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海明

作品数:33 被引量:322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儿童
  • 9篇肺炎
  • 8篇支气管
  • 8篇气管
  • 5篇支气管镜
  • 5篇气管镜
  • 4篇结核
  • 4篇肺炎支原体
  • 3篇胸膜
  • 3篇肿瘤
  • 3篇小鼠
  • 3篇超声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典型症状
  • 2篇心动图
  • 2篇心脏
  • 2篇胸膜炎
  • 2篇支气管炎
  • 2篇支原体肺炎

机构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市仁和医...
  • 1篇贵州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33篇杨海明
  • 16篇赵顺英
  • 13篇李惠民
  • 10篇刘金荣
  • 8篇刘辉
  • 8篇唐晓蕾
  • 6篇杜忠东
  • 6篇徐慧
  • 6篇周春菊
  • 5篇申月琳
  • 4篇刘玺诚
  • 4篇上官文
  • 4篇张艳兰
  • 3篇董伟
  • 3篇宋铭晶
  • 3篇李干
  • 2篇倪鑫
  • 2篇江载芳
  • 2篇刘原虎
  • 2篇潘跃娜

传媒

  • 10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河南科技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包装工程
  • 1篇中国饲料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肉芽肿病临床及早期诊断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肉芽肿病(CGD)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诊断的139例CGD患儿的起病年龄、首发表现、主要就诊原因、病原学诊断、影像学特点、诊断线索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评估。根据诊断年度分为2015年之前诊断组和2015年及2015年之后诊断组(简称2015年之后诊断组),分析两组患儿的诊断耗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139例CGD中男119例、女20例。起病年龄4月龄(8日龄至14岁),103例(74.1%)患儿于1岁前起病。诊断年龄为1.8岁(21.0日龄至14.7岁),诊断延迟时间1.0年(7.0 d至13.7年)。135例(97.1%)以肺部感染为主要就诊原因,其中76例(56.3%)肺部病原学阳性。136例(97.8%)为转诊病例,其中5例转诊前被疑诊CGD,CGD漏诊率高达96.3%(131/136)。139例患儿共有的较为特异、可早期提示CGD诊断的8个线索为卡疤增大99例(71.2%)、左腋下淋巴结肿大或钙化73例(52.5%)、皮肤或其他部位淋巴结感染58例(41.7%)、皮肤瘢痕50例(36.0%),双肺多发结节影42例(30.2%)、肛周脓肿35例(25.2%)、肺曲霉菌感染26例(18.7%)及肺伯克霍尔德菌感染15例(10.8%)。住院期间呼吸爆发实验确诊120例,2015年之前组55例、2015年之后组65例,利用这8个早期诊断线索,2015年之后患儿的诊断耗时、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2015年之前诊断的患儿[(25±7)比(10±5)d、(29±7)比(18±6)d、(3.7±1.2)比(3.2±1.2)万元,t=13.763、9.262、2.381,均P<0.05]。结论:CGD患儿起病早而诊断晚,肺部感染是CGD患儿最常见的首发表现及就诊原因。卡疤增大、左腋下淋巴结肿大或钙化、皮肤或其他部位淋巴结感染、皮肤瘢痕、双肺多发结节影、肛周脓肿、肺曲霉菌感染及肺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可帮助早期诊断CGD。
刘辉李惠民刘金荣杨海明徐慧唐晓蕾申月琳赵宇红赵顺英
关键词:肉芽肿病慢性肺炎
正常小鼠冠状动脉的超声成像技术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利用高频小动物心脏超声对C57BL/6小鼠冠状动脉进行评价的可行性,为小鼠冠状动脉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功能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evo 770型高分辨小动物超声仪,频率30 mHz的宽频探头,对20只健康C57BL/6小鼠于4、8和12周龄时冠状动脉的情况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不同周龄小鼠冠状动脉内径值的变化。结果全部20只小鼠超声均成功检测到冠状动脉。超声心动图显示小鼠4周龄时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检测值为0.36±0.02 mm,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值为0.29±0.03 mm;8周龄时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值为0.38±0.06 mm,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值为0.37±0.02(mm);12周龄时左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值为0.38±0.02 mm,右冠状动脉主干内径值为0.39±0.03 mm。结论利用高频小动物心脏超声可获取正常小鼠清晰的冠状动脉图像,并能准确反映小鼠冠状动脉内径值动态变化。为小鼠冠状动脉疾病模型的制备及其功能评价提供依据。
杨海明杜忠东上官文张艳兰董伟宋铭晶郑枝兰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小鼠冠状动脉
儿童耐药结核病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总结儿童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有实验室证据的耐药结核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结核接触史、临床影像表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治疗方案及转归等。5例患儿中男4例,女1例,均患有肺结核,2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4例合并支气管结核。结果 5例中2例经分子技术Xpert MTB/RIF检测诊断为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R-TB);1例经颈淋巴结穿刺脓液培养药敏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1例经痰培养诊断为泛耐药结核病前期(Pre-XDR);另1例是其父痰培养为MDR-TB。5例患儿诊断耐药结核病后,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包括二线抗结核药物在内的治疗方案。5例中2例治愈,2例好转,1例治疗失败。5例患儿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儿童耐药结核病可通过分子技术Xpert MTB/RIF检测和结核杆菌培养表型耐药检测确诊,分子技术具有较高的早期快速诊断价值。儿童耐药结核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儿童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刘辉刘金荣杨海明唐晓蕾申月琳赵顺英李惠民
关键词:儿童耐药结核病
儿童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总结儿童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特点,提高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认识。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14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病房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儿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并胸膜炎患儿11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胸水及影像学特点等,应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2组间的差异。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和对照组伴咳嗽症状患儿的比例分别为47.79%(54/113例)、99.12%(112/1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3,P〈0.01),剧咳患儿的比例分别为3.70%(2/54例)、97.32%(109/1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10,P〈0.01);病程分别为15.00(10.00,30.00)d、10.00(8.00,14.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68.00,P〈0.01)。结核性胸膜炎组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患儿的比例分别为8.65%(9/104例)、47.12%(49/104例)、44.23%(46/104例)、0,对照组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患儿的比例分别为0.90%(1/111例)、18.92%(21/111例)、79.28%(88/111例)、0.90%(1/11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形=9064.00,P〈0.01)。结核性胸膜炎组和对照组中单侧胸腔积液患儿的比例分别为94.69%(107/113例)、71.68%(81/1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9,P〈0.01)。结核性胸膜炎组、对照组患儿胸水单核细胞分别为0.89(0.76,0.93)和0.60(0.30,0.78)(W=888.50,P〈0.01),蛋白水平分别为51.00(47.35,54.20)g/L、42.10(37.85,46.15)g/L(W=842.50,P〈0.01),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别为553.50(358.00,749.25)U/L、1189.10(670.95,1820.00)U/L(W=2186.00,P〈0.01),2组比较差异均有�
徐慧赵宇红唐晓蕾申月琳刘辉杨海明刘金荣李惠民赵顺英
关键词:儿童结核性胸膜炎
日粮中添加稻壳粉对雏火鸡免疫性能、血清生化和激素指标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稻壳粉对雏火鸡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性能、激素水平及肠道结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1日龄贝蒂娜雏火鸡1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稻壳粉的饲粮,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钙和磷的含量分别降低4.09%、1.74%和3.26%(P>0.05),试验组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分别增加2.25%和2.27%(P>0.05)。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分别降低1.68%、1.37%和1.42%(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脾脏重、胸腺重和法氏囊重分别增加36.08%、28.48%和25.17%(P<0.05),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4.46%和4.97%(P>0.05),胸腺指数降低1.32%(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分别增加3.78%(P>0.05)和11.97%(P=0.067),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降低0.78%(P>0.05)。在雏火鸡日粮中添加稻壳粉,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V/C)和肌层厚度分别增加23.34%、44.54%和33.26%(P<0.05),隐窝深度减少15.66%(P<0.05),绒毛宽度增加31.54%(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空肠的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分别增加26.07%和23.43%(P<0.05),绒毛宽度增加5.77%(P>0.05),隐窝深度减少15.41%(P<0.05),V/C增加41.10%(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回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分别减少2.17%和11.69%(P>0.05),绒毛宽度和V/C分别增加10.03%和11.07%(P>0.05),肌层厚度增加12.04%(P<0.05)。综上所述,在雏火鸡日粮中添加稻壳粉,对雏火鸡的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的影响,能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性能、血清中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水平,显著改善小肠肠道结构,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促进雏火鸡的生长发育。
代航鲁曼杨海明杨海明王志跃鞠耿越郁钧
关键词:雏火鸡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性能肠道结构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对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非影像直视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在儿童间质性肺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未能明确诊断、可耐受支气管镜检查的10例间质性肺部疾病患儿进行非影像直视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对其效果和相关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儿均成功留取肺组织样本,6例经病理确诊,包括过敏性肺泡炎3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2例、嗜酸细胞性多血管炎1例;其余4例病理结合临床确诊,包括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2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2例。术后发生气胸2例,1例经过胸腔穿刺引流缓解,1例未处理自行缓解,无一例发生明显出血和其他并发症。结论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是儿童间质性肺疾病较为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杨海明李惠民唐晓蕾李干赵顺英刘玺诚
关键词: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儿童间质性肺疾病
支气管镜在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在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介入肺科经病理确诊的4例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胸部CT及支气管镜表现。结果3例为低度恶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1例为中度恶性(中分化)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发病年龄4岁11个月~10岁9个月。患儿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息、运动耐受不良为主要症状,2例伴咯血,术前误诊为肺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异物等。胸部CT提示呼吸道内类圆形肿物,2例发生于左主支气管,1例发生于右支气管中间段,1例发生于右中叶支气管,有阻塞性肺不张或肺气肿。4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镜下病灶活检,3例行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切除肿物,1例行肺叶切除+支气管重建术。结论儿童黏液表皮样癌无特征性表现,常出现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支气管镜下组织活检对确诊有重要作用,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焦安夏刘玺诚饶小春马渝燕潘跃娜孟辰芳刘芳周春菊冯雪莉杨海明曾骐
关键词:黏液表皮样癌支气管儿童支气管镜
布氏杆菌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0年
探讨布氏杆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布氏杆菌脑膜炎患儿1例。患儿,男,14岁。因"间断发热、头痛16d"入院。家中养猪、羊,但否认密切接触。回顾性分析该患儿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为亚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示WBC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血清布氏杆菌抗体阳性,凝集效价为1:160。经利福平、多西环素和头孢曲松钠三联抗生素治疗,2周后脑脊液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口服多西环素、利福平8周,恢复良好。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儿童布氏杆菌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以急性脑膜炎/脑膜脑炎为主。布氏杆菌脑膜炎为亚急性病程,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类似,临床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本病的治疗目前主张3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应选用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总疗程不短于8周。结论:对于儿童诊断不明的脑膜炎/脑膜脑炎,尤其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类似者,应考虑布氏杆菌脑膜炎,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行血清凝集试验和脑脊液培养,以早期确诊。
张玉和杨海明周春菊赵顺英
关键词:布氏杆菌脑膜炎儿童
儿童胰腺胸膜瘘5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儿童胰腺胸膜瘘(PPF)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12月至2014年3月确诊的PPF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预后等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诊断PPF患儿5例,年龄2岁~10岁5个月,病史1~6个月余。5例患儿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胸闷(3例)、胸痛(3例)、发热(3例)、喘息(1例)、呼吸困难(1例),入院主诉中有腹痛、腹胀症状者1例。5例患儿均存在大量胸腔积液,累及右侧3例,左侧1例,双侧1例;1例合并大量腹水。5例患儿胸水淀粉酶均明显升高(〉1000U/L),最高者〉50000U/L。5例患儿行腹部B超发现胰腺病变4例;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均显示胰腺形态学改变,合并胰腺假性囊肿4例,发现PPF4例。5例患儿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但病情反复,后3例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检查并予胰管支架治疗,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儿童PPF较罕见,临床以大量胸腔积液伴随的肺部症状为主要表现,胸水淀粉酶水平明显升高,PPF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MRCP能够清晰地显示胰管及与瘘管的关系,且相对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无创性特点,可作为诊断PPF的首选检查。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PPF患儿可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
于飞鸿徐樨巍张晶杨海明周锦王国丽
关键词:儿童
一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智能诊断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智能诊断方法,本方法获取儿童的电子病历;识别电子病历中的关键数据及基础数据,关键数据为检测的指标数据,基础数据为儿童的身份及历史诊断数据;根据关键数据和基础数据,通过预先训练的典型症状...
倪鑫赵顺英李惠民刘原虎杨海明徐新赵琼姝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