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汉朝

作品数:36 被引量:19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12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孢粉
  • 10篇地震
  • 8篇煤田
  • 8篇湖相
  • 8篇湖相沉积
  • 7篇济宁煤田
  • 6篇青藏高原
  • 6篇古地震
  • 5篇动物群
  • 5篇石炭
  • 5篇气候
  • 5篇沉积物
  • 4篇地层
  • 4篇植物
  • 4篇植物群
  • 4篇太原组
  • 4篇孢粉记录
  • 4篇孢粉植物群
  • 4篇孢粉组合
  • 4篇晚古生代

机构

  • 24篇中国地震局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北京市水文地...
  • 1篇北京市地质矿...
  • 1篇太原大陆裂谷...
  • 1篇北京市地质调...

作者

  • 36篇蒋汉朝
  • 11篇徐红艳
  • 7篇张锡麒
  • 6篇王明镇
  • 5篇李增学
  • 4篇李海兵
  • 3篇毛雪
  • 3篇王萍
  • 2篇何宏林
  • 2篇魏占玉
  • 2篇徐岳仁
  • 2篇高伟
  • 2篇卫蕾华
  • 1篇袁革新
  • 1篇韩美莲
  • 1篇师亚芹
  • 1篇郑德文
  • 1篇郑文俊
  • 1篇张培震
  • 1篇杨锋杰

传媒

  • 6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山东矿业学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术语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4
  • 4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济宁煤田东区太原组■类动物群被引量:6
2001年
通过对山东济宁煤田东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 ,共鉴定出类化石 15属 10 8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的变化规律 ,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带三个亚带 :Pseudoschwagerina带 ,3)Boultoniawillsi Schwagerinacervicalis亚带 ,2 )Pseudofusulinasphaeroidea Schwagerinaneolata亚带 ,1)Rugosofusulinacom plicata Quasifusulinalongissima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 ,本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 ,本区石炭
蒋汉朝王明镇张锡麒李增学
关键词:TING类动物群太原组二叠系煤田
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和黄土高原黄土沉积磁化率与粒度相关性对比
2022年
为探讨构造稳定地区(如黄土高原)和构造活跃地区(如青藏高原东缘)粉尘沉积物中磁化率(SUS)与粒度的相关性及其对环境事件的指示意义,本次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蓝田剖面黄土—古土壤样品和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样品的粒度和磁化率记录。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沉积SUS与2~10μm粒度组分最强正相关,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的SUS与2~10μm粒度组分最强负相关,反映2~10μm粒度组分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乃至亚洲干旱—半干旱地区连续稳定敏感的背景沉积组分。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沉积的SUS与32~63μm粒度组分最强负相关,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的SUS与32~63μm粒度组分最强正相关,反映32~63μm粒度组分不仅是黄土高原尘暴事件沉积的敏感指标,也是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记录的地震事件敏感指标。SUS与粒度组分的相关性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地震事件层开始部分高于结束部分,也较好地反映地震事件为研究区添加新鲜沉积物后随地形地貌恢复逐步减少的过程。SUS与粒度组分相关性也受当地物源的影响。
时伟蒋汉朝
关键词:黄土沉积湖相沉积青藏高原东缘尘暴事件地震事件
我国末次冰消期古气候时空演化特征初探被引量:10
2011年
为探讨我国末次冰消期古气候时空演化特征,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分别选取8个和6个已发表的持续时间较长和分辨率相对较高的古气候记录,对比分析了我国末次冰消期气候演化(以Younger Dryas和Bφlling/Allerφd事件为主)随纬度和海拔高度变化所表现出的趋势和规律。结果显示,末次冰消期的主要事件在我国基本均有显示。这些气候事件在北方高纬度地区比南方低纬度地区、东部低海拔地区比西部高海拔地区表现更强烈。推测末次冰消期北半球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信号来自高纬度显著温度波动。中低纬度地区这些气候事件波动减小可能与太阳辐射总量大、附近西太平洋和下垫面潜热缓冲大以及受东亚夏季风影响的植被盖度高等因素有关。这在探讨我国中低纬度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时应该引起重视。
毛雪蒋汉朝杨桂芳徐红艳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古气候波动时空演化特征
南阳盆地PETM事件的高分辨率碳同位素记录被引量:13
2010年
PETM事件是发生在古新世-始新世界线附近、由大量甲烷注入大气圈引发的全球快速增温事件.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地层研究表明,南阳盆地玉皇顶剖面的湖相泥灰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PETM事件,其δ13C值负偏幅度达6.1‰,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PETM记录.记录显示,PETM事件在2cm厚的泥灰岩沉积中触发,其δ13C值由-3.2‰迅速降低到-5.2‰,表明大量甲烷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其原因很可能同灾难性地质事件有关.全球记录对比表明,PETM事件可以概括为三阶段模式:δ13C值的快速负偏、继续缓慢负偏和逐渐回返,分别对应于甲烷的快速释放、继续缓慢释放和逐渐消耗.
朱敏丁仲礼王旭陈祚伶蒋汉朝董欣欣季军良唐自华罗攀
关键词:PETM碳同位素温室气体南阳盆地
末次间冰期以来西宁市河谷沉积与环境被引量:8
2008年
在西宁市区开展的钻探工作,获得了河谷平原区第四系的分布及沉积特征。通过对沉积厚度最大部位的2个钻孔岩芯的地层岩性、年代测试、孢粉组合及粒度分析等,探讨了西宁河谷平原区晚第四纪沉积与环境的关系。认为现今西宁市河谷平原内的主体沉积——低阶地沉积及上覆黄土堆积主要是末次间冰期旋回形成,在暖湿气候条件下沉积河流相砂砾石层,在干冷气候期接受风成黄土堆积,推测T3阶地形成于距今7.4万年前后气候由暖湿向干冷的过渡时期。
王萍蒋汉朝苏旭严富华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河流阶地
北京新5孔第四纪孢粉记录及其对更新世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0
2013年
为探讨更新世我国北方植被演化特征,对北京凹陷新5孔河湖相沉积进行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过去2.3Ma尤其1.7Ma以来北京地区总体上为疏林草原一草原植被所覆盖,西部和北部的山地上生长以松(Pinus)为主的针叶树。主要孢粉类型的含量变化显示,2.3~2.1Ma期间气候温和半干旱。i.70~1.45Ma期间,北京地区冬季气温下降,导致山地针叶树增加;同时,夏季风也得到了增强,导致落叶阔叶树和喜湿草本得到发展;这表明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的季节性较早期(2.3~2.1Ma)明显增强。1.45~1.05Ma期间研究区气候延续了前期气候特征,并维持相对稳定。1.05~0.94Ma期间,针叶树松属花粉含量明显降低,随后自0.94Ma开始含量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对中更新世过渡期及随后全球冰量增加的响应。极地冰量增加,北半球径向温度梯度变陡,导致东亚冬季风加强。另一方面,1.05~0.94Ma期间,无论是落叶阔叶树花粉含量,还是喜湿草本和蕨类孢子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显示向上减少的变化趋势,暗示东亚夏季风在1.05~0.94Ma期间总体增强随后逐步减弱的变化趋势。据此我们推测,自中更新世气候过渡期开始,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均明显增强。但伴随极地冰盖发展和全球气温下降,东亚冬季风持续增强而东亚夏季风则显示逐步减弱的变化趋势,使得我国中北部许多地区出现植被与环境短暂恢复后逐步衰退的演化趋势。自约0.5Ma开始,研究区以松为代表的针叶树花粉逐步减少,落叶阔叶树花粉含量也开始降低,反映研究区明显变干,相对喜湿的草本和木本逐步为喜干旱的蒿(Artemisia)和藜科(Chenopodiaceae)所代替。研究区这样的孢粉植物群演化模式与东亚、北太平洋乃至南半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过,中更新
郭高轩蒋汉朝蔡向民刘久荣徐红艳
关键词:孢粉第四纪湖相沉积气候变化
宁夏固原寺口子剖面磁性地层与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
在亚洲地区,新生代重大古环境变化包括青藏高原的隆起、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中亚温带内陆地区的干旱化等.位于中国西北宁夏固原地区新近纪以来的寺口子剖面河湖相沉积,因其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对古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为探讨上述重大环境...
蒋汉朝
关键词:河湖相沉积磁性地层孢粉
新疆孔雀河北缘中更新世湖相沉积物的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文章对新疆孔雀河北缘的西大沟剖面中更新世湖相沉积物开展ESR测年和孢粉记录研究。结果显示,该剖面湖相沉积自730kaB.P.延续到360kaB.P.。这一期间,研究区为落叶阔叶林植被,林下生长灌木和草本,低洼潮湿的地方生长蕨类孢子和藻类。植被的主要类型有栗(Castanea)、栎(Quercus)、松(Pinus)、柏(Cupressaceae)、蒿(Artemisia)、藜(Chenopodiaceae)、莎草(Cyperaceae)等,同时还含有少量的山核桃(Carya)、枫香(Liquidambar)及枫杨(Pterocarya)等亚热带孑遗植物花粉。这与前人研究发现中更新世研究区发育大湖的认识颇为一致。具体来说,组合带A(730-640kaB.P.),C(595-505kaB.P.)和E(440-385kaB.P.)阔叶树花粉含量高,而灌木和草本花粉含量低; 组合带B(640-595kaB.P.),D(505-440kaB.P.)和F(385-350kaB.P.)阔叶树花粉含量低,而灌木和草本花粉含量高,揭示中更新世研究区气候总体上呈现冷干-暖湿的气候波动特征。这一气候变化特征和模式与甘肃白水剖面多种风化指标揭示的相应时段风化强度波动可以对比,与全球深海氧同位素记录以及海平面波动也可以对比。不过,这一气候变化规律的内部驱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白友良蒋汉朝陈剑杰袁革新郑杨琳徐红艳王华伟
关键词:中更新世孢粉湖相沉积
临汾盆地晚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新构造运动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划分临汾盆地第四纪地层,在临汾市东布设1个控制性钻孔,描述其所揭示的地层岩性特征。通过对钻孔剖面中269件孢粉样品的孢粉组合进行分带讨论,结合9个光释光样品和12个电子自旋共振样品的年龄测试结果,认为该控制性钻孔记录了379ka B.P.以来的沉积地层,其中埋深0~0.4m属于全新统,0.4~80.8 m属于上更新统(孢粉记录揭示出相对干燥寒冷的古气候特征,终末期气候转暖,降水增多),埋深80.8m以下属于中更新统(代表了温暖潮湿的古气候特征)。晚更新世以来平均沉降速率为0.64mm/a,远高于临汾盆地第四纪平均断陷速率,表明晚更新世以来临汾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呈现增强趋势。
史双双赵强赵晋泉蒋汉朝李自红
关键词:孢粉组合晚第四纪古环境新构造临汾盆地
青藏高原东部河湖相沉积中的软沉积物变形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被引量:6
2020年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和触发机制是灾变沉积学的一个热点问题。除地震成因外,非地震成因也能够导致软沉积物变形。因此,区分地震成因与非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理解其变形过程和地质事件的关键。论文重点讨论了青藏高原东部河湖相沉积中地震成因和非地震成因(暴雨与河流冲刷、风暴浪、洪水、重力碎屑流、崩塌滑坡、落石沉陷、冻融作用等)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并对其形成特征、环境意义和区别标志作了初步的归纳和分析。此外,对同震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震后相关的沉积构造关系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一种层间的,变形尺度较小(一般为厘米级)的变形构造,并具有侧向连续性和垂向重复性,变形强弱和频率与之到断层的距离存在明显相关性。对青藏高原东部软沉积物变形的成因进行区分,有助于为正确认识该区的地震灾害类型和致灾机理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可为更全面地认识该区的古地震事件提供新的依据。
钟宁蒋汉朝李海兵徐红艳黄小龙
关键词:古地震河湖相沉积青藏高原东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