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绞痛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阵发性心房颤...
  • 2篇疗效
  • 2篇绞痛
  • 2篇房颤
  • 1篇动脉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保护
  • 1篇心肌耗氧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血管反应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压
  • 1篇炎症

机构

  • 7篇青岛市第八人...

作者

  • 7篇王恩德
  • 2篇王修卫
  • 2篇丁思华
  • 1篇曹庆博
  • 1篇王爱媛
  • 1篇杨妮
  • 1篇孙学玉
  • 1篇韩增雷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药方剂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中药方剂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Lee氏心衰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中心静脉压(CVP)、心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Lee氏心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SV、CVP、CTnT、BNP、ET-1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药方剂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病情缓解效果,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并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
王恩德王崇丽孙学玉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中药方剂参附注射液疗效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被引量:3
2011年
①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可溶性CD105(sCD105)水平及治疗UA的效果。②方法将UA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n=34)和B组(n=34),均给予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A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B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hs-CRP、IL-6、sCD105及心绞痛发作情况。③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均明显改善,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85.3%vs 61.8%)(P<0.05)。治疗后hs-CRP、IL-6、sCD105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B组hs-CRP、IL-6、sCD105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④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的治疗UA,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王恩德杨妮王津文曹庆博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阿托伐他汀炎症因子可溶性CD105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律后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房利钠肽(ANP)水平及左心房内径(LAD)的影响,探讨缬沙坦的抗房颤作用及机制。方法 90例高血压合并初发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缬沙坦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降压治疗,治疗周期1年。观察2组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的再发率和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hs-CRP、IL-6、TNF-α、LAD及A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房颤再次发作7例(15.6%),略低于对照组(14例,31.1%);治疗组转为持续性房颤2例(4.4%),略低于对照组(5例,11.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LAD及ANP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用缬沙坦治疗,能够降低炎症因子及ANP水平、减小LAD,有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及持续性房颤发生率的趋势。
王恩德王爱媛王修卫丁思华
关键词:高血压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
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冠心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4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明确房颤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明显下降(P<0.05),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厄贝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阵发性房颤发生率、持续时间和发生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治疗可使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下降。
李亮王恩德
关键词:依那普利厄贝沙坦房颤冠心病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咯血患者实施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闫志生耿婷王恩德
关键词: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临床疗效安全性
Rho激酶抑制剂治疗冠状动脉向心性狭窄变异性心绞痛的疗效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对冠状动脉向心性狭窄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4例冠状动脉向心性狭窄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7)和对照组(n=17),2组均给予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法舒地尔6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14 d为1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hs-CRP和IL-6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对冠状动脉向心性狭窄的变异性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及冠状动脉痉挛,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
王恩德王修卫丁思华韩增雷
关键词: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变异性心绞痛
右美托咪定靶控输入对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耗氧及心血管反应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靶控输入对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耗氧及心血管反应状况。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冠脉搭桥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输注右美托咪定靶控,对照组患者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心率、心室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室舒张压、心率收缩压乘积及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β、白介素-10、心肌肌钙蛋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左心室分数以及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在T2、T3时HR、MAP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SBP、DBP、RPP在T2、T3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在T2、T3时间点TNF-α、IL-6、IL-1β、IL-10、cTn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搭桥术患者进行右美托咪定靶控输入取得显著的麻醉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大小,减轻患者心血管反应及心肌耗氧,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王恩德高格里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心肌耗氧心肌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