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景业

作品数:330 被引量:1,305H指数:1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8篇期刊文章
  • 6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1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1篇休克
  • 56篇血性
  • 56篇失血
  • 55篇失血性
  • 45篇凝血
  • 39篇失血性休克
  • 28篇休克大鼠
  • 27篇脓毒
  • 23篇通气
  • 22篇脓毒症
  • 21篇预后
  • 21篇内皮
  • 20篇血栓
  • 19篇机械通气
  • 18篇细胞
  • 17篇内皮细胞
  • 17篇创伤
  • 16篇炎症
  • 15篇ICU
  • 14篇抗凝

机构

  • 248篇温州医学院附...
  • 80篇温州医科大学
  • 43篇温州医学院
  • 10篇温州市中心医...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浙江省中医院
  • 2篇嘉兴市第一医...
  • 2篇遂昌县人民医...
  • 2篇台州市中西医...
  • 2篇台州市立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30篇潘景业
  • 63篇陈洁
  • 47篇林锡芳
  • 42篇王晓蓉
  • 42篇王明山
  • 33篇张艳杰
  • 28篇王卫
  • 27篇金可可
  • 26篇张近波
  • 24篇马继红
  • 23篇全世超
  • 18篇黄跃跃
  • 17篇姚震亚
  • 17篇王丹
  • 17篇陈雷
  • 17篇叶进燕
  • 15篇张启瑜
  • 12篇王万铁
  • 12篇金艳慧
  • 12篇周小洁

传媒

  • 22篇中国急救复苏...
  • 17篇医学研究杂志
  • 15篇温州医学院学...
  • 10篇浙江临床医学
  • 9篇浙江医学
  • 8篇实用医学杂志
  • 8篇第二届中青年...
  • 7篇数理医药学杂...
  • 6篇中国微生态学...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医学研究通讯
  • 4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全科医学临床...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4篇2022
  • 5篇2021
  • 12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4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14篇2011
  • 21篇2010
  • 40篇2009
  • 25篇2008
  • 33篇2007
  • 34篇2006
  • 29篇2005
  • 19篇2004
  • 6篇2003
3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后感染及其相应治疗进展被引量:9
2005年
随着受体选择、外科技术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发展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公认。尽管肝移植手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众多ICU术后治疗问题中 ,术后感染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问题。是导致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肝移植术后感染问题的处理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将对肝移植术后感染危险因素、感染率、耐药性、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加以综述。
张艳杰潘景业张启瑜廖毅王均炉虞冠锋
关键词:术后感染肝移植术受体选择终末期肝病感染率
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的“冰山角”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对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进行分类,探索下转难实质。方法:采取"冰山角"分析法分析双向转诊下转难原因。结果:双向转诊下转难的表面原因为大医院怕承担责任不主动下转、病人不信任基层医院、患者怕麻烦不愿意下转;过渡原因为大医院怕病源流失不主动下转、基层医院技术差、病人追求名院名医不愿意下转、双向转诊流程不明确、缺乏首诊医师机制、医疗保险制度不匹配(无激励机制)、无全科医师负责转诊;根本原因为基层医院设备差、基层医院人员配备差、双向转诊标准不明确、社会宣传不够。结论:解决基层医院设备差、基层医院人员配备差问题,制定双向转诊标准,加大双向转诊社会宣传是解决双向转诊下转难的关键;制定双向转诊标准和建设基层医院是解决双向转诊下转难问题的重中之重。
潘景业徐长恩全世超
关键词:双向转诊
危重症病人两种营养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比较接受肠内营养(EN)治疗的危重症病人对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入住ICU需要1个月以上EN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鼻胃管组和鼻空肠管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给予EN。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3和4周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肌酐(Scr)水平,监测病人各项胃肠道功能障碍指标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第2周ALB和PA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至第4周接近正常水平。鼻胃管组病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潴留、菌群失调等的发生率与鼻空肠管组无显著性差异。病人腹胀、腹泻症状与输注营养液的速度明显相关。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N可改善危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应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选择EN液的输注途径。
张艳杰余震潘景业姚建高林锡芳俞继芳宋军
关键词: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治疗
食管异物并发主动脉食管瘘患者八例围手术期护理
2010年
食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诊,主动脉食管瘘(aotoesophageal fistula,AEF)是其致死性并发症,其发生率约2%。AEF典型症状是Chiair三联征,即胸痛、信号性呕血和几小时至几周内无症状间隙后的致死性大出血,大多无特异性体征。其手术治疗成功率低,手术治疗病死率高,治疗及护理均很棘手。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8例并发主动脉食管瘘患者食管异物,行急诊手术治疗后入住ICU监护,现报告如下。
陈彩艳麻朋艳蒋凯潘景业程德志
关键词:食管异物护理
凝血指标联合简化急性生理评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预测作用
202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凝血指标联合简化急性生理评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预测作用。方法采用秩和检验比较院内存活及死亡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继而用多因素Logistic向前拟合的方法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利用ROC及曲线下面积评价联合凝血指标后的凝血-简化急性生理评分诊断效能及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10例患者,院内死亡患者337例,存活患者673例。秩和检验提示院内死亡组及存活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有SOFA评分、SAPSⅡ评分、血小板、APTT值、PT值、INR。ROC曲线得出截断值并进行赋值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PSⅡ评分>49分、国际标准化比值>1.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1.4、凝血酶原时间>18.3、血小板<139为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向前构建回归模型后凝血-SAPSⅡ评分的诊断效能(AUC=0.744)高于简化急性生理评分(AUC=0.699)及单独的凝血指标,两者面积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APTT、INR、血小板后的SAPSⅡ评分能更好地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
江威铭姜豪潘景业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凝血功能预后预测
应用PCR扩增微小卫星体多态性进行成人多囊肾的基因诊断
1998年
微小卫星体DNA是人类基因组中大量而随机出现的简单序列的串联重复,由于长度常短于100bp,插在具有单一序列的DNA内,故能用PCR方法体外扩增。由于串联重复的数目不同,可显示多态性。这种多态性足以稳定地用于遗传分析。
潘景业徐玉兰俞康吴建波沈志坚胡晓霞
关键词:多囊肾基因诊断PCR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发创伤合并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影响
方军李德泉潘景业陶礼钧马继红陈洁朱维星吴广宇孙余省
血浆vWF:Ag、蛋白C活性在ALI/ARDS患者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蛋白C(PC)活性在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意义。方法对49例ALI/ARDS患者和21例非ALI/ARDS患者分别测定血浆vWF:Ag和PC活性,并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肺损伤评分(LIS),进一步将ALI/ARDS患者按预后、病因和器官衰竭数目(除肺外)分组,计算病死率,对结果进行比较。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vWF:Ag和PC活性的诊断分辨度。结果与非ALI/ARDS组相比,ALI/ARDS组病死率和LIS评分明显升高,PaO2/FiO2明显降低,ALI/ARDS组患者血浆vWF:Ag(104%~752%)明显增高(P=0.026),而PC活性(14%~125%)明显降低(P=0.002)。ALI/ARDS患者中死亡组、感染组和≥2个器官功能衰竭组血浆vWF:A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C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组和≥2个器官功能衰竭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C活性对预测ALI/ARD准确性较好(AUC=0.709,95%CI:0.588~0.811,P=0.002),PC活性≤83%时,预测ALI/ARDS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7.75%和57.14%,而vWF:Ag在预测ALI/ARDS准确性较差(AUC=0.584,95%CI:0.460~0.701,P=0.243)。结论 血浆vWF:Ag升高和PC活性降低对判断ALI/ARDS预后都有重要作用,血浆vWF:Ag越高,PC活性越低则预后越差;但在预测ALI/ARDS上有差异,血浆PC活性预测ALI/ARDS的准确性较好,而血浆vWF:Ag预测ALI/ARDS的诊断价值有争议。
夏炎火林锡芳潘景业王丹李卓英杨梅
关键词:ALIVWF
纳洛酮对创伤性休克家兔血管活性物质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家兔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意义及纳洛酮的抗休克作用。方法采用Lamson's法建立家兔创伤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家兔创伤性休克前、休克末及复苏后1h、3h、5h、12h血浆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神经肽Y(NPY)和心钠素(ANP)动态变化,并监测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两组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肽Y、心钠素休克末、复苏后较休克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复苏后治疗组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休克时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肽Y、心钠素表达上调,纳洛酮可降低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肽Y、心钠素浓度。
朱维星潘景业张艳杰王万铁王明山方军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心钠素纳洛酮复苏后血管活性物质血浆一氧化氮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COPD 机械通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COPD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支持,由于呼吸负荷加重,能量消耗过多以及感染、摄入不足等因素,病人常并发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直接损害呼吸肌和膈肌功能、减弱肺功能,并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使患者病情难以控...
叶进燕林锡芳潘景业章圣辉
关键词:机械通气营养不良细胞免疫营养支持
文献传递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