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岚

作品数:197 被引量:1,17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31篇文化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7篇中药
  • 34篇制剂
  • 31篇教学
  • 30篇麦冬
  • 21篇多糖
  • 21篇皂苷
  • 19篇课程
  • 16篇药动学
  • 16篇药学
  • 16篇中药学
  • 16篇麦冬皂苷
  • 15篇甘草
  • 13篇微球
  • 13篇麦冬多糖
  • 13篇麦冬皂苷肠溶...
  • 13篇肠溶
  • 13篇肠溶微球
  • 11篇药学专业
  • 11篇芍药
  • 11篇芍药甘草

机构

  • 194篇上海中医药大...
  • 39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浙江省中药研...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药品检...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云南普瑞生物...
  • 1篇上海现代中医...

作者

  • 196篇沈岚
  • 99篇林晓
  • 94篇冯怡
  • 62篇徐德生
  • 32篇洪燕龙
  • 17篇冯怡
  • 15篇王志
  • 13篇王优杰
  • 13篇赵立杰
  • 13篇夏瑜桢
  • 13篇冯年平
  • 12篇阮克锋
  • 11篇马诗瑜
  • 10篇魏莉
  • 9篇张磊
  • 8篇张永太
  • 7篇胡蓉婉
  • 7篇吴飞
  • 6篇郑敏
  • 6篇刘颖

传媒

  • 25篇中医药管理杂...
  • 23篇中国中药杂志
  • 22篇中成药
  • 11篇中医教育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药学学报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中草药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药材
  • 3篇药学教育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6篇2023
  • 14篇2022
  • 19篇2021
  • 7篇2020
  • 15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13篇2009
  • 10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10篇2004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繁入简”中药制剂分析教学内容梳理与完善被引量:4
2013年
中药制剂分析是高等院校中药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其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熟悉各种中药剂型的质量分析,并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制订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沈岚林晓冯怡
关键词:中药制剂分析教学内容中国药典
植物多糖临床新用途开发与研究思路
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发现多糖及糖复合物参与了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的调节,如免疫细胞间信息的传递和感受,这与细胞表面的多糖体的介导有密切关系.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已被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所证实.到目前为止已有300...
徐德生冯怡林晓沈岚吴笑如
关键词:植物多糖中药药理学制剂质量
文献传递
不同煎煮方式对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药动学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式对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药动学影响,从药动学角度阐释芍药甘草复方相使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药动学方法比较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浆中各药味...
沈岚林晓洪燕龙冯怡徐德生胡蓉婉
关键词:药动学
文献传递
变叶海棠提取物对糖尿病KK-Ay小鼠糖代谢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变叶海棠提取物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糖代谢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只C57/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50只空腹血糖值大于11.1 mol/L的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2.67 mg/kg组、变叶海棠0.75、1.50、3.00 g生药/kg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35 d。实验期间每周固定时间测定小鼠体重和空腹血糖值,给药第21 d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末次给药后摘除眼球取血,收集血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检测肾周脂肪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和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值、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各时间点血糖值及曲线下面积(Auc)、血清GHbA1c和AGEs水平均显著升高,肾周脂肪组织p-AKT和p-GSK 3β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变叶海棠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KK-Ay小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值(P<0.05或P<0.01);口服糖耐量试验中,变叶海棠提取物各剂量组各时间点血糖值及Auc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变叶海棠3.00 g生药/kg组血清GHbA1c和AGEs浓度显著降低(P<0.01)、p-AKT和p-GSK 3β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变叶海棠提取物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AKT和p-GSK 3β表达实现的。
华桦刘俐刘芳赵军宁沈岚
关键词:变叶海棠糖尿病糖代谢
学业挑战度视角下的中药药剂学探索性实验教学被引量:6
2019年
基于创新和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是高校重要任务之一。学业挑战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认知发展至关重要。为适应国家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配合学校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目标,以提升学业挑战度作为重要途径,探索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更好地发挥实验课对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刘颖林晓沈岚魏莉张永太赵继会王志郭腾冯年平
浅析专家系统在实现中药智能制造中的作用与地位被引量:5
2020年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对我国成为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落后的中药制造产业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而智能制药也必定是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中药专家系统的研究,深信专家系统的研究开发是制剂质量控制的基石,构建合理的专家系统有益于实现质量标准化和可视化。本研究结合课题组近十年对中药专家系统研究的成果和感悟,分析了专家系统和中药智能制造的关系及其在实现中药智能制造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以期为我国中药制药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余雅婷赵立杰杜若飞王优杰沈岚林晓冯怡
关键词:专家系统中药处方设计
基于脑组织中5-羟色胺类神经递质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大川芎方干预实验性偏头痛大鼠的配伍原理研究
目的:研究大川芎方配伍前后对硝酸甘油致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FLD法直接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脑组织中5-羟色胺含量,另外采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HPLC-FL...
沈岚王强冯怡
关键词:大川芎方实验性偏头痛中药配伍兴奋性氨基酸
文献传递
用于中药临方制剂的全粉末水丸机械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临方制剂的全粉末水丸机械生产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基于物料分类规则对临方制剂的处方药味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类物料在整个处方中的占比,而后将其输入到粘合剂浓度预测模型和粘合剂用量预测模型中得到粘合剂浓度和...
洪燕龙陈恒晋张磊林晓沈岚
中药临方浓缩水丸的丸条物理性质表征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建立中药临方浓缩水丸制备过程中制剂中间体丸条的物理性质表征方法。方法:以健脾丸为模型处方,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临方浓缩水丸制备技术制备丸条,采用物性测定仪的质构曲线解析法测定压缩力、回复力、弹性、黏性等9个物理性质参数,单因素考察优选出表征丸条特征物理性质的测定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六味地黄丸、附子理中丸、保和丸为模型处方进行样品测定。结果:优选的测试参数如下:执行触发力7 g,第1次下压距离0.5 mm,第2次下压距离4.5 mm,测前速度0.1 mm/s,测试速度0.7 mm/s,测后速度0.5 mm/s。在此条件下,丸条各项物理性质参数的相对标准偏差均<15%。结论:该方法表征丸条的多个物理性质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准确性和适用性。
陈恒晋张雪胡志强林晓沈岚鲜洁晨张磊洪燕龙
关键词:物理性质健脾丸
荜澄茄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
2021年
目的:对中药荜澄茄的性状、微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年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微性状鉴别法、正常光与偏振光对比显微观察法,借助实时景深扩展成像技术及大图影像拼接技术获取全息彩色显微影像数据,对荜澄茄药材进行系统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结果:微性状鉴别方面,获取了荜澄茄外果皮、内果皮、种子、种皮等的微细特征图。显微组织鉴别方面,获取了荜澄茄果实及其各部位横切面的全息彩色影像特征图;显微粉末鉴别方面,获取了角质层、外果皮细胞、草酸钙针晶、油细胞、中果皮石细胞、石细胞群、内果皮栅状细胞等全息彩色影像特征图。结论:获取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可用于荜澄茄药材及粉末的鉴别。
隗立国韩文凯冯帅王舒婧沈岚宋龙崔亚君
关键词:荜澄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偏振光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