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

作品数:70 被引量:34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7篇药代
  • 27篇药代动力学
  • 17篇给药
  • 16篇液相色谱
  • 16篇色谱
  • 16篇相色谱
  • 12篇等效性
  • 12篇生物等效
  • 12篇生物等效性
  • 12篇高效液相
  • 1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1篇注射用
  • 9篇单次
  • 8篇液相
  • 8篇液相色谱法
  • 8篇色谱法
  • 8篇沙星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单次给药
  • 7篇药代动力学研...

机构

  • 46篇北京大学第一...
  • 7篇北京大学
  • 7篇北京市第二医...
  • 3篇北京清华长庚...
  • 2篇北京市西城区...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作者

  • 53篇刘燕
  • 40篇吕媛
  • 27篇李天云
  • 25篇魏敏吉
  • 24篇张朴
  • 24篇肖永红
  • 19篇康子胜
  • 16篇张曼
  • 16篇赵彩芸
  • 14篇张明
  • 10篇梁军
  • 8篇王进
  • 7篇李家泰
  • 7篇夏亚红
  • 6篇毕蕙
  • 6篇张薇
  • 5篇朱燕
  • 4篇李曼宁
  • 4篇齐慧敏
  • 3篇侯芳

传媒

  • 21篇中国临床药理...
  • 4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分析化学
  • 2篇中国性科学
  • 2篇第8届全国抗...
  • 2篇第七届全国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第8届全国抗...
  • 1篇中国工程院2...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用硫酸阿司米星单剂给药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2010年
目的研究注射用硫酸阿司米星(胺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中国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随机、三交叉、拉丁方设计,1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先后静脉滴注3个剂量(150,200,250mg)阿司米星。收集的血、尿样本,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 3个剂量组(150,200,250mg)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1.27±2.65),(15.83±3.14),(21.97±3.67)mg·L-1;t1/2β分别为(2.56±0.72),(2.97±1.30),(2.66±1.39)h;AUC0-t分别为(30.92±8.49),(39.58±11.57),(47.31±11.59)mg·h·L-1;AUC0-∞分别为(31.78±8.73),(40.50±11.56),(48.20±11.95)mg·h·L-1;Vc分别为(11.49±2.61),(10.69±1.52),(10.20±1.93)L;CL分别为(5.33±2.03),(5.49±1.51),(5.68±1.35)L·h-1。3种剂量12h原型药物尿中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为(78.75±7.00)%,(78.95±12.57)%,(79.94±10.28)%。结论不同给药剂量的阿司米星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呈线性分布特性,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3个剂量消除过程基本一致。
赵彩芸吕媛魏敏吉张朴张明刘燕梁军夏亚红张曼李天云肖永红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
健康人体多剂注射用硫酸阿司米星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研究注射用硫酸阿司米星多剂给药的药代动力学。 方法:合格的10名受试者恒速静脉滴注200mg硫酸阿司米星30min,每日2次,间隔12小时,连续7天。在第1天和第7天分别在不同时间取静脉血,收集尿样,给药...
赵彩芸吕媛魏敏吉张朴刘燕肖永红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药理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HPV感染型别与宫颈细胞学异常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不同型别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者的管理模式。方法对2010-201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同时行宫颈细胞学与HPV检测,HPV阳性的7 892例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HPV感染型别与细胞学异常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在7 892例HPV阳性妇女中细胞学异常检出率为32.8%(2 585/7 892),细胞学异常妇女中低级别异常者2 013例,占25.5%,HPV感染检出率依次为16(21.0%)、58(18.9%)、52(19.6%)、53(14.4%)、66(10.1%)、33(9.5%)、31(5.7%)、68(4.8%)、18(4.8%)等;细胞学高级别异常者572例,占7.2%,其中HPV感染检出率依次为16(58.7%)、58(17.8%)、33(14.9%)、52(9.1%)、31(7.3%)、18(6.3%)等。将年龄、HPV感染型别按细胞学低级别与高级别两种程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者的年龄及HPV16、31、33亚型与细胞学高级别异常相关(OR:1.021、4.294、2.000、2.301;CI:1.013~1.029、3.560~5.179、1.187~2.372、1.773~2.986),HPV52、53、66与细胞学低级别异常相关。结论 HPV16、31、33亚型与细胞学高级别异常关系密切,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应重视此类感染者的管理。
刘燕陈锐毕蕙
关键词:人乳头状病毒宫颈细胞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浸润癌
多剂量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健康人体内连续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2名受试者同时予以静滴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00mg,间隔12h,每日2次,连续7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尿浓度,求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其血药浓度约在第4天达稳态,Cmax为(13.46±1.87)mg·L-1,Cav为(2.72±0.36)mg·L-1,AUCss为(32.70±4.28)mg·L-1·h,DF为490.43%,FI为98.15%,尿中的药物累积排泄率>90%,与单次给药无明显差异。结论每日2次,静滴帕珠沙星500mg,连续7天,药物在体内无蓄积,受试者耐受性良好。
王进肖永红张薇吕媛康子胜张明刘燕夏亚红李天云
关键词: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
头孢哌酮/舒巴坦(1∶1)在健康成年与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研究(1∶1)头孢哌酮(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舒巴坦(β内酰胺酶抑制剂)在成年与老年的药代动力学。方法44名健康受试者(成年:男12人,女12人;老年:男20人)每次静脉给予头孢哌酮和舒巴坦各1g,每日2次,连续给药3天,第4天首次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的血样,分离血清,用HPLC方法分别测定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血药浓度。结果舒巴坦:稳态时,成年男性、女性和老年人的CL分别为(30.6±5.2),(29.3±4.3),(13.7±4.9)L·h-1;Vd分别为(49.7±21.2),(58.8±23.1),(28.7±15.7)L;t1/2分别(1.2±0.5),(1.4±0.4),(1.4±0.4)h;Cmax分别(27.9±4.8),(26.5±4.3),(54.7±19.9)mg·L-1;AUC分别(33.7±6.74),(34.7±4.64),(81.8±28.4)mg·h·L-1。头孢哌酮:稳态时,成年男性、女性和老年人的CL分别为(5.7±1.2),(4.8±1.3),(4.2±1.2)L·h-1;Vd分别为(11.7±2.7),(11.7±4.6),(12.8±3.8);t1/2分别为(1.5±0.5),(1.7±0.4),(2.2±0.6)h;Cmax分别为(89.4±10.7),(110.8±24.7),(102.0±15.3)mg·L-1;AUC分别(182.3±49.6),(224.7±60.7),(256.3±72.0)mg·h·L-1。结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中,舒巴坦存在明显差异;而头孢哌酮的差异不明显;两性间的药代动力学差异不明显。
魏敏吉赵彩芸齐慧敏吕媛张朴张明刘燕李天云王鹏远刘玉村李家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药代动力学
HPV分型检测在HPV阳性ASC-US管理中的风险分层作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索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细胞学不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者,不同HPV型别感染者的管理模式。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至201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子宫颈细胞学ASC-US且HPV分型检测阳性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5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细胞学ASC-US者不同HPV型别感染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CIN2+)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及以上(CIN3+)风险。结果在567例HPV阳性的ASC-US中,共检出CIN2+99例,占17.50%(99/567),其中在HPV16/18型别、HPV31/33/45/52/58、HPV35/39/51/53/56/59/66/68感染者中分别检出CIN2+54例(29.20%,54/185)、37例(15.60%,37/237)及8例(5.40%,8/145),三者间的CIN2+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1.49,P<0.05)。在HPV16/18/31/33/45/52/58型别感染者中共检出CIN2+91例,占91.90%(91/99),其检出CIN2+敏感性为91.90%,特异性为29.20%,阳性预测值为21.60%,阴性预测值为94.50%。在三类不同型别HPV感染者中共检出CIN3+36例,占6.30%(36/567),分别为29例(15.70%,29/185)、7例(3.00%,7/237)及0例,三者间CIN3+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1.49,P<0.05),且不同年龄段的三者间CIN3+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1.49,P<0.05)及在年龄<30岁、30~39岁、40~49岁及≥50岁者中的三种不同类型HPV感染者间CIN3+检出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9.12、11.39、13.60、8.49,均P<0.05),HPV16/18/31/33/45/52/58型别感染者共检出CIN3+36例,占100.00%(36/36),检出CIN3+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27.30%,阳性预测值为8.50%,阴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 HPV分型检测用于HPV阳性的ASC-US管理时可起到进一步风险分层作用,在HPV16/18感染者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风险最高,HPV31/33/45/52/58感染者中者次之,HPV35/39/51/53/56/59/66/68感染者中风险相对较低,管理时可区别对待。
毕蕙裴志飞刘燕
关键词:型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抗高血压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求证该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先后口服单剂量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剂5 mg,采用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2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2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5 mg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分别为(47.15±17.28)、(43.22±16.63)h;tmax分别为(5.81±2.09)、(6.38±2.33)h;Cmax分别为(4.77±1.28)、(4.37±1.14)ng·mL-1;AUC0-t分别为(176.39±57.95)、(182.55±58.36)ng·mL-1h;AUC0-t分别为(185.65±59.01)、(192.83±62.72)ng·mL-1h;试验制剂对于参比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F值:AUC0-t为(98.1±18.5)%,AUC0-∞为(98.6±20.0)%;tmax经非参数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试验制剂的平均生物利用度(AUC0-t、AUC0-∞)均大于98%,2种制剂的Cmax、AUC0-t和AUC0-∞双向单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法的等效性分析均为合格,tmax经非参数秩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种氨氯地平片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吕媛崔洪康子胜张明王喆刘燕李天云张曼肖永红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的HR-HPV亚型感染妇女的CIN2,3风险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的HPV高危亚型感染者的管理模式。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 DNA分型检测的妇女的资料,分析初次检出细胞学未见异常者的HPV高危亚型16、18、31、33感染者,其检出CIN2及以上病变的风险以及与感染亚型的相关性。结果:993例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但HPV16、18、31、33型阳性者中,共检出CIN1 76例(7.7%),CIN2 50例(50/993,5.0%),CIN3 27例(27/993,2.7%);其中HPV16(+)感染者532例(532/993,53.6%),检出CIN2 34例(34/532,6.4%),CIN3 21例(21/532,3.9%);HPV18(+)HPV16(-)感染者142例(142/993,14.3%),检出CIN2 2例(2/142,1.4%),CIN3 1例(1/142,0.7%);HPV31(+)HPV16\18(-)感染者137例(137/993,13.8%),检出CIN2 9例(9/137,6.6%),CIN3 2例(2/137,1.5%);HPV33(+)HPV16\18(-)感染者182例(182/993,18.3%),检出CIN2 5例(5/182,2.7%),CIN3 3例(3/182,1.6%)。按是否检出CIN2+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V16型感染与CIN2+有相关性[OR值=2.353(95%CI 1.004~5.516),P=0.049]。结论:对筛查中初次检出宫颈细胞学未见异常,但HPV高危亚型感染者应予以重视,对于HPV16、18型感染者建议立即行阴道镜检查。
刘燕陈锐毕蕙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筛查
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进行血液回收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自体 2 0 0 0型血液回收机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杂种犬 5只制作外科出血模型 ,并用自体 2 0 0 0型血液回收机行自体血液回收。观察实验犬术后生存情况 ,术前、术后 1周行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测。其中 3只犬术后 1周取心、肝、肺、肾、脑、脾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5只犬术后均无输血反应 ,恢复顺利 ,存活良好。血液化验正常。 3只犬术后 1周病理切片检查正常。结论 :国产自体 2 0 0 0型血液回收机回收失血效果良好。血液回输后实验动物无输血反应。对重要器官无明显影响 ,应用该型血液回收机安全、有效。
张明礼石雪君宋乃庆刘燕吴栋
关键词:输血自体血液回收机血液回收
单次静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4:1)在健康人体的耐受性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中国健康志愿者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4∶1)(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单次给药的耐受性。方法24名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人),按剂量递增顺序从1.25~3.75g依次静滴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4∶1),观察给药前后受试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所有受试者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4∶1)的耐受性良好,受试者未出现异常临床症状和体征;给药前后化验室检查,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化,心电图均正常。结论受试者静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4∶1)1.25,2.50,3.75g耐受良好,可继续进行连续给药耐受性试验研究。
王进夏亚红吕媛梁军刘燕李天云肖永红
关键词:单次给药耐受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