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纲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12个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利用17个不同来源和毒力的白粉菌菌株对12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和抗病性遗传分析,同时利用Pm2和Pm8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检测了相应基因。供试的12个品种至少能够抗11个白粉菌菌株。用E09、E20和Bg2菌株接种F2群体,抗感植株分离比例和适合性测验证明这12个品种对不同白粉菌菌株的抗性均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抗谱分析和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Xcfd81)分析表明良星66很可能含有Pm2或其等位基因。ω-黑麦碱基因(1RS染色体)和Glu-B1基因(1BS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证明,山农20和郑麦9962含有T1BL.1RS易位染色体,即可能携带Pm8基因。由于Pm8基因对大多数菌株表现感病,所以这2个品种除Pm8外,还具有其他抗病基因。偃展4110与天民668对参试菌株的反应型表现一致,其他材料对不同菌株的反应型表现不同。
- 宋凤景肖明纲黄江王晓鸣朱振东武小菲李洪杰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病基因
- 玉米疯顶病病原菌染色检测技术被引量:1
- 2006年
- 根据卵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而常见的其他植物致病真菌的细胞壁组成则多为几丁质的差异,筛选出一种能使纤维素细胞壁特异性着色的染色剂I2-ZnCl2。采用I2-ZnCl2染色方法成功检测和鉴别出玉米植株组织中的大孢指疫霉菌丝体和卵孢子。经I2-ZnCl2染色处理,玉米组织中的大孢指疫霉菌丝体呈现橘红色或紫红色,断续的鹿角状结构特征清晰。I2-ZnCl2染色法为监测玉米疯顶病的传播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手段。
- 肖明纲陈敏王晓鸣
- 关键词:玉米疯顶病染色
- 玉米疯顶病在中国的发生现状与病害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4年
- 综述了玉米疯顶病在中国的发生现状、生产危害及症状特征 ,介绍了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同时论述了玉米疯顶病的发病条件及其流行规律。控制种子带菌传播病害是预防玉米疯顶病的重要技术措施 ,利用传统植物病理学技术并结合现代分子检测技术 ,研究玉米疯顶病的异地传播规律 ,能有效地控制病害进一步扩散。
- 肖明纲王晓鸣
- 关键词:玉米疯顶病病害
-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抗白粉病新基因的发现
- 小麦白粉病是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生产实践证明,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可持续治理小麦白粉病危害、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抗病品种的培育需要有抗病种质资源的积累和储备。我国小麦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肖明纲
- 关键词:小麦地方品种白粉病抗病基因
- 文献传递
- 玉米自交系齐319抗腐霉茎腐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
- 玉米茎腐病( Maize stalk rot)又称茎基腐病、青枯病等,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据报道世界上至少有23个国家发生此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玉米茎腐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发生日益严重,在一般年份产...
- 宋凤景肖明纲李洪杰段灿星武小菲王晓鸣
- 关键词:玉米抗病基因分子定位
- 玉米疯顶病病原菌检测和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 玉米疯顶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玉米病害,由大孢指疫霉(Sclerophthora macrospora(Sacc.)Thirum.,Shaw et Naras)引起,曾在世界多个国家局部地区严重发生.该病于1902年在意大利首...
- 肖明纲
- 关键词:玉米疯顶病
- 文献传递
- 小麦地方品种红洋辣子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
- 小麦白粉病在我国几乎所有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近10年来,全国小麦白粉病每年发生都在600万hm2以上,成为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虽然喷施杀菌剂能够降低白粉病的危害,但是选育抗病品种仍是小麦育...
- 肖明纲宋凤景王晓鸣李洪杰
- 关键词:小麦地方品种白粉病抗病基因分子定位
- 玉米新细菌性茎腐病的初步鉴定
- <正>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近年来生产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玉米生产中,病虫害是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子,而一些新的或以往仅在极少区域发生的病虫害的出现,对我国玉米生产带来了新的威胁。2006年,在新疆、甘肃等玉米制种地区...
- 曹慧英王晓鸣肖明纲
- 文献传递
- 玉米自交系齐319抗腐霉茎腐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
- 玉米茎腐病(Maize stalk rot)又称茎基腐病、青枯病等,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据报道世界上至少有23个国家发生此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玉米茎腐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发生日益严重,在一般年份产量...
- 宋凤景肖明纲李洪杰段灿星武小菲王晓鸣
- 关键词:玉米抗病基因分子定位
- 文献传递
- 玉米疯顶病的传播与防治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通过人工诱发,初步证实了来自玉米疯顶病病田的土壤和植株病残体能够传播病害,是疯顶病在当地持续发生的主要原因;但病害的发生必须依赖于田间土壤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并在玉米幼苗出土前的萌发期田间发生积水。利用杀菌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对疯顶病具有防治作用,其中甲霜灵锰锌的防治效果达到39.9%~51.3%,杀毒矾也有一定的防效,甲霜灵锰锌是今后开展玉米疯顶病田间防治的主要杀菌剂。利用病田淹水诱发方式,初步评价了37份品种的感病性,发现在多数感病品种中,高度感疯顶病的自交系掖478是其亲本之一。对120份玉米品种在病区自然条件下的发病状况进行调查,为避免感疯顶病品种在病害发生区的推广提供了信息。
- 陈敏王晓鸣赵震宇肖明纲戴法超宿文军王存忠
- 关键词:玉米疯顶病药剂防治感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