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若鸿 作品数:27 被引量:20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更多>>
乳腺癌个体化诊治相关的病理问题 被引量:12 2011年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每年上升0.2%~8%,每年新增病例约120万,而乳腺癌的病死率却逐年下降,这主要得益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水若鸿 杨文涛关键词:乳腺肿瘤 个体化治疗 临床病理 小B细胞恶性淋巴瘤病理鉴别诊断 被引量:6 2001年 水若鸿 朱雄增关键词:病理 骨膜下动脉瘤性骨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骨膜下动脉瘤性骨囊肿(subperiosteal aneurysmal bone cyst,SA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道2例SABC并回顾性分析27例文献检索资料。结果例1,女性,17岁,右股骨干骨膜下多囊性肿块,内见液-液平,表面骨壳包绕,有骨膜反应。例2,女性,23岁,右肱骨干-干骺部骨膜下肿块,为低密度影,有薄层骨壳包绕。2例镜下均见含血囊腔结构及结缔组织性的隔,由纤维母细胞、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及反应性新骨构成。结论SABC为罕见病变,好发于女性,通常位于长骨干骨膜下,影像学上常见病变周反应性骨壳形成及骨膜反应,组织学形态特征与普通动脉瘤性骨囊肿相同,术后不易复发。 庞宗国 水若鸿 朱雄增关键词:动脉瘤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膜下 临床病理 滤泡型淋巴瘤中t(14;18)染色体易位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滤泡型淋巴瘤(FL)的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55例 FL 石蜡标本,对照组小 B 细胞淋巴瘤28例和反应性滤泡增生(RFH)10例,应用套式 PCR技术检测 FL 中,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的克隆性重排;应用标准 PCR 技术检测55例 FL 中 t(14;18)易位,以10例 RFH 做对照;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20例淋巴结 FL 中 t(14;18)易位,以4例 RFH 作为对照;并与 PCR 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5例 FL 中,结内49例,结外6例。男性33例,女性22例,男女比为1.5:1。发病年龄36~79岁(中位年龄57岁);FL 分级:FL1~3分别为25例、19例和11例。(2)55例中50例(90%)检出β-肌动蛋白(actin),该50例中FR3A 阳性24例(48%),FR2阳性25例(50%),其中15例(30%)呈 FR3A 和 FR2双阳性,共34例(68%)IgH 基因重排。对照组小 B 细胞淋巴瘤28例中,25例检出β-actin,其中 FR3A 阳性18例(64%),FR2阳性17例(61%),共24例(86%)可检测出克隆性 IgH 基因重排。4例 RFH 均未检出IgH 基因重排。(3)在44例结内 FL 中检出15例(34%)t(14;18)易位,其中14例在 MBR,1例在mcr。(4)20例中,有16例(80%)可检出 t(14;18)易位。结论 (1)IgH 克隆性重排在 FL 中的检测率比其他小 B 淋巴细胞低。(2)FISH 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 t(14;18)易位有助于 FL 的诊断。FISH 比PCR 的敏感性更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分子遗传学改变。 张培红 周晓燕 水若鸿 张太明 郑爱华 郭晓红 朱雄增关键词:染色体易位 滤泡型淋巴瘤 IGH基因重排 小B细胞淋巴瘤 分子遗传学改变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上海汉族和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8 2014年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一组异质性的疾病,不同种族人群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有所不同。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上海汉族和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异同点。方法:收集上海汉族女性浸润性导管癌125例,新疆维吾尔族女性浸润性导管癌85例,对两组人群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R、PR、HER-2、CK5/6、CK14、EGFR、Ki-67等的表达。结果: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平均年龄低于上海汉族女性,且≤35岁的患者构成比高于上海汉族。上海汉族乳腺癌临床Ⅰ期的比例(20.0%)高于新疆维吾尔族(8.2%),而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临床Ⅲ期的比例(50.6%)高于上海汉族(27.2%)。上海汉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为2级的比例(67.2%)高于新疆维吾尔族(43.5%),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为3级的比例(47.1%)高于上海汉族(31.2%)。上海汉族女性腔面A型乳腺癌比例(36.8%)高于新疆维吾尔族(18.3%),新疆维吾尔族女性基底样型乳腺癌比例(29.6%)高于上海汉族女性(12.0%)。乳腺癌分子分型与种族和组织学分级相关。结论:上海汉族和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等诸多临床病理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 钟芳芳 张巍 王成辉 李新霞 水若鸿 杨文涛 杜祥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 乳腺癌 种族 临床病理特征 分子分型 雄激素受体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8—12月浸润性乳腺癌标本8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Ki-67、GATA3、GCDFPl5、乳腺球蛋白、CK5/6、CK14的表达情况,分析AR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子分型及相关标志物的关系。结果AR在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3%(207/215)、89.8%(378/421)、82.4%(75/91)和37.1%(53/143),四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R阳性与ER、PR、HER2、GATA3、GCDFP15、乳腺球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均P〈0.01),与鼬.67、CK5/6、CK14的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AR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且主要与ER阳性乳腺癌相关。在三阴性乳腺癌中AR阳性率为最低,但AR具有成为潜在治疗靶点的临床意义。 孙向洁 左珂 唐绍娴 陆洪芬 水若鸿 于宝华 徐晓丽 成宇帆 涂小予 毕蕊 杨文涛关键词:乳腺肿瘤 受体 雄激素 分子分型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对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竞争性RTPCR法检测套细胞淋巴瘤(MCL)石蜡包埋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和mRNA在常规病理工作中的可行性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淋巴结内MCL38例、对照组包括结内小B细胞淋巴瘤5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4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3例,滤泡性淋巴34例,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7例)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例2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RTPCR法、竞争性RTPCR法检测cyclinD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以看家基因PGK作为内对照检测RNA。结果(1)38例结内MCL中,cyclinD1蛋白阳性率为71.1%(27/38),对照组均为阴性。(2)116例标本中,可检出内对照PGK基因mRNA表达103例(88.8%)。38例MCL中PGK阳性36例(94.7%)。(3)38例结内MCL中,34例可检出cyclinD1mRNA表达,去除PGK和cyclinD1mRNA均阴性的2例,MCL中cyclinD1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94.4%(34/36)。对照组中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例检出cyclinD1mRNA表达,其余病例均未检出cyclinD1mRNA表达。PCR结果全部经测序证实。(4)用竞争性RTPCR,38例结内MCL中27例可检出cyclinD1mRNA高表达,去除2例PGK也为阴性的病例,MCL中cyclinD1mRNA高表达率为75.0%(27/36)。对照组小B细胞恶性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无1例有cyclinD1mRNA高表达。结论RTPCR方法和竞争性RTPCR方法可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cyclinD1mRNA的表达,均可用于MCL的诊断。 水若鸿 魏永昆 孙孟红 王坚 施达仁 张太明 金爱萍 朱雄增关键词:淋巴瘤 膜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MRNA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套细胞淋巴瘤 石蜡包埋组织 小B细胞恶性淋巴瘤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各种小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 15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3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LPL)、36例滤泡性淋巴瘤 (FL)、2 5例套细胞淋巴瘤 (MCL)、7例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MZL)和 30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MALT MZL)的石蜡切片进行HE形态学观察和CD5、CD10、CD2 3和cyclinD1等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各种小B细胞恶性淋巴瘤在组成细胞和组织结构上各具特征 ;免疫表型 :SLL表达CD5 (82 % )和CD2 3(80 % ) ,FL表达CD10 (87% ) ,MCL表达cyclinD1(84 % )和CD5 (80 % ) ,MZL/MALT MZL和LPL均不表达CD5、CD10、CD2 3和cyclinD1。结论 :各种小B细胞恶性淋巴瘤均是独立疾病 ,各具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 ,结合HE形态学观察和CD5、CD10、CD2 3。 水若鸿 王坚 陆洪芬 孙孟红 施达仁 郑爱华 朱雄增关键词:小B细胞淋巴瘤 病理形态学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表型 细胞周期素D1与套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4 2002年 水若鸿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 细胞周期素D1 病理 CYCLIND1 结外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探讨结外滤泡性淋巴瘤(EF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复习6例EF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和PCR,检测EFL中bcl-2、bcl-6及CD10.的表达以及t(14;18)的改变.结果 6例EFL中,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57岁.肿瘤分别位于腮腺2例,甲状腺1例,右半结肠1例,胃1例,腹膜1例.患者均处于临床Ⅰ~Ⅱ期,肿瘤一般较大,直径3~10 cm,平均5 cm.组织学上多表现为滤泡为主型,细胞的形态特征与结内滤泡性淋巴瘤(FL)基本一致.肿瘤性的滤泡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核分裂象不多,无吞噬现象.6例中,免疫组织化学bcl-2+ 5例,CD+10 3例,bcl-6+ 4例.t(14;18)易位在6例中均未检测到.随访5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EFL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与结内FL的免疫表型相似,但缺乏t(14;18)易位,与皮肤的EFL相似,预后较好.组织学上应避免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相混淆,免疫组织化学标记bcl-6和CD10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张培红 水若鸿 史恩溢 陆永明 朱雄增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