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仁义

作品数:300 被引量:1,794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58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1篇胰腺
  • 107篇肿瘤
  • 85篇细胞
  • 85篇腺癌
  • 82篇胰腺癌
  • 75篇切除
  • 65篇切除术
  • 61篇十二指肠
  • 57篇胰十二指肠
  • 56篇十二指肠切除
  • 54篇胰十二指肠切...
  • 52篇腺肿瘤
  • 51篇十二指肠切除...
  • 50篇胰十二指肠切...
  • 50篇胰腺肿瘤
  • 40篇手术
  • 34篇腹腔
  • 33篇腹腔镜
  • 29篇胰腺炎
  • 27篇胆囊

机构

  • 238篇华中科技大学
  • 3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0篇同济医科大学...
  • 6篇贵阳医学院附...
  • 4篇武汉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荆门市第一人...
  • 4篇济南市第三人...
  • 3篇昌邑市人民医...
  • 3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00篇秦仁义
  • 71篇王敏
  • 52篇朱峰
  • 47篇田锐
  • 42篇裘法祖
  • 42篇邹声泉
  • 27篇王敏
  • 27篇朱峰
  • 26篇申铭
  • 22篇石程剑
  • 21篇吴在德
  • 19篇高军
  • 18篇李旭
  • 18篇王欣
  • 18篇杜志勇
  • 16篇常青
  • 16篇江建新
  • 15篇胡均
  • 14篇薛新波
  • 14篇彭丰

传媒

  • 39篇中华实验外科...
  • 29篇中国普通外科...
  • 23篇临床外科杂志
  • 17篇世界华人消化...
  • 15篇中华外科杂志
  • 11篇中华消化外科...
  • 9篇中国实用外科...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中华肝胆外科...
  • 7篇腹腔镜外科杂...
  • 7篇中华胰腺病杂...
  • 6篇外科理论与实...
  • 6篇腹部外科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胰腺病学
  • 5篇第四届海峡两...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4篇2006年第...
  • 3篇肿瘤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1篇2018
  • 9篇2017
  • 10篇2016
  • 19篇2015
  • 15篇2014
  • 20篇2013
  • 10篇2012
  • 16篇2011
  • 16篇2010
  • 17篇2009
  • 14篇2008
  • 23篇2007
  • 33篇2006
  • 13篇2005
  • 10篇2004
3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根治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实际操作方面的差距
<正>自1935年 Whipple 创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以来,至今仍是胰头癌、壶腹部癌和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经典手术方式。在国内县市级以上的多数医院均可开展胰十二脂肠切除术,但有关该手术的诸多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手术...
秦仁义邹声泉裘法祖
文献传递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方式的选择、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502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术后因胆肠吻合口梗阻再次入院治疗,按胆肠吻合方式分为胆囊空肠吻合组(n=3)与胆管空肠吻合组(n=3),分析两组患者两次手术围手术期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首次术前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白细胞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胆囊空肠吻合组首次手术时间平均(260.0±23.9)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8.8±66.8) m L,胆管断端直径平均(4.4±0.9) mm,术后发生胰瘘1例,无胆漏、出血发生,3例患者术后病理均为良性肿瘤,两次手术中位间隔时间18个月,第二次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原吻合口切除+胆管空肠吻合,第二次术后病理示胆管结石3例,术后无再次吻合口狭窄发生。胆管空肠吻合组首次手术时间平均(280.0±28.1)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90.7±73.1) m L,胆管断端直径平均(4.5±1.5) mm,术后发生胆漏、腹腔感染各1例,无术后胰瘘、出血患者,术后病理为2例良性肿瘤,1例恶性肿瘤。两次手术中位间隔时间12个月,第二次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吻合口重建,术后病理示吻合口良性狭窄3例,无一例再次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首选胆管空肠吻合,吻合口狭窄形成原因较复杂,胆管口径细小是其原因之一,术中放置胆管支撑管、选择恰当缝线、精细规范操作可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对于腹腔镜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胆肠吻合口重建仍可首选腹腔镜手术。
朱峰秦仁义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检查胆肠吻合口狭窄二次手术
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对胰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对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胰腺癌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分别给予传统肠外营养(热量每日117.6kJ/kg体重,氮每日0.2g/kg体重)和低氮低热量营养(热量每日75.6kJ/kg体重,氮每日0.1g/kg体重),观察输营养液过程中血红蛋白、白细胞、肝肾功能、血糖水平、氮平衡的变化及感染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4、7d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肝肾功能、氮平衡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及输液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静脉炎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胰腺癌术后早期给予低氮低热量PN支持,在不影响患者营养状态的情况下,很好的控制了血糖水平及其相关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俞亚红张先林丁志强秦仁义陈勇军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低热量胰腺癌
腹腔镜胰腺手术器官保留的技巧和运用被引量:9
2021年
微创化和保留器官功能是现代外科发展的趋势.在胰腺外科领域,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手术是微创化发展的两大主流,其具有切开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腹腔镜手术与机器人手术相比,各有利弊.由于成本问题,目前,机器人手术仅在国内外大型医疗中心开展,而腹腔镜手术的开展更加普及.保留器官功能的胰腺手术广泛应用于胰腺良性/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例如胰腺肿瘤局部剜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等.尽管这些术式可能增加了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其保存了消化道的完整性,保留了胰腺、脾脏、十二指肠、胆总管等器官,改善了病人长期预后,提高了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腹腔镜手术也相继运用于上述术式,既保留了器官功能,又达到了微创的效果.然而,由于保留器官的胰腺手术较标准胰腺切除手术更加复杂,对术者手术技术的要求更高.如何在腹腔镜下安全有效地开展这些术式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徐盟秦仁义
人胆管癌CD24+ CD44+ EpCAMhigh细胞亚群的分选及其肿瘤干细胞样特性的鉴定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检测及分选人胆管癌中的CD24+ CD44+ EpCAMhigh细胞亚群,探讨其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样生物学特性.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6例人胆管癌中CD24、CD44、EpCAM的表达率 取2例人胆管癌新鲜标本种植到NOD/SCID鼠皮下,建立荷人胆管癌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分选CD24+ CD44+ EpCAMhigh亚群细胞,NOD/SCID鼠移植瘤试验鉴定其成瘤和分化能力.结果 6例人胆管癌组织标本和2例移植瘤中,CD24+ CD44+ EpCAMhigh在人胆管癌中表达率为0.58%~2.43%(平均值0.94%).运用NOD/SCID鼠移植瘤模型,分选得到CD24+ CD44+ EpCAMhigh亚群细胞.NOD/SCID鼠移植瘤试验,1×103个CD24+ CD44+ EpCAMhigh细胞能成瘤(3/8),而CD24- CD44- EpCAMlow/-细胞在5×104才能成瘤(1/8).CD24+ CD44+ EpCAMhigh胆管癌细胞NOD/SCID鼠移植瘤的组织类型及标记物的表达率和原代肿瘤相似.结论 人胆管癌中含有CD24+ CD44+ EpCAMhigh细胞亚群,具有强成瘤能力、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可能是胆管癌干细胞.
朱峰王敏秦仁义申铭王欣田锐江建新石程剑
关键词:胆管癌肿瘤干细胞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逆转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机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细胞介素-24(MDA-7/IL-24)基因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侵袭转移及上皮一间充质转化(EMT)特性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肝癌细胞株MHCC97-H,噻唑蓝(MTT)、免疫荧光检测转染效率。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分别检测未转染细胞(空白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组(Ad.vec组)和实验组(转染Ad.MDA-7细胞组)侵袭转移能力。镜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上皮表型蛋白和间质表型蛋白的定位和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DA-7/IL-24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波形蛋白(Vim)蛋白的表达。结果MDA-7/IL-24可以有效转染肝癌细胞株MHCC97-H,稳定表达MDA-7/IL-24mRNA(空白组:2.042±0.915比Ad.MDA-7组:37.512±2.354,P〈0.05)和蛋白。转染MDA-7/IL-24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实验组迁移率:空白组迁移率=1.00:0.46,实验组侵袭率:空白组侵袭率=1.00:0.61,P〈0.01)。镜下观察肝癌细胞株MHCC97-H转染MDA-7/IL-24后,由成纤维细胞纺锤体样、排列分散,转变为细胞排列紧密如圆形或椭圆形铺路石样。免疫荧光可见肝癌细胞株MHCC97-H转染后细胞膜表达的E-cad荧光由胞质转移至细胞周边浓聚,而Vim的荧光强度较前下降。Westernblot进行蛋白定量分析,转染后MHCC97-H细胞上皮表型标志性蛋白E-cad表达量增高,间质表型标志性蛋白Twist、Vim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表达MDA-7/IL-24基因的MHCC97-H细胞可以增加上皮表型蛋白表达,减少间质表型蛋白,改变细胞骨架构型,逆转肝癌细胞EMT过程,使肿瘤细胞侵袭�
郑建伟张晓梅李雁易继林秦仁义吴在德薛新波申铭
关键词:上皮-间充质转化肝细胞癌
壶腹部占位的诊断与治疗方式的选择被引量:2
2013年
1引言 壶腹部因其解剖位置特殊,位置深在,肿瘤发生时出现临床症状相对较早。壶腹部肿瘤以腺癌居多,其自身生理学特性及形态结构接近小肠肿瘤,具有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淋巴结转移较晚的特点。因此壶腹癌在壶腹周围癌中的可切除性和预后都相对较好。
朱峰秦仁义
关键词:胆囊肿瘤
外源性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基因对人肝癌细胞株7402的侵袭及转移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对人肝癌细胞黏附及运动功能作用的影响,探讨TSLC-1基因在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正常肝细胞株L02、肝癌细胞低侵袭细胞株MHCC97-L、肝癌细胞高侵袭细胞株MHCC97-H总RNA,反转录合成第1链cDNA,对反转录产物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用管家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的cDNA起始浓度作为参照标准化TSLC-1的cDNA起始浓度,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sC-TSLC-1转染7402细胞并经过稳定筛选,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TSLC-1基因对7402细胞同质黏附、异质黏附作用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TSLC-1基因对7402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正常肝细胞L02、肝癌细胞MHCC97-L、MHCC97-H标准化后的TSLC-1cDNA起始浓度分别为(33.15±0.05)×10^3、(9.06±0.03)×10^3、(6.14±0.09)×10^3,各细胞株之间TSLC-1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LC-1基因转染7402细胞后,同质黏附作用后细胞数[(1301±24)个]高于空质粒转染组[(12794-20)个]和对照组[(987±26)个],异质黏附作用后实验组细胞运动迁移能力明显低于空质粒转染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LC-1基因表达可使人正常肝细胞7402同质黏附作用降低,异质黏附作用降低,运动迁移能力降低。因此,TSLC-1基因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发生转移的功能,其机制是改变了细胞基质及细胞间的黏附能力、运动能力,增加TSLC-1基因的表达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潜在的治疗肝癌的分子靶点。
李云郑建伟张晓梅易继林秦仁义吴在德薛新波申铭
氧化钛包裹的扁平镍钛合金螺旋支架在恶性胆道狭窄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1995年
用扁平NiTiSMA制成螺旋支架,并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使其表面被氧化钛薄膜包裹,既避免了含高镍成份的NiTiSMA直接与人体组织接触,也大量减少了镍元素的释放。我们自1993年10月开始,对5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氧化钛包裹的扁平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螺旋支架(FNiTiSMASS,专利号:ZL94202656X)治疗,均获良好疗效。临床随访观察5一12个月(平均8.6±2.58个月),黄疸消退,支架内无胆泥形成或及肿瘤长入致梗阻复发,无支架脱落及移位。临床结果表明:采用FNiTiSMASS治疗恶性胆道狭窄或梗阻,简单易行,安全可靠,能有效地长时间维持胆道通畅,解除黄疸,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秦仁义彭淑牖江献川王小祥曹征旺毛志远
关键词:胆道梗阻黄疸
选择性动静脉优先处理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引量:7
2012年
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可能治愈胰头恶性肿瘤的惟一有效方法。胰腺钩突部安全、完整性切除是该术式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年来,我们结合国内外胰腺外科的先进经验,根据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是否被肿瘤侵犯,提出了选择性动、静脉优先处理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和理念。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采用该方法顺利完成了68例胰头恶性肿瘤的完整根治性切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朱峰秦仁义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血管处理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