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雪红

作品数:34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教育
  • 16篇儿童
  • 6篇社会
  • 5篇童年
  • 5篇文化
  • 5篇儿童教育
  • 3篇学前教育
  • 3篇幼儿
  • 3篇社会建构
  • 3篇生命
  • 3篇课程
  • 2篇学前儿童
  • 2篇研究范式
  • 2篇艺术
  • 2篇艺术教育
  • 2篇游戏
  • 2篇社会学
  • 2篇生命意识
  • 2篇生物学
  • 2篇自然态度

机构

  • 24篇常熟理工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2篇苗雪红
  • 1篇马以念

传媒

  • 6篇常熟理工学院...
  • 3篇学前教育研究
  • 3篇幼儿教育(教...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幼儿教育(教...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黑龙江农垦师...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东方宝宝(保...
  • 1篇教育导刊(下...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综合实践考核方式探索被引量:2
2012年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通过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考核指标,采取综合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确保学生在目标活动参与中主动学习,并通过教师、同伴和自我评价的综合反馈及自我调节,使学生能够在各种活动经历中获得专业成长。
苗雪红
关键词:教学目标评价指标
幼儿园课程问题之文化分析
2007年
思考幼儿园课程问题需要与所思考问题相适应的分析视角。以往我们大多从微观的、操作的视角探讨相应的问题。但对于更为宏观的、根源性的问题。需要从观念层面入手。揭示决定问题存在的深层文化意识。本文试图在揭示课程与文化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幼儿园课程问题的文化根源。
苗雪红
关键词:课程问题文化分析文化意识文化根源
教育现象学之反思被引量:5
2014年
受现象学哲学思想以及北美教育现象学的影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采取现象学态度和方法面对教育生活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取向。现象学为教育学提供了思想资源与思维方式。为了在教育现象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首先需要考察我国教育现象学的发展,然后回到现象学哲学的思想资源中,从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和致思路径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明确教育现象学的基本问题,规范教育现象学的致思路径,提升教育现象学的理论追求。
苗雪红
关键词:教育现象学自然态度生命意识
论幼儿园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发挥被引量:1
2003年
幼儿园在幼儿社会化初始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有目的的社会化过程不仅内容是全面的,其规范的教育活动、丰富的伙伴资源、“三位一体”的环境网络亦显示出策略的丰富和有效。但目前幼儿团在幼儿社会化过程的作为中存在以下问题:在教育方式上,重“教”轻“化”;在教育内容上,重成人功利需要轻儿童天性需要;在教育功能取向上,重社会化轻个性化。幼儿因必须对这些不足加以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
苗雪红
关键词:幼儿社会化教育功能教学法
从文化、课程概念看文化与课程关系之演进被引量:3
2007年
文化与课程的概念奠定在人类文化活动历史演进的基础之上。对文化与课程的能动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超越仅将文化视为课程内容之源泉的简单认识,从而深刻把握二者从观念、内容到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观念影响课程理念,文化形态影响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课程作为独特的文化形态对文化具有选择、整合、变革作用。
苗雪红
关键词:文化课程关系演进
面向儿童
2017年
前段时间,网名宵夜君的《请把童年还给孩子》一文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文章开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著名的教授在花园里散步,
苗雪红
关键词:儿童孩子
论儿童的精神成长
教育应当建立在不断了解儿童的基础上,而要了解儿童,不仅要通过日常生活对儿童形成直觉的认识,还要通过科学探索和哲学思辨,深入到生命现象的根源中去,只有顺着生命演化的逻辑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儿童的精神成长。 每个人类个...
苗雪红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教育
文献传递
童年的本质:基于两种童年研究范式的思考被引量:3
2016年
传统的童年研究将童年视为具有独特性的人生阶段,探究其发展规律与普遍性的特点。近50年来,西方童年研究以批判传统的童年研究为起点,形成了一种社会建构童年研究的新范式,认为不存在本质意义上的童年,童年是历史的、文化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建构。童年的本质是基于人类儿童生命而做出的理想设定,是儿童生活的价值规范形式,关于童年本质的认识可以为人类儿童养育实践提供价值指引,应当在多学科背景下建构童年的本质,其中童年哲学发挥着统摄的作用。
苗雪红
关键词:发展范式儿童生命
卢梭对儿童生命之“自然”的认识被引量:3
2010年
卢梭基于对儿童生命之"自然"的美好信念,认为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都是好的;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的成长遵循着自然的秩序;儿童必须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实现成长。这些认识与生物学思想中关于复杂生命系统进化与发育的自组织机制是一致的。种系的发育模式和本能是生命存在的前提,而现实的生命活动作为有机体与环境的调节机制,成为推动生命系统从基因变异到精神演化之进化进程的根本动力,也是个体发展的现实机制。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从基因组的表达调控到有机体器官和组织的生理活动,再到人的精神活动,都表现出生命是自组织的选择系统。自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也是生命存在的本性。
苗雪红
关键词:发育模式自组织
人类学对儿童教育研究的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儿童研究是儿童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类学从多学科视角研究文化的个体生成与教育发生的可能性,揭示人类个体的成长特点与机制,从不同角度表达对文化的认识。同时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儿童教育及其研究富有方法论启示。从人类学角度审视儿童教育既有助于我们形成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同时也对儿童教育中的文化选择及课程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苗雪红
关键词:人类学儿童教育跨文化理解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