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黏膜替代尿道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38例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用舌黏膜替代尿道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采用舌黏膜重建尿道治疗前尿道狭窄38例,尿道狭窄长度2.4~12cm,平均5.1cm。结果:术后随访13~26个月,平均19.2个月,术后发生尿瘘3例(二期修补后治愈),2例发生尿道狭窄,余排尿通畅,尿道造影通畅,最大尿流率15.1~44.3mL/s,平均24.8mL/s。结论:舌黏膜取材方便,并发症少,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一种较好的替代物。
- 于田强徐庆康段跃于永涛洪翔
- 关键词:尿道狭窄舌黏膜尿道成形
- 显微镜下经腹股沟管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Palomo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疗效的比较
-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经腹股沟管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和传统Palomo术式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38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A组: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120例;B组:传统...
- 于田强徐庆康段跃沈伟华洪翔孙先军
- 关键词:精索静脉结扎术精索静脉曲张
- 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三例报告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的应用价值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患者资料。年龄分别为71、64、48岁,病程分别为3个月、6个月、6年;尿道狭窄段长度分别为13、18、12cm。采用狭窄段尿道切除,截取12~18cm乙状结肠,利用结肠黏膜重建尿道。术后行尿道造影、尿流率及尿道镜随访检查。结果3例于术均获成功,切口愈合良叟,,无尿漏;拔除尿道支架管后患者排尿通畅。术后6周复查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6.7、19.6、26.4ml/s;术后3个H球道造影见移植段尿道管径均粗大;术后6个月尿道镜检查2例见结肠黏膜色泽良好,表面光滑,无糜烂,无瘢痕,吻合口愈合好;活检黏膜腺上皮细胞形态末改变,腺体稍萎缩。3例术后分别随访28、16、3个月,排尿通畅。结论结肠黏膜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复杂性趟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徐庆康段跃于田强陈峰于永涛洪翔徐哲丰沈伟华
- 关键词:结肠黏膜尿道狭窄修复外科手术
- 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应用地奥司明效果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应用地奥司明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均采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组术后服用地奥司明60d,对照组术后无任何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精索静脉管径,以及术后6个月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无论是术后3个月还是6个月,治疗组的精索静脉内径均小于对照组。精索静脉内径两组术后6个月均较术后3个月时有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奥司明对精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精索静脉管径的恢复。
- 段跃徐庆康于田强洪翔孙先军杨益陈峰于永涛徐哲丰沈伟华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并发症地奥司明
- 输尿管镜检查术后留置双J管长度对生命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4年
- 随着微创泌尿外科的发展,输尿管支架管已经成为日常最常用的内引流器材,具有内引流和内支架的双重作用,有利于解除患者的上尿路梗阻,保护肾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及漏尿,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留置双J管容易引起腰痛、感染、血尿、结石生成等相关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下尿路刺激症状,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0%~85%[1].我们对我院输尿管镜后留置不同规格双J管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术后留置双J管长度对相关并发症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 徐庆康于田强段跃洪翔孙先军沈伟华徐哲丰于永涛陈峰
- 关键词:留置双J管输尿管镜检查生命质量输尿管支架管
- 倒L形阴茎带蒂皮瓣治疗复杂性长段前尿道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倒L形阴茎带蒂皮瓣修复复杂性长段前尿道狭窄的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男性前尿道超长段狭窄患者12例.年龄28~72岁,平均56岁.狭窄段长度8~ 14 cm,平均10 cm.病因为外伤所致3例,慢性炎症所致7例,前列腺电切术后2例.患者排尿困难病史1~9年,平均2.5年,均有尿道扩张病史,7例曾行尿道内切开手术.术中将尿道狭窄段切开至正常尿道黏膜1 cm处,取阴茎腹侧纵行并向冠状沟处横行延伸的倒L形皮瓣,5-0可吸收线将皮瓣两侧与剪开的狭窄段尿道做连续缝合,两端分别与尿道断端做间断吻合. 结果 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21个月.10例患者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7.0~24.5 ml/s,平均19.8 ml/s.尿道造影显示重建段尿道管腔通畅.1例出现漏尿,6个月后再次手术修补治愈;另1例术后6个月出现舟状窝处尿道狭窄,行冷刀内切开治愈. 结论 倒L形阴茎带蒂皮瓣取材方便,手术操作简便,是治疗超长段尿道狭窄的较好材料.
- 徐庆康段跃于田强洪翔孙先军杨益陈峰于永涛徐哲丰
- 关键词:尿道狭窄外科皮瓣包皮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657例报告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12年7月~2016年1月对657例BPH患者应用等离子纽扣电极结合环状电极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失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对患者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进行了随访评估。结果:本组6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年龄59~87岁,平均67.3岁。术前超声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36~135ml,平均69.5ml。手术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或全麻。手术时间50~145min,平均69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43.4±12.8)g。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121.4±2.7)g/L和(115.8±3.2)g/L,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1±l.8)d。术后住院时间(4.6±1.5)d。未发生明显出血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无患者输血。术后3个月随访IPSS由术前(15.6±6.8)分降至术后(6.7±2.4)分,QOL评分由术前(5.4±0.3)降至术后(1.6±0.6)分,Qmax由术前(5.3±0.4)ml/s提高至术后(16.8±2.7)ml/s,RUV由术前(115.3±36.4)ml减少至术后(14.1±2.3)m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是一种治疗BPH安全有效的可选择方法。
- 徐庆康段跃于田强于永涛陈峰洪翔曹林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 恶性睾丸间质细胞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恶性睾丸间质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告2例恶性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术前诊断睾丸间质细胞瘤。1例伴有肺部转移,1例患者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均行病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均为恶性睾丸间质细胞瘤。术后1例行放射治疗。术后随访8~21个月,1例术后9个月可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拒绝进一步治疗,随访8个月后失访。结论恶性睾丸间质细胞瘤比较罕见。通过患者术前睾酮、雌二醇等性激素水平的检查对恶性睾丸间质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发现并行根治性患侧睾丸切除术是治疗恶性睾丸间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晚期肿瘤预后较差,放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段跃徐庆康于田强洪翔孙先军
- 补片式猪心包脱细胞基质修复前尿道狭窄的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猪心包脱细胞基质修复前尿道狭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采用猪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修复治疗尿道狭窄患者15例。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43岁;8例为外伤引起的尿道狭窄,4例为医源性损...
- 段跃徐庆康于田强洪翔孙先军曹林沈伟华徐哲丰于永涛陈峰俞丽婷
- 关键词:前尿道狭窄细胞基质尿道镜疗效分析
-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 观察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急性损伤性肾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32例损伤性肾出血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情况,其中包括肾挫裂伤18例,肾部分切除术术后出血2例,经皮肾镜术后出血12例。结果 31例患者一次栓塞成功,1例患者栓塞术后第5天再次出血行第2次栓塞术后血尿消失。术后随访2 ~ 40个月,未见肾出血再发,1例出现肾周尿液囊肿;2例肾脏体积缩小,该2例均为Ⅴ级肾挫裂伤患者。随访期间无肾脓肿、肾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急性损伤性肾出血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段跃徐庆康周涛于田强洪翔孙先军杨益李晓强
- 关键词:肾动脉栓塞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