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巧玲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政治
  • 4篇教学
  • 3篇思想政治
  • 3篇伦理
  • 3篇高校
  • 2篇道德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实践教学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思想政治理论...
  • 2篇主义
  • 2篇理论课
  • 2篇伦理学
  • 2篇课程
  • 2篇课堂
  • 2篇课堂教学
  • 2篇教学方法
  • 2篇公民

机构

  • 16篇内江师范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自贡高等专科...

作者

  • 17篇王巧玲
  • 2篇李先敏
  • 2篇邓小明
  • 2篇雷小鹏
  • 1篇岳建
  • 1篇高淑芬
  • 1篇苟华
  • 1篇兰永海
  • 1篇廖永林
  • 1篇覃玉荣
  • 1篇张光闪
  • 1篇曾新

传媒

  • 4篇内江师范学院...
  • 3篇江汉论坛
  • 3篇大学教育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内江科技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成都教育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道德与幸福...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道教美学的民族特质被引量:1
2005年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道教美学的民族特质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道之大美”、“生之壮美”、“真之优美”、“善之至美”几方面。体现着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而又相融互动的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与人生追求中,并为现代人生存智慧提供诸多启迪。
王巧玲
关键词:道教美学民族特质审美价值
论道家获得人生幸福的智慧
本文从道家主张的'道法自然''和谐万物''少私寡欲''上善若水'思想,解读道家对人生幸福的理解.提出道家生存智慧体现着: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是安心立命获得幸福之源,和谐万物宽厚仁慈的情怀是消解烦恼获得幸福之本,少私寡欲克制...
王巧玲
关键词:道家幸福观
文献传递
高师《伦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2013年
高师《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怎样由纯理论讲授向实践转化,实现学生参与、多元互动,让理论转化为学生信仰并指导自身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一直是教育者们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引入实践课程,开展四项专题活动"学生学习交流活动""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撰写小论文活动"和"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性,让理论知识"进心、进脑",使学生学习《伦理学》课,真正达到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
王巧玲
关键词:实践教学方法
僧肇佛学的美学底蕴被引量:3
2004年
僧肇在早期佛教的本土化过程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准确论述的般若中观理论虽不是美学 ,但对中国古典学和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意识以及艺术形象组合发生了重要影响 ,形成了一种与儒、老庄道玄完全不同的美学路向。这主要体现在他运用般若中观所揭示的“空”“静”的世界观、自然观 ,涅的人生境界 ,“虚照”“妙契”
雷小鹏王巧玲
关键词:僧肇涅槃
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困境与现代启示被引量:1
2013年
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发展有一个从先秦源初强调对等关系到汉代及其之后强调非对等关系的转变。先秦至汉代之后家庭伦理的发展变化,启示着当代家庭伦理建构既要注意政治权力的背反,恢复完善家庭作为基本自治单元的本性,又要注意与现代本源情感和现实生活方式相结合。
邓小明廖永林王巧玲
关键词:儒家传统家庭伦理
论社会公德建设的法制化被引量:3
2004年
文章针对以往人们都将“社会公德”视为道德建设的范畴 ,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 ,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自律行为来实施 ,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的状况 ,提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 ,应加强社会公德的法制化力度 ,以增强社会公德建设的有效性。
王巧玲苟华高淑芬
关键词:社会公德建设权威性监督性道德意识公民意识
知识经济与现代人文精神被引量:2
2001年
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由此而带来的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却远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尤其应以怎样的人文精神与之协调发展,更是议者寥寥。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王巧玲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文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2013年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程怎样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一直是教育者们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丰富课外活动,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采用互动式教学,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加强社会实践,强化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立体教学新模式。
王巧玲邓小明
关键词:教学方法
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程怎样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一直是教育者们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课程建设应明确其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建设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课程建设,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王巧玲李先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课程建设
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论的建构——兼谈公民权利的一个维度被引量:2
2008年
哈贝马斯批评传统民主,致力于寻求第三种民主模式——话语政治民主。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理论旗手,他延续了对当前的社会进行批判的传统,创建以个人的交往行动作为根基,把人看作是交互主体,并以此为基础的话语政治观。话语政治观以比过去的政治理论更尊重个人话语权而有别于其他的政治理论。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了对社会渐进的修正的可能性,否定了大规模的暴力革命,以及对个人的意见的重视,并把这些个人意见汇集为普遍的公众意见,从而建构合理的话语政治社会。
李先敏王巧玲
关键词:交往行动交互主体话语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