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锐 作品数:49 被引量:169 H指数:7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水利工程 生物学 更多>>
胰腺癌放、化疗抵抗诱导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对放、化疗抵抗的胰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意义。方法采用健择化疗同期进行放疗对多株人胰腺癌细胞系进行干预,持续2周左右,杀死约9 0%左右的各细胞系细胞,获得放疗、化疗抵抗的胰腺癌细胞。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力。利用W estern-blot检测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E-cad)和间质表型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放、化疗抵抗的胰腺癌细胞发生与EMT相符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呈纺锤体状,极性消失,并出现伪足;放、化疗抵抗的3株胰腺癌细胞侵袭力增强,其穿过小孔的数目增加(均P(0.05);E-cad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上调。结论放、化疗抵抗的人胰腺癌细胞发生EMT,其与胰腺癌治疗抵抗有关。 杜志勇 魏翠凤 田锐 王敏 江建新 秦仁义关键词:胰腺肿瘤 上皮间质转化 循环型miR-141在胆囊癌侵袭转移和复发中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检测胆囊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microRNA的差异表达,筛选关键microRNA并阐明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胆囊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09/2012-04于武汉同济医院胆胰外科进行根治性手术的胆囊癌病例12例;每例患者均采集术前外周血,术中收集手术切除肿瘤标本.同时收集同期入院的胆囊结石/健康志愿者血清14例.利用Real-time PCR对12例胆囊癌患者及14例对照血清标本中的10条micro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在12对胆囊癌和癌旁组织中对筛选出的差异microRNA进行验证;结合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慢病毒载体转染,验证miR-141上调后在体外对胆囊癌GBC-SD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Real-time PCR结果提示,相对于正常对照组,胆囊癌患者血清中筛选出3条差异表达循环microRNA,其中miR-141呈显著低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1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胆囊及癌旁组织,胆囊癌中miR-141水平较癌旁组织中低16.68倍±0.6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或转移胆囊癌患者循环miR-141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1上调组GBC-SD细胞侵袭细胞较阴性对照组细胞数下降10.83倍±0.37倍,迁移率下降3.48倍±0.6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囊癌患者血清中miR-141表达具有差异性,miR-141在胆管癌组织中呈显著低表达,且其可在体外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可作为胆囊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彭丰 王敏 江建新 田锐 李旭 徐盟 郭兴军 秦仁义关键词:胆囊癌 MICRORNA 无血清培养胆囊癌GBC-SD细胞形成肿瘤细胞球的鉴定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离扩增肿瘤干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性质.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胆囊癌GBC-SD细胞得到肿瘤细胞球.将肿瘤细胞球传代扩增,并用含血清培养基培养促使其分化;将肿瘤球和普通GBC-SD细胞分别种入96孔板,MTT检测增殖能力,并将肿瘤球和普通GBC-SD细胞分别植入裸鼠皮下,观察移植瘤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CD15s和CD24在肿瘤球细胞和普通GBC-SD细胞中的表达,筛选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胆囊癌细胞可以形成少量的肿瘤细胞球,并显示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含血清环境能够诱导其分化而贴壁生长;在动物实验中,肿瘤球细胞较普通GBC-SD细胞显示更强的致瘤能力(80.00%vs10.00%,P<0.05);标志物CD15s在肿瘤球的表达较普通GBC-SD细胞明显增高(2.56%±0.38%vs10.77%±0.93%,t=18.25,P<0.05).结论:人胆囊癌细胞GBC-SD的肿瘤干细胞可以通过无血清培养环境来分离和扩增,CD15s可能为其细胞表面标志物. 石程剑 秦仁义 王敏 田锐 张志发 宫伟强关键词:胆囊癌 无血清培养基 细胞表面标志物 miR-590-3p在胰腺癌干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应用无血清培养基分离胰腺癌干细胞,检测其miR-590-3p的表达。
方法:运用无血清培养基克隆培养ASPC-1,PANC-1细胞,检测其单克隆形成、自我更新及分化、细胞周期、耐药和表面标记物CD24/C... 宫伟强 秦仁义 王敏 田锐 朱峰 石程剑 张志发 李旭 洪晓泉关键词:胰腺肿瘤 细胞培养 基因表达 病理细胞学 文献传递 Rac1对胰腺癌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 GTP ase activating protein1,Rac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EDU和CCK-8(cell counting kit-8)方法检测Rac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试验探讨Rac1影响胰腺癌增殖的具体机制.结果:Rac1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沉默Rac1或者Rac1特异性阻滞剂NSC 23766可以抑制胰腺癌的增殖,且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Rac1通过促进β-Catenin进入细胞核,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基因c-myc、c-jun和Cyclin D1的表达,进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Rac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田锐 郭兴军 江建新 王敏 石程剑 徐盟 彭丰 李旭 秦仁义关键词:RAC1 胰腺癌 增殖 血管心外膜活性物质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心外膜活性物质(BVES)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胆囊癌组织和55例良性病变胆囊组织中BVES的表达情况,并分析BVES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BVES蛋白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20.0%(13/65),低表达率为80.0%(52/65),而在胆囊良性病变组织中高表达率为74.5%(41/55),低表达率为25.5%(14/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11,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VES表达与胆囊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该3因素分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VES的低表达或者表达缺失可能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石程剑 秦仁义 王欣 朱峰 申铭 田锐 王敏 李旭 徐盟 郭兴军 谢晨成关键词:胆囊肿瘤 壶腹部肿瘤的诊断与局部切除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壶腹部肿瘤的诊断及局部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09我院收治的86例壶腹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86例患者中,83例胆胰管扩张,B超可见胆胰管扩张83例(83/83,100%),薄层CT扫描可见壶腹部肿块或者胆管壁强化80例(80/86,93.0%),M R C P可见胆胰管扩张或壶腹部肿块69例(69/86,80.2%),52例患者行超声内镜及穿刺活检,可见低回声肿块49例(49/52,94.2%),其中恶性肿瘤40例,穿刺提示恶性7例(7/40,17.5%),77例恶性肿瘤患者术中快速病检提示恶性72例(72/77,93.5%);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胆胰管成形术22例,其中良性9例(5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恶性13例,术后无死亡病例及手术并发症,随访2-32 mo无复发.结论:薄层CT、MRCP及超声内镜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术中快速病检诊断肿瘤性质准确率高,但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壶腹部肿瘤局部切除+胆胰管成形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低,壶腹部良性肿瘤及局部恶变肿瘤局部切除后效果好,复发率低. 陈冬 朱峰 王敏 田锐 秦仁义关键词:壶腹部肿瘤 局部切除 全动脉优先离断法在Ⅱ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全动脉优先离断法(TADF)在Ⅱ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用TADF行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6例Ⅱ型胰头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5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65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所有患者胰腺血管的处理均采用TADF,预置肠系膜上静脉(SMV)/门静脉(PV)及肠系膜上动脉(SMA)阻断带,切断胰颈部,沿SMA前方、右侧和后方,完全离断胰头部与SMA、腹腔动脉干之间的血管、神经结缔组织;剥离或切除、重建SMV/PV,从而整块切除肿瘤。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为4.6~8.3 h,术中出血量为200~600 ml。SMV血管侧壁切除修补26例,SMV血管切除端端吻合12例。围手术期无死亡患者。患者术后出血、胰瘘发生率分别为6%(5/86)、8%(7/86)。结论Ⅱ型胰头癌采用TADF行根治性切除术能保障手术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可提高其总体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降低SMV/PV的误切率。 王敏 朱峰 田锐 石程剑 彭丰 徐盟 秦仁义关键词: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annexin Ⅱ等蛋白在人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 <正>目的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差异的表达蛋白。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8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总蛋白进行分离,并用质谱仪对两组间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肽指纹谱和串联质谱鉴... 田锐 秦仁义文献传递 人胰腺癌干细胞体外扩增及其microRNA谱的分析 目的:分选、鉴定及体外扩增胰腺癌干细胞,分析其差异性microRNA的表达,初步阐明其“干性”维持的分子机制。
方法:运用流式技术分选原代胰腺癌组织和细胞系SW1990中的CD24+CD44+ESA+细胞,NO... 王敏 秦仁义 申铭 王欣 田锐 朱峰 张志发 李旭关键词:胰腺肿瘤 基因芯片 病理细胞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