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太阳

作品数:40 被引量:325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动脉
  • 15篇冠状
  • 15篇冠状动脉
  • 11篇预后
  • 10篇介入
  • 9篇主动脉
  • 8篇导管
  • 8篇动脉瓣
  • 8篇心病
  • 8篇置换术
  • 8篇主动脉瓣
  • 8篇主动脉瓣置换
  • 8篇主动脉瓣置换...
  • 8篇冠心病
  • 8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血管
  • 7篇病患
  • 6篇心房
  • 6篇术后
  • 6篇介入治疗

机构

  • 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宁河县医院

作者

  • 39篇罗太阳
  • 22篇刘新民
  • 21篇刘小慧
  • 12篇马长生
  • 11篇康俊萍
  • 11篇张崟
  • 11篇吕强
  • 9篇董建增
  • 9篇杜昕
  • 8篇苑飞
  • 8篇聂绍平
  • 7篇贾长琪
  • 7篇戴天医
  • 6篇吴文辉
  • 6篇闫云峰
  • 5篇胡荣
  • 5篇阴赪茜
  • 4篇蒲俊舟
  • 4篇乔岩
  • 4篇关杨

传媒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 5篇中国介入心脏...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天津医药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策略新思考
2011年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他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当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时,高血糖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更显著。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合理有效地控制血糖,还应积极干预其他危险因素,以尽量降低其心血管系统总体风险水平。
马长生罗太阳
关键词:糖尿病血压血脂血糖升糖指数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传导阻滞患者应用过渡起搏器技术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传导阻滞患者应用过渡起搏器(TPPM)技术减少非必要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筛选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AVR的所有患者,纳入TAVR术后出现传导阻滞并应用TPPM者。TPPM术后随访4周,每次随访时进行起搏器程控。研究终点为1个月时成功拔除TPPM,无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成功拔除的标准为1个月时12导联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无起搏信号,同时最后一次起搏器程控提示起搏比例为0。拔除TPPM后继续常规随访心电图至6个月。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年龄(77.0±11.1)岁,女性7例。其中7例患者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1例为二度AVB,2例为一度AVB(PR间期>240 ms)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QRS间期>150 ms)。TPPM放置时间为(35±7)d。8例高度AVB患者中,3例恢复窦性心律,3例恢复窦性心律伴束支传导阻滞,2例仍存在三度AVB并接受了永久起搏器植入;2例一度AVB伴LBBB患者PR间期缩短至200 ms以内,仅遗留LBBB。8(8/10)例患者1个月时成功拔除TPPM无需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2例在TAVR术后24 h之内恢复窦性心律,6例在TAVR术后24 h之后恢复。随访6个月8例患者均未再出现传导阻滞加重。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TAVR术后传导阻滞患者应用TPPM是安全可靠的,可提供更长的缓冲时间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必要植入永久起搏器。
常三帅刘新民卢志南姚晶阴赪茜吴文辉苑飞罗太阳姜正明宋光远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房室传导阻滞永久起搏器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贫血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非贫血患者术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入选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接受择期PCI治疗并且术前有RDW和血红蛋白(Hb)记录的非贫血患者2732例。贫血诊断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Hb标准,女性〈120g/L,男性〈130g/L。根据术前RDW中位数(12.1%),将患者分为两组,低RDW组(RDW〈12.1%)1371例,高RDW组(RDW〉t12.1%)136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随访率为9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术后病死率的差异。结果高RDW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高血压、脑血管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比例较高;收缩压、TC水平较高;当前吸烟比例、左心室射血分数、红细胞平均体积、Hb、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较低。另外,高RDW组患者合并左主干、冠脉开口、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比例较高,完全血管重建率低(72.4%比76.1%,P=0.024)。高RDW组患者术后病死率明显高于低RDW组(2.4%比0.6%,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因素后,高RDW是PCI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3.930,95%CI1.600—9.656,P=0.003)。结论高RDW是接受择期PCI治疗的非贫血患者术后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新民董建增刘小慧康俊萍罗太阳关杨戴天医张崟白融杜昕马长生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管成形术预后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影响预后的因素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分析老年(≥65岁)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6005例接受了血运重建,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CABG)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5岁,3728例)和对照组(<65岁,2277例),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的中位数为555d,比较两组间临床情况和预后。结果两组间血运重建总死亡率和MAC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总死亡率(老年组与对照组)为3.5%与1.6%(P=0.001),MACCE为12%与3.9%(P=0.001)。与对照组相比,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病史、陈旧心梗史的发生率明显要高,而ST段抬高心梗、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CTO发生率也明显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完全血运重建率却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HR2.011,95%CI1.093~3.697,P=0.027)、三支血管病变(HR2.036,95%CI1.123~3.813,P=0.017)、老年(≥65岁,HR5.605,95%CI2.001~15.705,P<0.001)是总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内生肌酐清除率(HR1.923,95%CI1.107~3.203,P=0.013)、左主干病变(HR1.877,95%CI1.193~2.978,P=0.001)、三支血管病变(HR1.515,95%CI1.243~1.806,P=0.007)是MAC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三支血管病变、老年(≥65岁)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总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内生肌酐清除率、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病变是MAC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罗太阳刘小慧康俊萍吕强聂绍平胡荣刘新民张崟贾长琪马长生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血运重建预后
使用单动脉入路技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三例被引量:8
2022年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进步,进一步减少患者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是必然趋势。传统经股动脉TAVR需要穿刺双侧股动脉建立一主、一副两条入路,其中主入路用于输送球囊和瓣膜等器械,副入路送入猪尾导管行主动脉根部造影指导定位[1-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于2021年7月21日采用单动脉入路技术完成了3例经股动脉TAVR,进一步推动了我国TAVR的极简化流程。
刘新民姚晶董哲阴赪茜吴文辉苑飞罗太阳常三帅闫云峰蒲俊舟宋光远
关键词:超声引导
三种生物标志物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 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5—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73例,检测入院时sST2、NT-proBNP与hs-cTnI水平,出院后随访1年,分析sST2、NT-proBNP与hs-cTnI水平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结果 根据随访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52例)与非MACE组(121例)。MACE组入院时sST2、NT-proBNP、hs-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非MACE组[41.2(25.5,62.8)μg/L比29.1(21.6,38.8)μg/L、4 758(1 978,9 000)ng/L比2 799(1 446,6 073)ng/L、0.05(0.02,0.09)μg/L比0.03(0.01,0.06)μg/L](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sST2水平是心力衰竭患者随访1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风险比=2.133,置信区间:1.011~4.502,P=0.047),sST2、NT-proBNP、hs-cTnI水平均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644和0.659),而三者联合对心力衰竭预后的评估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705)明显高于单用sST2(P=0.013)、NT-proBNP(P=0.008)或hs-cTnI(P=0.031)。sST2≥39.393 μg/L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sST2<39.393 μg/L患者(P<0.05)。结论 入院时sST2水平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与NT-proBNP、hs-cTnI联合可提高预测能力。
时亚丽康俊萍罗太阳张崟吕强刘新民戴天医张子川王溪刘小慧
关键词:心力衰竭
使用单血管入路技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被引量:3
2023年
传统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通常需要建立一主一副2条动脉入路及1条静脉入路。该文报道了国内首例使用单血管入路技术完成TAVR病例,将传统TAVR手术需要的“两动一静”3条血管入路简化为仅需1条动脉血管入路。
刘新民姚晶董哲阴赪茜吴文辉苑飞罗太阳常三帅闫云峰蒲俊舟宋光远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
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治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顽固性高血压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和专家都经常遇到的临床问题,但由于目前的相关研究尚少,有很多问题尚不明确。然而,血压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将增加心血管的风险,所以,有关顽固性高血压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2008年4月美国心脏协会(AHA)首次公布了顽固性高血压的处理指南。
刘小慧罗太阳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基层医务工作者诊治心血管
醛固酮及心房间质重构与心房颤动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醛固酮(Aid)及心房间质重构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18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喂食)、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1mg·kg^-1·d^-1)、螺内酯组(螺内酯10mg·kg^-1·d^-1),均置入起搏器并持续起搏8周。动态检测左心房的形态功能和血浆Ald水平,记录停止起搏后维持房颤的例数及持续的时间,处死动物后检测心房组织Ald水平及心房肌纤维化的情况。结果起搏前三组间血浆Al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起搏4周及8周后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起搏后4周及8周显著高于起搏前(P〈0.05),而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起搏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4周及8周后,对照组左心房左右径、上下径、收缩末期容积和舒张末期容积较起搏前明显增大,而左房射血分数(LAEF)较起搏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起搏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减小,而LAEF显著增大(P〈0.05)。与对照组相比,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停止起搏后维持房颤犬明显减少,平均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左右心房肌胶原体积分数值明显高于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P〈0.05),而培哚普利组、螺内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房颤发生发展中,血浆及心房肌Ald水平升高,心房肌纤维化加重,左房内径及容积会逐渐增大而收缩功能降低;螺内酯和培哚普利可抑制Ald水平升高及心房肌纤维化加重、改善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减少房颤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且二者效果相似。
罗太阳刘小慧杜昕刘兴鹏雷涛王海云史加海
关键词:心房颤动醛固酮心房纤维化
心脏CT定量测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外容积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心脏CT定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外容积(ECV)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28例临床诊断心力衰竭患者连续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增强前后2次心脏CT和心脏MR扫描,并计算心肌ECV。MR心脏测量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CTECV和MRECV以及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Bland-Altman显示,对于两名放射科医师测量CCTECV和CMRECV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结果CTECV为33%±8%,MRECV为31%±6%,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854,P<0.001)。CTECV的结果比MRECV高估4.6%;CTECV和MRECV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两名放射科医师测量CTECV的ICC=0.910。心脏CT-ECV有效辐射剂量为(1.60±0.04)mSv。结论心脏CTECV适用于定量评价心肌细胞组织特征,但是CTECV可能会高估心肌细胞外间隙的程度。
王瑞刘新民罗太阳杨宁范占明徐磊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