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吉

作品数:260 被引量:1,169H指数:1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24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7篇网膜
  • 135篇视网膜
  • 72篇玻璃体
  • 64篇手术
  • 45篇视网膜脱离
  • 33篇黄斑
  • 31篇切除
  • 29篇细胞
  • 28篇眼内
  • 28篇玻璃体切除
  • 26篇血管
  • 26篇病变
  • 24篇切除术
  • 24篇玻璃体切除术
  • 23篇并发
  • 22篇视网膜病
  • 22篇手术治疗
  • 21篇视网膜病变
  • 20篇并发症
  • 16篇外科

机构

  • 164篇复旦大学
  • 82篇上海医科大学...
  • 16篇上海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北里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莱芜市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南通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作者

  • 258篇王文吉
  • 68篇徐格致
  • 44篇陈钦元
  • 38篇赵培泉
  • 24篇常青
  • 22篇江睿
  • 20篇黄欣
  • 17篇姜春晖
  • 15篇黎蕾
  • 14篇胡土荣
  • 13篇张艳琼
  • 13篇周旻
  • 12篇吕嘉华
  • 11篇宋后燕
  • 10篇高巧云
  • 9篇张勇进
  • 9篇王玲
  • 9篇殷汝桂
  • 6篇沈颖
  • 5篇倪逴

传媒

  • 63篇中国眼耳鼻喉...
  • 59篇中华眼底病杂...
  • 30篇中华眼科杂志
  • 11篇眼科研究
  • 10篇中国实用眼科...
  • 9篇眼科新进展
  • 9篇眼外伤职业眼...
  • 6篇眼科
  • 6篇实用眼科杂志
  • 3篇眼视光学杂志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铁道医学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2008(上...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13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22篇2008
  • 18篇2007
  • 16篇2006
  • 12篇2005
  • 10篇2004
  • 12篇2003
  • 11篇2002
  • 14篇2001
  • 7篇2000
  • 7篇1999
  • 8篇1998
2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切削制作视网膜切片
2007年
目的 探索视网膜横切面切片方法,显示视网膜细胞层以利于实验观察。方法 取20个健康供体眼杯,进行视网膜铺片,应用193nm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PTK)模式,采取不同的切削深度切削视网膜,分别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剩余视网膜厚度及形态,分析切削深度与切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OCT测量结果发现铺片切削深度参数与OCT测量值之间差异较大;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石蜡切片观察见感光细胞向上切削60~90μm时,所有铺片均残余部分感光细胞内节;神经节细胞向上切削40μm时,所有铺片均残余部分神经纤维层,切削160μm时,剩余视网膜标本结构不完整。结论 激光切削制作视网膜切片操作简单,行之有效。
楚艳华王文吉姜春晖周行涛
关键词:视网膜铺片激光切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浸润性视网膜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视网膜母细胞瘤以其特有的发病年龄,瞳孔门光反射(猫眼),眼底镜检奁见到肿块,B超、CT检查提示实质性肿块及瘤内钙化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但如缺乏卜述特征,如患儿发病年龄大,眼内尤肿块,B超与CT检查无钙化,此时诊断较为困难。弥漫性浸润。陀视网膜母细胞瘤因瘤细胞沿着视网膜呈浸润性生长而不形成肿块,绝大多数患者也尢钙化,使诊断难度加大。我们曾于2005年收治1例浸润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现叫顺分析其早期诊断问题,以总结其经验与教训。
王文吉钱江毕颖文陈荣家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浸润性生长实质性肿块发病年龄CT检查
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或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 探讨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联合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指导下的光动力疗法对慢性或复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治疗效果.方法 病例系列研究.选择18例(20只眼)已确诊的CSC患者,病程1~24个月.采用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联合频域OCT检测,根据检查图像中显示的活动性病变(定义为局灶性或弥漫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荧光素渗漏、脉络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域内的色素上皮脱离)进行半剂量光动力治疗.治疗后随访6~20个月,观察患者病变区结构和功能改变.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FT)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BCVA与CFT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细胞层内外节连接部(IS-OS)和视网膜外界膜完整眼与IS-OS和视网膜外界膜不完整眼的BCVA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8例(20只眼)患者经光动力治疗后3个月BCVA为0.72±0.32,末次随访时为0.78±0.29,分别与治疗前BCVA(0.35 ±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444,6.883;P<0.05).末次随访时的BCVA与治疗前相比,有15只眼(75.0%)视力提高,5只眼(25.0%)视力不变.患者治疗后1个月CFT为(193.3±30.6)μm,治疗后3个月为(194.9 ±28.3)μm,末次随访时为(190.6±33.7) μm,分别与治疗前(369.0±120.9)μ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36,-6.826,-7.316;P<0.05).患者末次随访的BCVA与CFT无相关性(r=0.166,P>0.05);而光感受器细胞IS-OS和视网膜外界膜完整眼与不完整眼的BCV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 <0.05).所有患者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下积液均吸收,随访期间病变无复发.结论 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联合OCT指导的
黎蕾袁非徐格致王文吉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吲哚花青绿光化学疗法
共焦激光断层扫描评价黄斑裂孔手术解剖疗效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共焦激光断层扫描 (scanning laser tomography,SL T)在评价黄斑裂孔手术疗效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德国海德堡公司的视网膜断层扫描仪 (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HRT) ,检测14例黄斑裂孔患者 15只患眼黄斑部视网膜地形图参数 ,并对其中 11只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视网膜地形图差异进行分析。 HRT扫描野设置为 15°× 15°,扫描深度范围为 1.5~ 2 .0 mm。每只受检眼探测 3次 ,取 3次图像的均值分析。 结果  HRT定量检测显示 15只眼黄斑裂孔的平均面积为 (0 .4 99± 0 .34)mm2 ,裂孔最大深度为 (0 .2 84± 0 .11) mm。 11只黄斑裂孔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裂孔周围视网膜高度较手术前明显降低 ,手术后裂孔最大深度为 (0 .0 6 3± 0 .0 4 ) mm。 结论  SL T能探测黄斑裂孔的三维结构 ,并作定量的地形图参数分析 。
常青赵培泉沈颖王文吉
关键词:黄斑裂孔视网膜穿孔外科手术疗效评价
家兔眼内注射国产硅油对视网膜无远期影响被引量:3
1996年
为了了解硅油对视网膜有无远期影响,对眼内注射硅油的4个兔眼视网膜作光、电镜检查,观察时间在注油后7和10月。结果在视网膜内未见到乳化硅油小滴,视网膜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在10月内眼内注射硅油对兔眼视网膜无明显损害。
胡土荣王文吉陈钦元钟慈声戴为英李朝鲜赵培泉
关键词:硅油兔眼光镜
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的致病病毒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眼内液病毒DNA的临床价值。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例37个眼内液标本疤疹病毒DNA,分析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最终诊断。结果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 15例,单纯疱疹病毒1型DNA 3例。适宜检测时间为炎症活动期,不用或短期使用抗病毒药。前房水和玻璃体均可取得可靠结果。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眼内液病毒DNA,方法简便,尤其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周旻林瑛高巧云常青徐格致孙兵王文吉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急性视网膜坏死致病病毒影响因素
睫状体平滑肌瘤三例被引量:1
1998年
睫状体平滑肌瘤是少见的眼内肿瘤,不易与睫状体部位的其他肿瘤(无色素性的黑色素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相鉴别,临床常用的辅助检查如超声波、CT、磁共振成像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等对此无特征性诊断意义[1]。现将我们收治的3例睫状体平滑肌瘤患者报告如下...
常青王文吉马小葵
关键词:睫状体肿瘤平滑肌瘤
后部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异物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后部视网膜内或视网膜下异物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对 2 6例 (2 6眼 )眼穿孔伤后部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异物进行玻璃体切除 ,后部异物处机化包裹切开或视网膜切开摘出异物 ,联合眼内激光、C3 F8或硅油内填充治疗。结果 异物摘出率为 92 3% ,视力 >0 0 1者占 73% ,>0 1者占 19 2 % ,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脱离 15 4% ,异物未摘出 7 6 %。结论 玻璃体手术结合眼内激光与内填充是治疗视网膜内与视网膜下异物的有效方法 ,但由于后部视网膜的损伤及并发症的出现 。
徐格致王文吉陈钦元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4期和5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4期和5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ROP患儿32只眼行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出生孕周27~35周,平均孕周29.4周;出生体重960~2200g,平均体重1434.6g。手术时年龄为出生后50~705d,平均158.3d。32只眼中ROP5期病变13只眼,4期病变19只眼(4A期10只眼,4B期9只眼)。其中11只眼因ROP阈值病变或阈值前病变1型接受间接检眼镜激光光凝治疗,1只眼再次接受冷冻治疗,病变未能控制进展至4期或5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采用闭合式三切口入路,其中儿只眼保留晶状体,21只眼行晶状体切除。手术后随访2~24个月,主要随访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4期的19只眼中,4A期的10只眼视网膜均完全复位,占100%。3只眼有视盘黄斑牵引;4只眼分别于视盘前、鼻侧视网膜前及颞侧周边部残余机化增生膜;1只眼手术后玻璃体少量积血,2周后吸收;1只眼手术后并发自内障。4B期的9只眼,视网膜完全复位6只眼,占66.7%。但均周边广泛瘢痕机化,1只眼有视盘黄斑牵引;另外3只眼视网膜未复位,手术后即有玻璃体积血,其中2只眼合并前房积血。5期的13只眼,3只眼视网膜完全复位,占23.1%。其中2只眼周边广泛瘢痕机化,视网膜血管细,视盘色淡;1只眼颞侧视网膜皱襞;1只眼视网膜大部分复位,占7.7%,鼻侧视网膜有增生膜和浅脱离;另外7只眼视网膜均未复位。结论4期ROP通过保留或不保留晶状体的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能够使视网膜有效解剖复位,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对于5期ROP,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效果差,成功率较低。
黄欣赵培泉单海冬吕骄王旌陈奕烨徐格致王文吉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内注射氟康唑对眼内组织毒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了解玻璃体内注射氟康唑对眼内组织的毒性作用 ,探索眼内应用氟康唑的安全剂量。 方法  12只健康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6组 ,一组为对照组 ,其余 5组右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射 10、5 0、10 0、15 0、2 0 0 μg氟康唑。以检眼镜、视网膜电流图、光镜和电镜观察注药 3、14d后药物对视网膜的毒性。 结果 对照组及氟康唑 10~ 15 0 μg组注药 3、14d后视网膜各层细胞结构大致正常。 2 0 0 μg组注药 14d后光镜及电镜均显示视网膜各层细胞呈明显变性改变。光镜显示外节空泡变性 ,外核层细胞核外移至内节 ,神经纤维层空泡变性 ,色素上皮增生。电镜显示双极细胞核周池扩张、核固缩 ,内丛状层神经突起肿胀、突触消失 ,色素上皮细胞空泡化改变、微绒毛消失。 结论 氟康唑玻璃体内注射的安全剂量以 10 0~ 15 0 μg为宜。
沈丽君徐格致王文吉
关键词:氟康唑眼毒性玻璃体内注射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