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怡

作品数:378 被引量:3,281H指数:3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4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5篇医药卫生
  • 22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6篇中药
  • 54篇多糖
  • 50篇麦冬
  • 44篇制剂
  • 33篇麦冬多糖
  • 25篇色谱
  • 24篇提取物
  • 24篇喷雾干燥
  • 22篇皂苷
  • 22篇物理性质
  • 20篇药制剂
  • 19篇甘草
  • 18篇药动学
  • 18篇药物
  • 18篇中药制剂
  • 18篇细胞
  • 17篇麦冬多糖MD...
  • 16篇液相色谱
  • 16篇制粒
  • 11篇缺血

机构

  • 37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06篇上海中医药大...
  • 40篇上海张江中药...
  • 15篇江西中医药大...
  • 8篇教育部
  • 6篇江西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4篇杭州市药品检...
  • 4篇上海健康医学...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上海城市管理...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现代中医...
  • 2篇上海上药杏灵...

作者

  • 378篇冯怡
  • 170篇徐德生
  • 98篇林晓
  • 94篇沈岚
  • 52篇洪燕龙
  • 49篇王优杰
  • 45篇阮克锋
  • 42篇吴飞
  • 39篇赵立杰
  • 33篇杜若飞
  • 19篇张继全
  • 18篇梁爽
  • 15篇张宁
  • 15篇鲜洁晨
  • 15篇王源
  • 14篇王硕
  • 13篇刘怡
  • 13篇陈丽华
  • 12篇胡佳亮
  • 11篇熊耀坤

传媒

  • 58篇中成药
  • 48篇中国中药杂志
  • 26篇中草药
  • 25篇中国实验方剂...
  • 18篇药学学报
  • 16篇中国新药杂志
  • 14篇中国药学杂志
  • 12篇中国医药工业...
  • 11篇世界科学技术...
  • 9篇时珍国医国药
  • 9篇中药材
  • 9篇中国医药导报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中国现代应用...
  • 5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药物生物技术
  • 3篇华西药学杂志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11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14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21篇2014
  • 33篇2013
  • 35篇2012
  • 26篇2011
  • 18篇2010
  • 30篇2009
  • 33篇2008
  • 35篇2007
  • 23篇2006
  • 16篇2005
  • 9篇2004
3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洋川芎内酯Ⅰ对偏头痛大鼠皮层扩散性抑制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洋川芎内酯(ISEI)对偏头痛大鼠皮层扩展性抑制(CSD)电位及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起效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EI高、中、低剂量组,盐酸氟桂利嗪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给予蘸有1 mol.L-1氯化钾(KCl)的棉球诱导CSD,并在大鼠顶叶局部放置电极记录偏头痛大鼠在给药前后CSD的波幅以及频率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血浆中NO和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给予KCl后3 min左右诱导出现CSD,表现为双向电位,与模型组比较,SEI中、低剂量组电位幅度虽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EI高剂量组及盐酸氟桂利嗪组可明显抑制CSD的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浆中的NO、CGRP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SEI高剂量组的NO、CGRP及中、低剂量组的CGR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EI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的NO及CGRP含量实现的。
端木寅顾晨晨董献文王源梁爽冯怡
关键词:皮层扩散性抑制偏头痛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对大鼠胃底环行肌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确定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对大鼠胃底肌条作用的配比关系。方法:以大鼠胃底环行肌条收缩强度为指标,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观察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对乙酰胆碱(ACh)下的离体大鼠胃底环行肌条的影响,由结果分析得出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确证性实验。同时,采用HPLC法测定含药血清图谱。结果: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的最佳配比即含芍药苷效应组分、含甘草酸效应组分与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的配比为A3B3C3,含芍药苷效应组分和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均系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在灌胃给予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后120min所采血清的指纹谱中出现一些新的峰。结论: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能抑制大鼠胃底环行肌条的收缩,含芍药苷效应组分、含甘草酸效应组分与含甘草总黄酮效应组分最佳组方配比为1∶1∶2。
陈丽华冯怡徐德生李俊松张梁
关键词:芍药甘草配伍血清药理学
基于化学谱峰匹配和图像感官评价的小儿感冒宁合剂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该文建立了小儿感冒宁合剂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明确了特征峰的药材归属、指标成分及其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范围。结果表明,10批小儿感冒宁合剂的特征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994;共标定18个特征峰,分别来源于黄芩、牛蒡子、金银花、栀子、连翘等药材;经过对照品比对,确认其中11个特征峰分别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野黄芩苷、连翘酯苷A、牛蒡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沉淀物的HPLC特征图谱,10批沉淀物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940;沉淀物中标定的14个特征峰与合剂的相对保留时间基本一致,且其指标性成分含量均低于合剂的5%;此外,过滤法结合Matlab图像感官评价技术,探究了小儿感冒宁合剂稳定性考察期间的沉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沉淀物的质量、严重程度随着稳定性放置时间延长均显著增加。该研究以小儿感冒宁合剂稳定性研究为模型,采用HPLC特征图谱、沉淀的图像感官评价等技术手段,通过建立“药材-制剂-沉淀物”综合质控体系,为其量值传递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琪胡佳亮杜若飞吴飞林晓冯怡
关键词:图像处理稳定性
海芋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具有较为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抗肿瘤活性是一个研究热点,临床和药效学研究表明它们具有潜在的抗肿瘤药用价值。本文针对海芋属植物分布、传统和民间用途及该属植物中分离到的化学成分作一综述,总结了近年来该属植物抗氧化、抗真菌、抗病毒,尤其是抗肿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雷霄徐朝晖王源冯怡郑向炜
关键词:植物药用药理作用
流化包裹与致孔对中药提取物片剂制备性质的改善被引量:8
2020年
本文旨在研究包裹与致孔相结合的共处理对中药提取物压片及片剂相关性能的改善,并探究其对中药提取物的适用性。以4种中药提取物为研究对象,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HPMC)和碳酸氢铵分别为包裹剂与致孔剂,采用流化床进行共处理,测定并比较各种粉体的粒径、粒径分布、松密度、振实密度、含水量等粉体学性质和抗张强度、压缩比、快速弹性复原、崩解时间等相关压片及片剂性质,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粒子和片剂表面形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仅加入HPMC的复合粒子的粒径、流动性和抗张强度均优于中药提取物原粉,而加入HPMC和碳酸氢铵的致孔粒子的这些性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 HPMC的加入会延长片剂的崩解时间,而碳酸氢铵的致孔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此进行改善。扫描电镜揭示了改性复合粒子形态的变化,以及致孔粒子和所制备的片剂表面存在许多孔洞。综上,将中药提取物与HPMC和碳酸氢铵一起进行流化共处理能够改善中药原粉的粉体学性质和压片及片剂性质,并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为改善一些中药提取物片剂制备性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策略。
罗毓吴飞沈岚林晓冯怡
关键词:中药提取物表面改性片剂
麦冬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林晓徐德生冯怡沈岚
关键词:麦冬多糖单糖组成心绞痛氨基酸中药制剂
辅料对改善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现象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研究不同辅料对解决中药复方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的效果。方法对辅料的种类、用量,喷雾干燥的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对有效成分溶出度的考察初步评价其可能对药效的影响。结果强力宁提取液中添加占干膏量10%的轻质氧化镁,及3%微晶纤维素,在工艺为进风温度120℃,雾化压力1.05 bar,进液体积流量4.5 mL/min,进风风量35.0 m3/h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可有效改善粘壁问题。且紫丁香苷溶出度实验显示,加入辅料不影响药物的溶出。结论 轻质氧化镁对改善强力宁提取液喷雾干燥粘壁非常有效,同时加入少量的微晶纤维素能够改善喷雾干燥粉末的团聚现象。
王优杰冯怡杨胤徐德生阮克锋谢亚林
关键词:轻质氧化镁微晶纤维素喷雾干燥粘壁
麦冬皂苷肠溶微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制备麦冬皂苷肠溶微球,建立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微球,从常规评价指标、物理性能评价指标和肠溶性评价指标三方面评价微球质量。结果:收率为(81.7±2.1),包封率为(86.55±0.86),载药量为(23.1±0.2),2h内酸中释放度为(9.18±0.08),45min内缓冲液中释放度(73.79±0.29);平衡吸湿量从12.9降低为5.8。结论: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可全面评价肠溶微球的综合评价方法。
何海英冯怡徐德生沈岚
关键词:麦冬皂苷喷雾干燥肠溶微球
大川芎方中天麻效应组分的体内移行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借鉴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探讨大川芎方中天麻的药效物质基础,为有效、全面地控制大川芎方及其制剂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通过HPLC指纹图谱,比较空白血浆与含药血浆,空白脑脊液与含药脑脊液的成分异同,确定天麻效应组分的体内移行成分,并应用HPLC-DAD-MSn分析技术推测移行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灌胃大川芎方效应组分后,血浆中较明显来源于天麻效应组分的色谱峰有2个,经推断分别为天麻素和巴利森苷类成分;而脑脊液中未明显检测到来源于天麻效应组分的色谱峰。结论:天麻体内移行成分研究有助于阐明其效应物质基础。
林晓袁莹洪燕龙徐德生沈岚冯怡
关键词:天麻移行成分
中药制剂技术研究应关注提取物的物理性质被引量:21
2007年
刘怡冯怡徐德生
关键词:中药制剂提取物物理性质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