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斌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SMILE与FS-LASIK对近视眼角膜基质切削深度可预测性的比较
- 目的 分析和比较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对中央角膜组织切削深度的可预测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35例270眼,根据患者的选择分为SMILE组6...
- 张丽周跃华徐雯胡雅斌王玥
- 关键词:中央角膜厚度可预测性
- SMILE与FS—LASIK对近视眼角膜基质切削深度可预测性的比较被引量:16
- 2017年
- 背景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近视的矫治,其手术的安全性、可预测性也受到关注。目的分析和比较SMILE与飞秒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对中央角膜组织切削深度的可预测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35例270眼,根据患者的选择分为SMILE组69例138眼和Fs—LASIK组66例132眼,组间患者人口基线特征匹配,分别接受SMILE和FS.LASIK,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RTVueFD—OCT测量术眼中央角膜厚度值,观察指标包括术中角膜实际切削深度、切削误差和术眼术后屈光度变化,术前与术后1周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值为实际切削深度,预测切削深度与实际切削深度间的偏差值为切削误差,比较2个组间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探讨预测切削深度与实际切削深度值之间的关系。结果SMILE组和FS—LASIK组术眼术后球镜度、柱镜度及等效球镜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26、-1.405、-1.420,均P〉0.05)。SMILE组患者术后角膜实际切削深度为(76.96±15.27)μm,低于预测切削深度的(96.76±16.5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6,P〈0.01);FS—LASIK组术眼实际切削深度与预测切削深度分别为(77.92±18.69)μm和(77.42±15.6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4,P=0.547)。SMILE组术后切削误差量平均为(20.55±8.51)μm,大于FS—LASIK的(7.17±5.97)μm,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50,P〈0.01)。2个组术眼角膜预测切削深度与实际切削深度值问均呈线性正相关(r=0.799、0.867,均P〈0.01),SMILE组与FS—LASIK组术眼实际切削深度均随着预测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l,:3.892±0.749X和Y=3.443±0.957X。结论
- 徐雯周跃华张丽胡雅斌王玥
- 关键词:中央角膜厚度可预测性
- 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自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11%)高于对照组(63.89%)(Pd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下降(P〈0.05);观察组VAS评分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增加(P〈0.05);观察组JOA评分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高小亮杨晓辉黄卫民胡雅斌
- 关键词:手术中
- 间歇充气压缩泵在脊柱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价值被引量:1
- 2010年
- 脊柱手术后患者需卧床一定时间,从4d~2周不等,在此期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以往临床常用药物控制,但可导致出血等并发症。
- 马湘梅刘瑾胡雅斌
- 关键词:脊柱手术术后护理
- 关节镜结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 2009年
- 根据关节镜栏的情况进行关节镜清理关节腔并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钠,给药1次5周,2mL次,连续给药5周后判定治疗效果。观察关节镜清理配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关节镜清理配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能有效缓解疼痛等症状,改善关节运动功能。
- 郑勇胡雅斌艾光宇
- 关键词:关节镜透明质酸钠膝骨性关节炎
- 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 2010年
- 赵疆王振斌卡哈尔胡雅斌陈继征
-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疗效分析前路减压钛网腰椎前凸胸椎后凸
- 自体血液回输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赵疆卡哈尔.艾肯木王振斌楚戈陈继征胡雅斌项泽文
- 关键词:自体血液回输脊柱外科腰椎管狭窄症血液回输技术外科手术患者融合内固定
-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共206例,根据患者住院时自行选择分为多模式镇痛组114例和常规镇痛对照组92例。观察两组术后的6 h、12 h、24 h、48 h时和72 h疼痛的VA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日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模式镇痛组和常规镇痛组术后6、12、24、48、72 h疼痛的VAS评分分别是:(3.2±1.1)和(4.7±0.7)、(3.5±1.0)和(5.5±0.9)、(4.0±1.1)和(5.4±1.2)、(2.9±1.4)和(3.6±1.1)、(2.9±0.6)和(3.1±0.6);首次下床时间为:(4.3±2.8)d和(5.4±2.2)d;住院日数为:(13.2±2.8)d和(14.8±4.6)d。两组相比较,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日数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较常规镇痛方式能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卧床时间和住院日数。
- 胡雅斌顾文飞卡哈尔.艾肯木陈继征王振斌楚戈赵疆项泽文
-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术后镇痛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 角膜给药装置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角膜给药装置,该角膜给药装置包括环状本体和手柄,环状本体包括靠近眼球的第二集药部,以及远离眼球的第一集药部,第一集药部设有第一集药腔,以及与第一集药腔相连通的添药口和连接口,第二集药部与第一集药...
- 胡雅斌翟长斌郑燕
- 患者眼药滴用方法的改进及效果评估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改进的点药方法在帮助患者提高点药的准确性及避免药物污染中的作用。设计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007年11-12月间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病房接受治疗的27例患者。方法入选患者为单眼患病者,则患眼归入患眼组,正常眼归入正常组;若为双眼患病,则仅将视力相对较差的眼归入患眼组。以上患者演示自己点药方法,每位患者演示5次。记录患者5次点药中,能准确将药物点入结膜囊内的次数;记录能成功点入结膜囊内5次眼药,需要点药次数;记录点药过程中药瓶未接触眼周皮肤的次数。然后向患者示范并教会我们改进的点药方法,其后3天,记录患者点药情况。主要指标药物滴入结膜囊及药瓶接触眼周皮肤的次数。结果 27例患者既往使用滴眼液的时间为(1.70±3.61)年。在5次滴药中有(3.00±1.82)次能够将药物滴入结膜囊内,向结膜囊内滴入5滴药物需使用(7.15±1.97)滴药物,5次点药中药瓶头部未接触眼周皮肤的次数为(0.37±1.33)次。学习我们改进的方法 3天后,患者在5次滴药中有(4.62±0.63)次能够将药物滴入结膜囊内,向结膜囊内滴入5滴药物需要使用(5.37±0.63)滴药物,5次点药中药瓶头部均未接触眼周皮肤。此三项与学习新方法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目前患者滴眼液的使用情况存在较大问题,将药物滴至结膜囊外而造成药物浪费,药瓶接触皮肤造成药物污染。采用新的点药方法后,可以明显改善上述问题,提高药物的使用率并避免药物污染的发生。
- 胡雅斌甄毅刘莎赵亚辉王文欣于佳万伟宁
- 关键词: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