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莹莹

作品数:37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连续性
  • 15篇肾损
  • 15篇肾脏
  • 15篇急性肾损
  • 14篇肾脏替代
  • 13篇血液
  • 13篇肾损伤
  • 13篇连续性肾脏替...
  • 13篇急性肾损伤
  • 12篇肾脏替代治疗
  • 11篇连续性肾脏替...
  • 10篇静脉
  • 6篇疗效
  • 5篇血液灌流
  • 5篇血液滤过
  • 5篇脓毒
  • 5篇重症
  • 5篇静脉血
  • 5篇静脉血液滤过
  • 5篇灌流

机构

  • 37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雅安市第二人...
  • 2篇简阳市人民医...
  • 2篇广汉市中医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广安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市温江区...

作者

  • 37篇杨莹莹
  • 30篇付平
  • 30篇张凌
  • 14篇唐怡
  • 10篇赵宇亮
  • 7篇崔天蕾
  • 6篇陈志文
  • 5篇王芳
  • 5篇林丽
  • 4篇曾筱茜
  • 4篇刘芳
  • 3篇唐雪
  • 2篇廖宇捷
  • 2篇陶冶
  • 2篇李真林
  • 2篇朱红平
  • 2篇李旭
  • 2篇赵秋燕
  • 2篇陈德政
  • 2篇李明鹏

传媒

  • 11篇华西医学
  • 6篇中国血液净化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西部医学
  • 2篇2011中华...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THE 23...
  • 1篇第14TH肾...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枸橼酸抗凝在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40
2013年
目的观察枸橼酸抗凝应用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观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5例急性肾损伤或终末期肾病患者。所有患者血管通路均采用颈/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采用费森尤斯4008sARrTplus透析机进行SLED,治疗时间为8h。4%枸橼酸钠以130ml/h由动脉端泵人,血流量150ml/min,无钙透析液流量200ml/min,10%葡萄糖酸钙以40ml/h静脉端泵入。分别在0、2、5h测定枸橼酸浓度,并观察外周血及透析器后血清游离钙水平。结果45例患者行SLED治疗162例次,除2例次患者分别在治疗4h及6h时出现1次透析器Ⅲ。凝血需更换透析管路外,余160例次(98.8%)SLED均顺利完成。0h枸橼酸浓度为(0.14±0.06)mmol/L,虽然2h及5h外周血枸橼酸浓度轻度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1.08±0.12)mmo/L比(1.11±0.17)mmoL/L,P〉0.05]。0、2、5h的外周血游离钙水平分别为(1.04±0.13)mmo/L、(1.074-0.23)mmo/L及(1.04±0.24)mmol/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及5h滤器后游离钙水平分别为(0.31±0.04)mmo/L及(0.29±0.03)mmo/L。2h和5h的跨膜压分别为(104.54±17.8)mmHg(1mmHg=0.133kPa)和(109.3±20.1)mm H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测定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LED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高钠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及低血压事件。结论枸橼酸抗凝在SLED应用中安全有效,在保证有效的局部抗凝过程下不影响体内的凝血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SLED抗凝方式。
张凌王婷立赵宇亮陈志文唐怡杨莹莹廖宇捷付平
关键词:柠檬酸血液透析液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抗凝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评估传统治疗基础上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与单独使用CVVH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方式于2010年7月~2011年11月纳入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后随机分配至HP联合CVVH的实验组及单独使用CVVH的对照组。实验组将血灌器串联于滤器后同时进行2h治疗后拆除血灌器继续行CVVH治疗,24h后再次行血液灌流,重复进行至少3次。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0h)及治疗第72h采血检测TNF-α、IL-1、IL-6和IL-10浓度。每日记录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浓度(Hb)和血小板计数(Plt)。比较两组60天生存率、ICU住院时间和肾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共纳入患者45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60天存活率为13/24(54.2%),对照组60天存活率为10/21(47.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患者ICU住院天数两组无显著差异[(18.8±10.5)d vs.(28.8±10.2)d,P=0.392]。存活患者肾功能恢复天数,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7.4±5.4)d vs.(25.5±15.7)d,P=0.019]。治疗前两组血TNF-α、IL-1、IL-6和IL-10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第72h时,实验组血清TNF-α、IL-1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患者血清IL-1水平显著下降。两组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与单独CVVH相比较,HP联合CVVH能更加有效的清除炎症介质,有助于肾功能的早期恢复。
唐怡张凌杨莹莹廖宇捷赵宇亮付平
关键词:血液灌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
枸橼酸和肝素封管液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Meta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究在使用长期留置导管的透析患者中,枸橼酸封管液是否在预防导管相关感染、出血并发症、导管功能障碍等方面优于传统肝素封管液。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万方、维普、CNKI、CBM等数据库和相关杂志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使用Revman5.0和STATA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终点指标包括导管相关感染、出血、溶栓治疗次数、功能障碍所致拔管、血栓形成、全因死亡率。结果共纳入15篇随机对照试验(1621例患者),其中8篇研究比较单纯枸橼酸封管液与肝素封管液的差异,其他7篇研究则关注枸橼酸和其他抗菌药物的复合配方封管液。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枸橼酸封管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概率较使用肝素封管的患者下降了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3,95%CI0.36—0.77.P〈0.01)。按照封管液配方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各类含抗菌药物的复合枸橼酸封管液(枸橼酸+庆大霉素、枸橼酸+牛磺罗定、枸橼酸+亚甲基蓝+羟苯甲酯+羟苯丙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均优于传统肝素封管液(P分别为O.01、0.04、0.01);单纯枸橼酸封管组的导管相关感染风险虽然低于肝素组(RR=0.68),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95%CI0.38—1.21,P=0.19)。枸橼酸组患者出血并发症显著少于肝素组(RR=O.53,95%CI0.34—0.84,P〈0.01),而两组在溶栓治疗次数(P=0.93)、功能障碍所致拔管(P=0.35)、血栓形成(P=O.64)、全因死亡率(P=0.35)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枸橼酸联用抗菌药物封管可降低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风险,而单用枸橼酸封管与使用肝素封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枸橼酸封管液在控制出血并发症方面优于肝素,预防导管功能障碍的效果与肝素类似。
赵宇亮杨济桥张凌李峥杨莹莹唐怡付平
关键词:血液透析枸橼酸封管液导管相关感染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疗效分析
张凌唐怡杨莹莹付平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脓毒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脓毒症是临床最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国外报道近年来脓毒症患者约占全部住院人数的1.3%,且患病人数以每年约13.7%的速度增加,死亡率仍居高不下[1]。国内有研究发现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病例约占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全部病例的8.68%,
付平杨莹莹张凌
关键词:脓毒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多层CT静脉血管成像在带cuff导管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崔天蕾李真林杨莹莹曾筱茜周莉金骊珠苏白海陶冶付平
蛋白A免疫吸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蛋白A免疫吸附是一种借助葡萄球菌蛋白A能特异性与人体免疫球蛋白G高效结合的原理,通过体外循环的方法清除致病性抗体的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领域,安全性较好,其对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疗效与传统血浆置换相当。该文就该技术在不同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时选择血液净化治疗模式提供参考。
杨莹莹张凌
关键词:免疫吸附蛋白A免疫吸附自身免疫性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吸附清除肌红蛋白:横纹肌溶解血液吸附工作组共识报告》解读
2025年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一种多因素导致肌肉组织坏死后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进入血液循环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这些物质在体内的积累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血液吸附(hemoadsorption,HA)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清除血液循环中的MB。2024年横纹肌溶解血液吸附工作组(consensus of the hemoadsorption in rhabdomyolysis task force,HRTF)制定了血液吸附清除肌红蛋白的国际共识。本文就该共识要点内容进行解读,供国内同行参考。
周晓春杨莹莹张凌付平
关键词:血液吸附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
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在中心静脉狭窄患者再置管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中心静脉狭窄(CVS)后,在经过狭窄的中心静脉再次置入带cuff的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时,应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的必要性、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间在我院就诊的伴有右侧颈内和/或颈外静脉、右侧颈内与无名静脉交界处或无名静脉狭窄的患者40例分成2组,观察组:再次在右侧颈部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前,PTA术扩张狭窄段血管再行导管置入;对照组:穿刺静脉成功后直接放入导丝,通过狭窄段后直接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出血、血肿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均采用6~8mm直径的球囊扩张,扩张后均顺利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术中心律失常3例,其中1例为室上性早搏,2例为室性早搏,均在调整导丝后好转;术后出血14例,血肿2例,无血胸、气胸、中心静脉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20例,所有人穿刺颈内静脉成功后均无法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应的弯头导丝,换用带5F鞘管的直头软导丝后有18例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其中11例软导丝通过狭窄段不顺利,经过多次调整方通过狭窄段),2例患者软导丝放置后cuff管仍不能通过狭窄段,经过球囊扩张后置管成功;术中2例出现室性早搏、1例出现短阵室速,均经过调整导丝减少心脏刺激后消失;术后出血11例,颈部皮下血肿1例,无血胸、气胸等并发症。结论与直穿相比,球囊扩张狭窄的中心静脉段可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建议在软导丝通过狭窄段中心静脉不顺利时应用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
朱红平赵秋燕崔天蕾付平杨莹莹赵宇亮
关键词:PTA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在横纹肌溶解合并急性肾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骨骼肌损伤及其分解产物释放入血液循环中的临床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横纹肌溶解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与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及其直接肾毒性作用有关。RM合并AKI的治愈率较低、死亡率较高。既往有研究显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可以有效治疗RM合并AKI,本文就CRRT联合HP治疗RM合并AKI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决策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周晓春杨莹莹付平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肌红蛋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