细...
  • 4篇生物可降解
  • 4篇生物可降解材...
  • 4篇可降解
  • 4篇可降解材料
  • 4篇基质
  • 4篇降解材料
  • 3篇蛋白
  • 3篇愈合
  • 3篇上皮
  • 3篇生物学

机构

  • 19篇上海组织工程...
  • 1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0篇上海市组织工...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8篇杨光辉
  • 35篇曹谊林
  • 33篇崔磊
  • 15篇邓辰亮
  • 11篇刘伟
  • 10篇杨军
  • 8篇刘伟
  • 7篇华泽钊
  • 7篇程启康
  • 7篇王欣
  • 7篇刘伟
  • 5篇王佳鸣
  • 5篇张文杰
  • 5篇刘伟
  • 4篇杨鹏飞
  • 3篇刘德莉
  • 3篇张群
  • 3篇丛笑倩
  • 2篇陈富国
  • 2篇王会勇

传媒

  • 5篇组织工程与重...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细胞生物学杂...
  • 2篇低温工程
  • 1篇上海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制冷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美容与整...
  • 1篇上海市制冷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12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构建及其在供皮区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供皮区创面治疗。方法利用患者少量自体或同种异体正常皮肤分离、培养、扩增的表皮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成表皮细胞膜片;将膜片移植于治疗组供皮区创面、适度加压,同时设立对照组:空白材料对照以及传统油纱布对照覆盖创面。于术后5~10d、30d、90d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广谱角蛋白、外皮蛋白、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及Ⅰ、Ⅲ型胶原比值测定(偏光显微镜、RTPCR)。结果利用自体及异体表皮细胞和壳聚糖明胶膜能够构建出人表皮细胞膜片,应用于临床供皮区创面治疗15例,经过3个月随访,疗效肯定。移植膜片创面愈合时间(8.1±1.3)d,空白材料对照区为(16.2±3.8)d,空白油纱布对照区为(23.0±5.8)d。移植膜片存活良好,结构较完整、术后30d及90d观察:12例无明显增生,3例有轻度增生(20.0%),而空白油纱布对照区11例遗留增生性瘢痕(74.4%,χ2=8.127,P<0.01)。结论表皮细胞-壳聚糖明胶膜片能促进供皮区创面早期愈合并减少后期瘢痕增生,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杨军杨光辉刘伟崔磊钱云良曹谊林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供皮区创面创面愈合时间油纱布覆盖创面
培养9天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低温保存的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组织工程化真皮的低温保存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皮肤组织库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以培养一定时间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为试材 ,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辅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试验研究了低温保护剂预处理方式、降温程序及降温速率等条件对组织工程化真皮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 :将组织工程化真皮置于 2 1mol/L的DMSO溶液中 ,在 4°C下处理 1 5min ,再只将组织工程化真皮转入低温保存袋中 ,迅速热封口 ,以 1°C/min速率降温且无恒温处理可获得较高的细胞存活率 ( 72 8%~ 78% ) 。
王欣华泽钊杨光辉崔磊刘伟曹谊林程启康
关键词:皮肤组织工程四唑盐比色法细胞存活率
一种角膜移植物
一种角膜移植物涉及用成纤维细胞构建角膜基质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角膜基质移植物,包括:(a)药学上可接受的生物可降解材料;(b)成纤维细胞,所述的成纤维细胞接种于生物可降解材料。所述的角膜基质移植物的制备方法...
曹谊林崔磊张艳青刘伟张文杰周广东胡晓洁杨光辉王会勇
文献传递
差速贴壁法分选人毛囊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在分选人毛囊干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将人毛囊ORS细胞接种在Ⅳ型胶原涂被的培养皿上进行黏附分选,实验组细胞和对照组细胞分别进行K15、β1-整合素和外皮蛋白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查。检测细胞超微结构并测定克隆形成率。结果黏附率约为22%。实验组 K15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分别为(70.1±6.7)%和(82.4±9.3)%,对照组相应为(32.1±8.9)%和(30.3±1.3)%,外皮蛋白两组间的表达为(26.7±8.6)%和(79.2±15.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示实验组细胞小,核浆比例大,细胞器不成熟。实验组和对照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6.0±7.1)%和(30.3±2.3)%(P<0.05)。结论利用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可初步分选、纯化人毛囊干细胞。
张群杨光辉丛笑倩崔磊张文杰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毛囊干细胞
毛囊干细胞表皮膜片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开发新的组织工程表皮替代物,利用毛囊干细胞-壳聚糖明胶膜片(Chitosan-gelatin membrane,CGM)进行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方法将体外扩增培养的毛囊干细胞接种于CGM,构建组织工程表皮膜片,裸鼠背部作直径1cm的全层皮肤缺损,将毛囊干细胞-CGM复合物覆盖创面。回植后1周、4周和12周分别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毛囊干细胞在CGM上生长良好。毛囊干细胞-CGM修复裸鼠后1周切片示创面有新生上皮覆盖,表皮分化良好,而对照组残留较大未愈创面。修复后4周和12周可见对照组收缩较实验组显著。结论体外构建的毛囊干细胞-CGM可以修复裸鼠皮肤缺损。
张群杨光辉丛笑倩崔磊张文杰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毛囊干细胞皮肤缺损
成纤维细胞玻璃化保存的实验研究
成纤维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化真皮的种子细胞,实现成纤维细胞的低温保存对成功保存组织工程化真皮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不同组成及浓度的玻璃化溶液对成纤维细胞进行玻璃化低温保存实验,并考虑了离心次数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
程启康王欣杨鹏飞华泽钊邓辰亮杨光辉崔磊刘伟曹谊林
文献传递
组织工程化皮肤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0年
杨光辉商庆新曹谊林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皮肤表皮替代物真皮替代物
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诱导真皮成纤维细胞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软骨形态发生蛋白1(CDMP1)生长因子体外诱导真皮成纤维细胞向成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取包皮环切术后丢弃的真皮组织共3例,分离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以含10%胎牛血清的F12培养液加入CDMP1(终浓度为100ng/ml)进行诱导,未加CDMP1的作为对照。观察细胞多次传代后(P2、P5、P10)细胞表型分化情况;调整CDMP1浓度分别为10、30、100、300ng/ml,观察诱导后软骨细胞表型的变化;单层培养与微团块培养成纤维细胞分别体外诱导7、14d,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诱导前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Ⅱ、Ⅳ、Ⅹ型胶原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诱导前后Ⅱ型胶原、SOX9、蛋白聚糖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CD29、CD105、CD106、CD166及细胞诱导后Ⅰ、Ⅱ型胶原表达。结果细胞多次传代后(P5、P10)仍可表达特异软骨基质Ⅱ型胶原与蛋白聚糖,Ⅱ型胶原阳性细胞率与P2诱导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MP1浓度为10、30ng/ml诱导7、14d,均未见Ⅱ型胶原与蛋白聚糖表达;CDMP1浓度为100、300ng/ml时,Ⅱ型胶原与蛋白聚糖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层培养成纤维细胞诱导14d后,软骨基质表达消失;微团块三维培养诱导14d,软骨基质仍保持表达。RTPCR检测诱导后ActRI/ALK2,BMPRIA/ALK3,BMPRIB/ALK6基因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在CDMP1生长因子诱导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体外扩增后可保持向成软骨细胞表型分化能力,细胞分化与CDMP1浓度、细胞三维培养条件及BMPR介导有关。
崔磊尹烁邓辰亮李宇琳杨光辉陈富国刘伟刘德莉曹谊林
关键词: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真皮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多参数复合分选表皮干细胞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索多参数分选,以获得高纯度表皮干细胞(humanepidermalstemcells,hESCs)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岁~6岁健康幼儿包皮,以DispaseⅡ和Tropsin分离、收集原代表皮细胞(5例),利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别进行多种参数分选,即:CD49f+/CD71-表型的细胞分选;直径小于10微米的细胞分选。以及多参数复合分选,即:CD49f+/CD71-且细胞直径小于10微米细胞。对各组分选细胞及未分选细胞进行克隆形成率、细胞最大扩增能力、克隆形成面积的检测比较。计算各种分选方法所对应的细胞回收率。结果单参数分选的两组细胞之间在克隆形成率、细胞最大扩增能力、克隆形成面积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参数分选得到的细胞与通过单参数分选的两组细胞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多参数分选,能获得纯度更高的干细胞表型的表皮细胞。
邓辰亮王佳鸣崔磊杨光辉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细胞分选表皮干细胞克隆形成率表皮细胞单参数细胞表型
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本实验采用表面修饰法和共混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透明质酸引入壳聚糖- 明胶体系,制备了壳聚糖- 明胶-透明质酸复合薄膜,考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等理化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 明胶- 透明质酸薄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而共混法和表面修饰法制备的薄膜在力学性能上各有所长。体外细胞培养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在共混法制备的薄膜上的黏附和生长情况要明显好于表面修饰法制备的薄膜。
刘海峰尹玉姬毛津淑姚康德杨光辉崔磊曹谊林
关键词:透明质酸表面修饰共混成纤维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