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桥本甲状腺炎
  • 2篇细胞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炎
  • 2篇癌患者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胆汁性肝硬化
  • 1篇乙肝
  • 1篇阴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状瘤
  • 1篇人乳头状瘤病...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头状瘤病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淮安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汤宏志
  • 2篇翁厚光
  • 1篇吴健
  • 1篇周宝祥
  • 1篇张昶
  • 1篇吴尚农
  • 1篇孙苏安
  • 1篇曹维克
  • 1篇袁凤宝
  • 1篇张铁成
  • 1篇吴发福
  • 1篇章镜平
  • 1篇陈滢
  • 1篇张昶
  • 1篇吴健

传媒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江苏省淮安地区食管癌组织中HPV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在本地区食管癌病因学中的作用及HPV检测在食管癌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取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 5 0例 ,纤维胃镜下钳取非癌病员正常食管粘膜标本 3 0例 ,分别冰冻切片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HPV ;食管癌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 ,分为高、中、低分化癌。结果 :正常食管粘膜及食管癌组织中HPV阳性率差异显著 (P<0 .0 5 )。高、中、低分化癌中HPV阳性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HPV阳性信号分布于细胞浆内 ,阳性信号分布特征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结论 :HPV感染为本地区食管癌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 ,HPV检测为食管癌的免疫治疗及预防提供了新的线索。
吴发福章镜平孙苏安袁凤宝汤宏志
关键词:病因学人乳头状瘤病毒食管癌
Oct4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检测干细胞标记物Oct4蛋白在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4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5.9%vs.33.3%)(P<0.05);胃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亦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Oct4可以作为胃癌预后判断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
翁厚光曹维克张铁成周宝祥汤宏志陈滢
关键词:胃癌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肿瘤内抗肿瘤免疫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肿瘤内抗肿瘤免疫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组织内S-100蛋白呈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及HLA-DR抗原呈阳性表达的细胞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组织内存在大量树突状细胞(8/8),数量明显多于不伴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癌患者(1/20),树突状细胞的胞浆突起插入癌细胞之间并与之接触。癌细胞呈不同程度HLA-DR抗原阳性表达。在树突状细胞及HLA-DR抗原阳性表达的癌细胞间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围绕。癌细胞存在不同程度坏死、崩解、脱落。结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组织内存在由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及HLA-DR抗原阳性表达的癌细胞引起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与患者预后可能密切相关。
张昶吴健汤宏志
关键词:抗肿瘤免疫树突状细胞HLA-DR抗原表达
慢性乙肝伴AMA阴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
2012年
患者,女,47岁,因乏力、皮肤瘙痒、有时上腹部不适6个月左右,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于2010年9月12日到我院就诊,肝功能化验异常,腹部彩超示肝弥漫性损害,脾稍大。门诊以(1)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待查;(2)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收住入院。患者无腹痛,无发热,口眼干,无关节疼痛,食欲差,既往身体健康。半年前因乏力、
翁厚光吴尚农汤宏志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乙肝AMA上腹部不适阴性肝功能化验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上皮细胞受损及增殖的意义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甲状腺上皮细胞(TEC)的受损、增殖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甲状腺标本,应用TUNEL法检测甲状腺组织中TEC、癌细胞凋亡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EC及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myc的表达。[结果]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与HT患者及甲状腺瘤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TEC凋亡指数分别为63.7%±8.9%,1.1%±0.3%,其TEC的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11.7%,1.3%±0.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与HT患者甲状腺内,凋亡TEC主要位于甲状腺组织炎症破坏明显区和破损的甲状腺滤泡处,其周围存在大量淋巴细胞。C-myc主要在增殖TEC表达并且癌细胞的C-myc阳性率(100%,8/8)高于不伴HT的甲状腺癌癌细胞C-myc阳性率(10%,1/10)(P<0.05)。[结论]TEC的受损与增殖,C-myc的阳性表达在HT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EC受损可能主要因浸润的淋巴细胞诱导其凋亡所致,TEC受损可能导致残留TEC发生代偿性增生、不典型增生进而癌变。C-myc与HT中TEC增殖有关并可能参与了TEC的癌变过程。
张昶吴健汤宏志
关键词: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C-MY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