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心怡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公平
  • 1篇意图
  • 1篇年龄
  • 1篇情境
  • 1篇自利
  • 1篇自我
  • 1篇最后通牒博弈
  • 1篇回应
  • 1篇儿童
  • 1篇不同年龄

机构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武警部队

作者

  • 3篇王心怡
  • 2篇梁福成
  • 2篇唐卫海

传媒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分配情境下儿童公平行为的发展被引量:18
2015年
为探究儿童在不同利益对比情境以及与己利益无关情境中的公平行为,研究呈现了自我任务的劣势博弈、优势博弈、冲突博弈以及第三方任务博弈四种分配情境。自我任务中儿童需要为自己与另一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第三方任务中则需为两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结果发现:(1)劣势博弈中所有年龄组均倾向于选择公平方案,而非劣势方案;(2)优势博弈中,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优势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3)冲突博弈中,4岁、6岁组选择优势方案的人显著多于劣势方案,而8岁、10岁组均无显著差异;(4)第三方博弈中,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不公平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4岁-6岁儿童尚未真正获得公平观念,且以获得个人利益为主;而8岁是真正获得公平观念的转折年龄,8-10岁儿童对人对己均坚持公平原则,且表现出利他倾向。
梁福成王心怡唐卫海
关键词:公平儿童
公平决策中的优势反应:公平考虑还是自利考虑
2014年
本研究介绍了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行为,并对公平决策中的优势反应进行探讨,介绍了公平考虑与自利考虑的实证支持与理论解释。
王心怡
关键词:公平自利最后通牒博弈
提议者的意图、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对不同年龄回应者公平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实验呈现了最后通牒博弈的3种分配情境:匿名者分配情境中,匿名者提出方案,且与被试分享资源,故成熟的回应者需考虑意图、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随机数生成器(RNG)分配情境中,无关的匿名他人与被试分享资源,故需考虑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计算机分配情境中,因计算机不能带走资源,故只需考虑绝对收益。实验通过分析3种分配情境下回应者对同一分配方案的拒绝情况,探讨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公平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年幼儿童(4-5岁)倾向于接受绝大多数分配方案;(2)年长儿童(9-11岁)在3种分配情境和多数分配方案上的拒绝率均高于其他组;(3)青少年(16-18岁)在方案2/8上的拒绝次数存在显著差异,且匿名者分配情境显著多于RNG分配情境,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在3/7方案上的拒绝次数存在显著差异,且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4)成年人(21-24岁)在1/9和2/8方案上的拒绝次数存在显著差异,且RNG分配情境显著多于计算机分配情境,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在3/7方案上的拒绝次数具有显著差异,且匿名者分配情境显著多于RNG分配情境,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结果表明,(1)年幼儿童很难抵制绝对收益的吸引,表现最为自利;(2)年长儿童更多考虑了相对收益,能够抵制绝对收益的吸引,并开始关注提议者的意图;(3)青少年处于关注提议者意图的重要时期,主要基于意图与绝对收益进行决策;(4)成人的决策是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共同作用的结果。
梁福成王心怡唐卫海
关键词:公平意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