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慧生

作品数:65 被引量:292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3篇肿瘤
  • 20篇乳腺
  • 19篇乳腺癌
  • 19篇腺癌
  • 11篇细胞
  • 11篇化疗
  • 11篇SRC
  • 10篇小鼠
  • 10篇基因
  • 9篇药物
  • 8篇敏感性
  • 8篇恶性
  • 7篇免疫
  • 6篇蚯蚓
  • 6篇疗法
  • 6篇淋巴
  • 6篇化疗药
  • 6篇化疗药物
  • 6篇基因表达
  • 5篇多药

机构

  • 45篇天津市肿瘤研...
  • 21篇天津市肿瘤医...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94...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学院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济南市传染病...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65篇毛慧生
  • 22篇孙慧
  • 15篇赵文华
  • 13篇冯玉梅
  • 12篇宁连胜
  • 10篇安秀梅
  • 9篇王垣
  • 8篇石强
  • 7篇张天泽
  • 5篇李安之
  • 5篇胡兰靛
  • 5篇马强
  • 5篇傅西林
  • 5篇郝希山
  • 5篇刘洪隐
  • 4篇张万岭
  • 4篇李春海
  • 4篇刘键
  • 4篇王殿昌
  • 4篇战忠利

传媒

  • 49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应用激光联刊
  • 1篇新体育(社会...
  • 1篇抗癌之窗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06
  • 2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4篇1996
  • 5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7篇1991
  • 15篇1990
  • 2篇198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顺铂实验性化疗后瘤细胞核的形态观察及DNA定量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应用人卵巢癌裸小鼠移植瘤,经DDP治疗后结合癌细胞形态的改变、Ag—NOR及流式细胞仪测定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显示:(1)形态学观察治疗后癌细胞呈明显退行性改变,核肿胀,核边界不清,核染色质颗粒模糊,核有固缩。未化疗对照组,癌细胞生长活跃,核分裂相多见,排列密集。(2)Ag—NOR平均计数与细胞增殖活动、核仁融合功能、细胞核倍体数等有关。对照组34.5±5.56,DDP组13.7±6.83。化疗后Ag—NOR平均计数明显减少。(3)流式细胞仪检测,与对照组比较,G相与S相比例下降,G2+M相的细胞运动阻滞。提示DDP有抑制细胞DNA合成的作用。
孙慧战忠利毛慧生陈燕
关键词:顺铂卵巢肿瘤形态学DNA
乳腺癌MTS1/p16基因缺失及表达异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采用PCR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51例乳腺肿瘤MTS1/p16基因的缺失及表达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MTS1/p16基因在乳腺癌中的阴性表达率为32.6%(15/46),而其中60%(9/15)因纯合性缺失而无转录和表达产物,占总检测病例的19.5%(9/46)。MTS1/p16基因缺失的病例多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浸润程度高和分化程度低,提示MTS1/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另外,在p16蛋白阴性表达的病例中除了基因的纯合性缺失造成的蛋白失表达外,还有40%(6/15)的病例有MTS1/p16基因的扩增但没有表达产物,则可能是DNA的异常甲基化,基因位移,点突变等其它基因变异作用的结果。
冯玉梅毛慧生刘红傅西林吕阿娟杨毅
关键词:乳腺癌MTS1/P16基因缺失基因表达
LA—795小鼠肺转移瘤的加温实验治疗
1993年
本文对转移性小鼠肺腺癌LA-795肿瘤用体外治疗、体内分析的方法进行42.5℃30、60和120分钟加温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的肿瘤生长延迟(TGD)分别为3.3天、6.1天和15.5天。镜下肺转移可见率及肺外的平均转移性淋巴结分别为66.7%(4/6),60%(3/5)、60%(3/5)、0%(0/5)和3.0、1.2、1.0、0.2个。该结果提示,LA-795肺腺癌为热敏感株,加温治疗不仅延长了肿瘤的生长,对转移的发生亦有一定影响。
毛慧生孙慧石强赵骁军苏明秀
关键词:肺肿瘤温热疗法
小鼠肾包膜下(SRC)移植法预测人体乳腺癌敏感化疗多药联合方案的初探
1990年
本文报告使用正常免疫力小鼠4天SRC法预测人体乳腺癌敏感化疗方案的实验研究。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三种不同化疗方案对人体乳腺癌进行测敏实验。并在常规观测指标的基础上增加PAPAN组织学半定力评价指标对每块肿瘤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人体乳腺癌对三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反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该差异的存在得到了组织学检查的证实。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人体乳腺癌敏感化疗方案预测是可行的。同时本文还就4天SRC法敏感化疗方案预测实验中,各化疗药物剂量、给药次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恒孙慧赵文华赵晓军石强安秀梅宁连胜毛慧生
关键词:SRC乳腺癌化疗多药联合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4
2001年
目的 探讨nm2 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两组共 16 9例乳腺癌患者 ,应用免疫组化和RT PCR方法检测nm2 3基因表达。结果 nm2 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 ,与生存率呈正相关。第 1组病例发生远处转移的 9例腋淋巴结阴性患者中 ,7例为nm2 3蛋白低表达 ;而 2 9例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腋淋巴结阳性患者中 ,nm2 3蛋白中表达及高表达者为 2 4例 (82 .8% )。第 2组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 6例患者其nm2 3mRNA均低表达。nm2 3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均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 nm2 3基因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应用 ,可弥补常规指标的不足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红毛慧生傅西林方志沂冯玉梅范宇李树玲
关键词:NM23基因乳腺肿瘤肿瘤转移预后
乳酸脱氢酶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与MTT法及集落形成试验的比较被引量:7
1994年
用集落形成试验、MTT吸收光度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测定3种方法检测5种常用抗肿瘤药物——阿霉素(ADM)、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和氨甲喋呤(MTX)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显示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均以ADM和MMC最有效。在这三种方法中,以集落形成试验最敏感;MTT法成功率高,实用于临床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而用药后LDH值的升高则是化疗有效的可靠指标。
丘仑兴廖彩森石强赵文华毛慧生
关键词:细胞株抗肿瘤药乳酸脱氢酶类
耐药基因 MDR1、GST-π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7
2000年
王立梅毛慧生林晓萍冯玉梅陈高明杨毅刘洪隐李春海
关键词:乳腺癌GST-Π耐药性基因表达
癌性胸腹水自体蛋白与TIL的综合利用及其临床评价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将癌性胸腹水的有效成分回收 ,制备成自体蛋白和TIL ,施用于患者本身 ,用于晚期恶性肿瘤合并胸腹水患者的治疗。方法 :闭式引流的胸腹水经体外分离 ,将可溶性蛋白制备成自体蛋白予以静脉回输作为营养支持及改变胶体渗透压 ,以抑制胸腹水的生成 ;同时将淋巴细胞分离 ,体外经IL - 2激活培养 ,作为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 (TIL)腔内给予 ,进行局部的过继免疫治疗。所有病例均取自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并发胸腹水的患者共32例 ,其中腹水 2 6例 ,胸水 6例 ;单纯自体蛋白质回输 14例 ,其中 6例二次回输 ,1例三次回输 ;单纯TIL回输 7例 ,自体蛋白 +TIL回输 11例。结果 :1)单纯自体蛋白、单纯TIL及自体蛋白与TIL综合利用 ,用于恶性肿瘤胸腹水患者的治疗 ,三者的有效率分别为 5 0 % (7/ 14) ,5 7 1% (4/ 7) ,6 3 6 % (7/ 11) ,其中自体蛋白与TIL共用的治疗效果最好 ,但无统计学差异。 2 )胸水与腹水比较 ,胸水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CR率为 6 6 7% (4/ 6 ) ,有效率为 10 0 %(6 / 6 ) ,与腹水比较有显著差异。但由于病例数少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6 7)。结论 :癌性胸腹水自体蛋白与TIL的综合利用 ,既避免了异体蛋白和异体LAK的过敏反应 ,又为晚期癌肿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冯玉梅毛慧生谢广茹王殿昌苏明秀王立梅
关键词:恶性肿瘤胸腹水
苦参碱对肿瘤细胞恶性表型及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被引量:72
1996年
采用苦参提取液对TAⅡ小鼠MA737乳腺癌及Hela细胞、λDNA进行了体内外抗癌作用及免疫效应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1)Hela细胞对苦参碱的药物敏感性高于正常细胞,ID50比值为1.25。2)苦参碱可以明显减弱Hela细胞的电泳迁移速度,减慢率为16.85%。3)苦参碱可与溴化乙锭竞争结合DNA,表明细胞核是药物作用敏感靶位。4)苦参碱改变了DNA的分子构象,从而改变了限制酶对其固有识别顺序的限制性切割。5)荷MA737乳腺癌小鼠经苦参碱治疗TH/TS比值明显提高。6)具生物反应调节作用的苦参碱,不但加强了LAK细胞的免疫效应,尚提高了肿瘤细胞对LAK细胞的敏感性。因此,与苦参碱联合应用,可促进LAK细胞的体内治疗效果。
毛慧生刘洪■李川宋燕爽孙慧冯玉梅苏明秀
关键词:苦参碱乳腺癌HELA细胞免疫调节
加温后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细胞激光电泳行为的比较研究
1994年
应用激光多普勒电泳技术比较了在42.5℃加温治疗后MA737乳腺癌和相应正常乳腺细胞的膜电荷效应,并观察了利多卡因对细胞膜热损伤的扩大作用。结果表明,肿瘤细胞随42.5℃加温时间,从0’,30’,60’,90’到120’的延长,EPM值下降,分别为2.839,2.460,2.265,2.076和1.870μm/sec/v/cm,而加温对正常细胞的表面电荷没有明显影响。表明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有较高的热敏性。这两种细胞对温度反应的差异,与各自细胞膜治疗前的物理状态不同有关。局麻药利多卡因可进一步降低加温诱发的肿瘤细胞迁移速度的下降,其与肿瘤生长抑制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毛慧生胡兰靛马强李安之
关键词:激光电泳乳腺癌细胞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