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萍

作品数:128 被引量:86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13篇科技成果
  • 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39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8篇油茶籽
  • 48篇茶籽
  • 38篇油茶籽油
  • 38篇籽油
  • 38篇茶籽油
  • 34篇油茶
  • 14篇贮藏
  • 14篇茶油
  • 13篇核桃
  • 11篇山核桃
  • 8篇薄壳
  • 7篇冬枣
  • 7篇脱臭
  • 6篇压榨
  • 6篇营养
  • 6篇清油
  • 6篇精炼
  • 6篇果实
  • 5篇营养成分
  • 5篇油茶粕

机构

  • 119篇中国林业科学...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浙江农林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国家林业局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安康学院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安徽詹氏食品...
  • 1篇贵州黔西南喀...
  • 1篇淳安千岛湖常...

作者

  • 128篇王亚萍
  • 77篇姚小华
  • 60篇费学谦
  • 49篇罗凡
  • 43篇王开良
  • 35篇郭少海
  • 27篇方学智
  • 26篇任华东
  • 12篇常君
  • 10篇李生
  • 9篇杜孟浩
  • 8篇王贵禧
  • 5篇张志清
  • 5篇石晓丽
  • 5篇李艳菊
  • 5篇梁丽松
  • 5篇曹永庆
  • 5篇聂明
  • 5篇陈焱
  • 4篇郭叶

传媒

  • 19篇中国油脂
  • 8篇中国粮油学报
  • 5篇林业科学研究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全国油茶技术...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6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油茶籽油酶法制取过程中乳化液的破乳提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茶籽油酶法制取过程中乳化液的破乳提油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将体积比20-40%的有机溶剂加入到酶解后的乳化植物油中,即使得有机溶剂的总浓度为20-40%,经过40-80rpm搅拌10-20min...
罗凡费学谦孙红方学智王亚萍
文献传递
薄壳山核桃/山核桃油脂加工与品质控制技术
王亚萍姚小华詹权胜常君郑文海王开良赵化银梅阿军方注钢任华东任国平张鹏夏玉洁
该成果针对薄壳山核桃和山核桃产业现状和存在的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单一、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以产业技术升级为目标,开展了薄壳山核桃/山核桃油用品种定向选育、原料保存、加工及油脂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筛选出了11个高含油率、...
关键词:
关键词:山核桃油保健食品
油茶籽仁中油脂的酶法提取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籽仁中油脂的酶法提取工艺,步骤如下:(1)以风干油茶籽仁为原料,粉碎后经水高温浸泡,在70℃-100℃的条件下匀速搅拌;(2)酶解:加入粉碎样品样干重0.02-1%的酸性蛋白酶或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混...
方学智姚小华王开良王亚萍任华东李生
文献传递
薄壳山核桃坚果和果仁质量等级
姚小华王亚萍王开良费学谦常君任华东
该标准规定了薄壳山核桃坚果和果仁分类、技术要求、质量分级、检验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商品薄壳山核桃坚果和果仁的收购、储存、运输和贸易。
关键词:
关键词:山核桃坚果果仁
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脱胶工艺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介绍了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的概念,研究了脱胶工艺对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微营养成分、磷含量、色泽、酸值、过氧化值和得率的影响。通过对脱胶工艺的研究并进行脱胶验证实验,以及在对应条件下进行脱色验证实验,得出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合适的脱胶工艺条件为柠檬酸质量分数48%~52%、50%柠檬酸用量0.28%~0.32%、脱胶反应时间150~180min、脱胶反应温度55~60℃,在此条件下油茶籽化妆品脱胶油总酚、维生素E、角鲨烯、甾醇含量较高,磷含量、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色泽较好,得率较高。
郭少海王亚萍罗凡费学谦姚小华
关键词:油茶籽油脱胶
制油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及活性成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研究了普通螺旋榨、溶剂浸提、包饼液压和快速液压4种制油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及营养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制油方式中,快速液压榨所得油的酸值与过氧化值最低,普通螺旋榨的最高。快速液压油脂肪酸组成中油酸含量最高,为82.85%;油中的α-生育酚含量最高,为29.8mg/100g,且角鲨烯与β-谷甾醇保存较好。单从油茶籽油品质及活性成分的保持上来看,快速液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油方式。
石晓丽仲山民姚小华王亚萍费学谦任国平
关键词:油茶籽油活性成分
冬枣果实采后病害防治及减压保鲜技术研究
本文以冬枣果实及冬枣病原细菌[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p.)、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sp.)和欧氏杆菌(Erwiniasp.)]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冬枣三种主要病原细菌对温度和pH值的耐受力,以及不...
王亚萍
关键词:减压贮藏不同药剂假单胞杆菌果实衰老果实病害
文献传递
黄土塬区农田-果园镶嵌布局深剖面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土壤水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旱作地区制约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地处黄土高原南部的黄土塬区,近三十年来果园建设渐成规模,粮食作物与果树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各有特点,农田–果园镶嵌分布格局下的深层土壤水分消耗特征及土壤水...
王亚萍
关键词:土壤水分黄土塬区土壤有机碳
一种超高酸价毛油的高效精炼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酸价毛油的高效精炼工艺,其包括:(1)将超高酸价毛油加热,加入75%或85%的磷酸;(2)通过混合器加入NaOH溶液,连续搅拌;(3)按毛油量的10%加入10%的NaCl溶液,加热,脱皂;(4)脱皂后...
郭少海杜孟浩方学智罗凡王亚萍费学谦
不同产地油茶籽脂肪酸及甘油三酯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被引量:21
2021年
开展了不同产地对油茶籽油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影响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我国47个产地的108份普通油茶籽样品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及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47个产地的108份油茶籽样品中共检测出10种脂肪酸,其中以油酸的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达79.86%,不同产地样品的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除海南省5个产地外,其余各个产地样品中油酸含量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是油茶籽油的特征脂肪酸;油茶籽中的甘油三酯包括12种组分,其中OOO含量最高,其次是POO和OOL,LLL和PPL含量最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POO、SOO、SOP、PPO、POL+SLL、OOO是油茶籽油的特征甘油三酯成分;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以含量在1%以上的甘油三酯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油茶籽油样品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2类,第一类42个产地,第二类5个产地均属于海南省。该研究为我国普通油茶的鉴别分类和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王亚萍费学谦姚小华王开良郭少海任华东
关键词:油茶籽脂肪酸甘油三酯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