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科 作品数:33 被引量:14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揭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麻复合颈丛阻滞对甲状腺手术的心血管影响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的心血管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30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切皮后1h、术毕拔管各时点HR、MAP、血糖、术毕至拔管时间。结果 HR、血压(MAP)、血糖,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拔管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反应。 杨文科 翁建东 周东贤 张欢楷 黄瑞鑫关键词:麻醉 神经传导阻滞 甲状腺切除术 心血管系统 不同剂量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 3种不同剂量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探索异丙酚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 12 0例无痛人流病例随机分为 3组 :A组 (n =30 )静注异丙酚 2mg/kg、B组 (n =5 0 )静注异丙酚 2 5mg/kg、C组 (n =4 0 )静注异丙酚 3mg/kg。静注异丙酚速率均为每 10秒注射 4 0mg。对 3组的麻醉效果、用药量及HR、MAP、SPO2 、RR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麻醉诱导时间B、C组少于A组 (P <0 0 1) ,苏醒时间B、C组小于A组 (P <0 0 5 ) ,呼吸抑制发生率A、B组少于C组 (P <0 1,P <0 0 5 ) ,呼吸抑制平均时间B组最小。结论 静注异丙酚 2 5mg/kg麻醉效果好 ,呼吸抑制发生率低 ,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较为安全有效的剂量。 袁银英 杨文科 陈国强关键词:异丙酚 人工流产术 静脉麻醉 支气管修复术一例麻醉处理 2002年 杨文科 郑昭平 翁建东关键词:麻醉 呼吸道阻力 0.25%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应用体会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0.25%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儿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岁~8岁患儿40例,分别行会阴部及下肢手术,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骶管阻滞,A组20例,0.25%左旋布比卡因;B组20例,0.25%布比卡因。用量均为0.8mg/kg。结果所有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两者术中HR、BP、SpO2,骶管阻滞起效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0.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是安全和有效的。 黄志良 郑昭平 杨文科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小儿骶管阻滞 有效性 安全性 罗比卡因、左布比卡因、布比卡因对食管贲门癌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相同浓度罗比卡因、左布比卡因、布比卡因伍用吗啡、氟哌利多用于食管贲门癌术后胸段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贲门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0.1%罗比卡因组(Ⅰ组)、0.1%左布比卡因组(Ⅱ组)、0.1 %布比卡因组(Ⅲ组),每组20例,局麻药等量,均复合等量吗啡、氟哌利多,速率均为4 ml/h。观察三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VAS)、PCA按压次数与有效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16、32、48 h VAS评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按压次数及有效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下降Ⅰ、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罗比卡因、0,1%左布比卡因、0.1%布比卡因伍用吗啡、氟哌利多用于食管贲门癌开胸术后老年患者PCEA镇痛效果一样,0,1%罗比卡因对循环影响小。 杨文科 翁建东 周东贤 张欢楷 黄瑞鑫关键词:罗比卡因 左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镇痛 左旋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0.25%左旋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行颈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0.25%左旋布比卡因麻醉(LB)组、0.375%罗哌卡因(R)组和0.25%布比卡因(B)组3组各20例。3组患者均采用双侧颈深浅丛神经阻滞,深丛4ml,浅丛6ml。观察各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质量和术后镇痛情况。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LB组与R组,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镇痛质量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镇痛维持时间LB组与R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25%左旋布比卡因可安全用于颈丛神经阻滞。 黄志良 郑昭平 杨文科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 颈丛 麻醉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食管癌手术的观察 2005年 目的观察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食管癌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Ⅰ)组和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Ⅱ)组,每组30例。术中采静脉血测量血糖、度质醇和胰岛素浓度。结果两组术中胰岛素呈上升趋势。血糖、皮质醇浓度亦均升高, 在手术开始后120 min时均达高峰,但Ⅱ组低于I组(P<0.05)。血压、心率在手术开始后30 min和60 min Ⅰ组显著升高,拔除气管导管时达高峰,同时Ⅱ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食管癌手术,具有麻醉效果好,全麻药物用量少,应激反应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翁建东 陈少湖 杨文科 陈国强 周东贤关键词:食管肿瘤 异氟醚 硬膜外阻滞 开胸手术后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镇痛最低有效浓度的探讨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方法选择30例食管癌开胸手术病例,ASAⅠ~Ⅲ级。手术后均于硬膜外给予罗哌卡因5ml负荷量并以此浓度持续泵入(5ml/h)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浓度选择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根据上下序贯的方法,上一个患者的镇痛效果决定下一个患者所用的罗哌卡因浓度。结果开胸手术后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是0.148%。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是0.148%,此浓度使患者得到镇痛而不产生运动阻滞。 刘红梅 翁建东 杨文科 韩红 王榕生关键词: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平面的影响 被引量:74 2003年 杨文科 翁建东 周东贤关键词:联合麻醉 注药速度 麻醉平面 腰麻 硬膜外麻醉 舒芬太尼不同给药速率对胸腔镜术后静脉镇痛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不同给药速率对胸腔镜术后静脉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胸腔镜手术的105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各35例,舒芬太尼的给药速率分别为3ug/h、4 ug/h、5 ug/h,在手术结束时即刻给予静脉连接PCLA泵,比较三组术后4 h、8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药总量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C组的VAS评分、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药总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A组(P<0.05),但B组和A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4 ug/h的静脉给药速率可为胸腔镜手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张欢楷 黄小贤 杨文科 张隆盛关键词:舒芬太尼 静脉镇痛 胸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