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进

作品数:106 被引量:2,659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1篇学位论文
  • 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耐药
  • 18篇手术
  • 16篇动脉
  • 16篇外科
  • 15篇冠状
  • 15篇冠状动脉
  • 15篇MOHNAR...
  • 14篇细菌
  • 13篇耐药性
  • 12篇外科手术
  • 11篇头孢
  • 10篇药物
  • 9篇动脉旁路
  • 9篇动脉旁路移植
  • 9篇沙星
  • 9篇旁路移植
  • 8篇心脏
  • 8篇肿瘤
  • 8篇耐药监测
  • 7篇细菌性

机构

  • 76篇北京大学第一...
  • 27篇北京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医院协会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中国兽医药品...
  • 1篇北京民航总医...

作者

  • 99篇王进
  • 37篇肖永红
  • 25篇肖锋
  • 18篇杨阳
  • 15篇李岩
  • 12篇李家泰
  • 12篇宋波
  • 11篇高磊
  • 11篇张明礼
  • 11篇李西慧
  • 11篇李耘
  • 9篇郝凤兰
  • 8篇刘燕
  • 7篇梁军
  • 7篇吕媛
  • 7篇信维强
  • 7篇赵彩芸
  • 6篇李天云
  • 6篇侯芳
  • 5篇张慧琳

传媒

  • 10篇北京大学学报...
  • 9篇中华医院感染...
  • 7篇中国临床药理...
  • 6篇中国抗生素杂...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抗感染化...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12篇2008
  • 10篇2007
  • 13篇2006
  • 4篇2005
  • 11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7
  • 2篇1988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莫西沙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随机对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莫西沙星(BAY12-8039)是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和厌氧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
赵彩芸李家泰高磊王进郝凤兰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文献传递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对莫西沙星注射液与对照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 :本试验采用区组随机化、开放、阳性药物对照的试验方法 ,入选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试验药莫西沙星注射液 4 0 0mg(2 5 0mL) ,ivd ,qd ;对照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2 0 0mg(2 0 0mL)ivd ,bid ;疗程均为 7~ 14d。结果 :试验组 4 6例中 10例 (2 1.7% )发生 18件 (39.1% )不良事件 ,其中临床不良事件发生 7例 (15 .2 % ) 8件 (17.4 % ) ;实验室检查异常报告的不良事件 5例 (10 .9% ) 10件 (2 1.7% )。所有不良事件中与药物相关者 5例 9件。其中临床不良事件 4例 4件 ;实验室异常 3例 5件。对照组 4 6例中 8例 (17.4 % )发生 14件 (30 .4 % )不良事件 ,其中临床不良事件发生 3例 (6 .5 % ) 4件 (8.7% ) ;实验室检查异常报告的不良事件 7例 (15 .2 % ) 10件 (2 1.7% )。与药物相关的 4例6件 ,其中临床不良事件为 1例 1件 ;实验室异常为 4例 5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 ,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4 0 0mg ,qd ,患者安全耐受性良好。
赵彩芸李家泰高磊王进郝凤兰
关键词: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随机对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均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设计,试验组静脉点滴莫西沙星注射液,每次400mg,每日1次;对照组静脉点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次200mg,每日2次,疗程均为7~14天。入选病例进入ITT分析92例,试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73例进入PP分析,试验组37例,对照组36例。73例进入ITT/MBE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4、39例;62例进入PP/MBE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31例。结果治疗结束后第7天,ITT分析人群: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均为76.1%;PP分析人群: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2%和88.9%;ITT/MBE人群: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2%与82.1%;PP/MBE人群: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3%和90.6%。92例进入安全性分析,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9%和8.7%,上述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均安全、有效。
赵彩芸李家泰高磊王进郝凤兰
关键词: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社区获得性肺炎
国产头孢吡肟与进口头孢吡肟随机对照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旨在通过随机对照方法,对国产头孢吡肟与进口头孢吡肟在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本随机临床试验主要用于下呼吸道感染、复杂尿路感染、创伤烧伤后感染及腹腔感染、败血症。剂量均为2g·d-1,疗程10-14d。结果:本随机临床试验国产头孢吡肟与进口头孢吡肟组入选例数分别为37例和 36例,临床治愈率分别为 70.58%和 65.71%,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4.12%和97.1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3.87%和 87.88%,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 11.43%。结论:国产头孢吡肟与进口头孢吡肟在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对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王进李家泰郝凤兰
关键词:头孢吡肟细菌性感染药物治疗
口服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头孢菌素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感染药物。20世纪80年代以前,头孢菌素的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均以静脉制剂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口服头孢菌素发展迅猛,不断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小的优秀品种上市,相关的研究报道也逐年增多。
王进肖永红
关键词:头孢菌素口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感染药物静脉制剂抗菌谱广
多剂量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健康人体内连续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2名受试者同时予以静滴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00mg,间隔12h,每日2次,连续7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尿浓度,求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其血药浓度约在第4天达稳态,Cmax为(13.46±1.87)mg·L-1,Cav为(2.72±0.36)mg·L-1,AUCss为(32.70±4.28)mg·L-1·h,DF为490.43%,FI为98.15%,尿中的药物累积排泄率>90%,与单次给药无明显差异。结论每日2次,静滴帕珠沙星500mg,连续7天,药物在体内无蓄积,受试者耐受性良好。
王进肖永红张薇吕媛康子胜张明刘燕夏亚红李天云
关键词: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
外置式自动除颤仪转复室性心动过速一例被引量:4
2000年
杨虎杨阳王进肖锋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转复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行为比较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比较不同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行为差异,包括体外抗菌活性以及细菌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纸片法和标准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电镜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浓度的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和头孢他啶中不同时间细菌形态变化。结果:14%的铜绿假单胞菌在美洛培南纸片周围呈"双环"抑菌形态;在MH培基中,帕尼培南的MIC值明显高于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但在MM培养基中,帕尼培南的MIC值是原来的1/8~1/2;亚胺培南和帕尼培南使铜绿假单胞菌细胞呈圆球形改变,头孢他啶使细菌伸长如丝状,低浓度美洛培南的细菌呈纺锤形改变。结论:帕尼培南体外抗菌作用受培养基种类影响大,MH培养基测定结果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其抗菌活性;美洛培南杀菌作用不完全且诱导细菌呈纺垂体样改变,可能导致内毒素释放增加,影响临床严重感染的预后。
王进王喆刘健刘远程肖永红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体外抗菌活性形态学
中国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被引量:127
2004年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细菌耐药状况,并与非ICU相比较,观察两者的不同之处。方法菌株来自2000~2001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2001)指定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耐药率。结果在参加本次监测研究的全国9座城市13家医院的34个病房中,有7个ICU。在总共收集的2554株菌中,590株来自ICU。其中社区获得性感染(CAI)致病菌196株,院内获得性感染(HAI)致病菌262株(另132株由于资料不全不能作CAI或HAI判断,未进入计算),两者之比为1∶134,而非ICU分离致病菌中CAI和HAI分别为1350株和243株(另371株因同样原因未进入计算),两者之比为1∶018。ICU的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主要的临床分离致病菌中,ICU与非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经t检验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对于铜绿假单胞菌,两者耐药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阴沟肠杆菌,所测药物对ICU分离菌的MIC50值是非ICU分离菌8~256倍。ICU与非ICUMRSA检出率分别为660%和298%;来自ICU的金葡菌耐药率与非ICU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在ICU。
李耘李家泰王进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微生物细菌耐药性
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1
1997年
自1992年11月至1996年10月间,作者用胸腔镜技术对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均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胸膜间皮瘤8例,转移癌12例。20例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其中18例获得可靠的胸膜固定。有2例未成功的原因为肺实性变而不能复张。术后有2例短暂发热和轻度哮喘,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作者认为,胸腔镜手术可以大大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和胸膜固定术的效果,术中应尽可能将附着于脏、壁层胸膜的纤维素剥除,以利于肺复张。
崔英杰王俊刘桐林王进陈鸿义赵维军唐宏杰
关键词:胸腔积液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恶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