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荣喜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热量限制
  • 1篇盐酸
  • 1篇盐酸二甲双胍
  • 1篇增殖
  • 1篇人血浆
  • 1篇衰老
  • 1篇通路
  • 1篇子机
  • 1篇卫星细胞
  • 1篇细胞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通路
  • 1篇小鼠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对
  • 1篇老年小鼠
  • 1篇肌卫星细胞
  • 1篇骨骼肌
  • 1篇二甲双胍
  • 1篇反相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蒲荣喜
  • 3篇杨忠
  • 2篇舒彬
  • 1篇葛晓翔
  • 1篇韦城
  • 1篇张梦军
  • 1篇汪超
  • 1篇吴韦铷
  • 1篇张惠静
  • 1篇刘明
  • 1篇曹文轩
  • 1篇王永春
  • 1篇张凌云
  • 1篇张莉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的特征为随着老化进程,骨骼肌质量减少(包括肌纤维体积和数量)、力量降低,肌肉代谢水平下降以及脂肪等结缔组织增多〔1,2〕。由于骨骼肌在机体运动和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症不仅是老年群体摔跤、骨折和失能的重要原因,同时还显著增加罹患糖尿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风险。
王永春蒲荣喜杨忠
反相离子对HPLC测定人血浆中二甲双胍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的反相离子对HPLC方法。方法在血浆中加入盐酸二甲双胍标样及内标阿替洛尔,用乙腈除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加二氯甲烷萃取乙腈,再次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150×4.6mm,5μm),流动相组成:(0.01mol/L磷酸二氢钠+0.0075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pH5.5):乙腈(70:30),检测波长为235nm,柱温:30℃,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盐酸二甲双胍在0.05~4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7,最低检测限为0.015μg/mL,方法回收率大于97.98%,萃取回收率大于89.35%,日间、日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可用于盐酸二甲双胍的治疗药物监测、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刘明张梦军张莉曹文轩张惠静韦城汪超葛晓翔蒲荣喜
关键词:盐酸二甲双胍阿替洛尔
热量限制对老年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热量限制对老龄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减退的延缓作用。方法选取12~13月龄的C57BL雄性小鼠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均单笼饲养。实验开始前,2组小鼠均适应性饲养2周,计算平均进食量作为对照组投食量,约75.09kJ/d;实验组采用热量限制法投食,投食量为对照组的60%,约45.05kJ/d。逐日投放饲料,每周称量体重一次,至实验第15周结束。分别比较2组小鼠实验前和实验第15周(实验后)的体重变化。实验第15周后分别取后肢骨骼肌制备单核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小鼠肌卫星细胞,并进行细胞周期测定;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cyclinD1、cyclinE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重分别为(30.7±0.4)g和(30.8±0.3)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小鼠的体重降至(19.5±0.4)g,较组内实验前明显降低(P〈0.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的体重[(31.9±0.5)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G0/G1期(89.78±0.37)%;S期(4.29±1.57)%]相比,实验组骨骼肌卫星细胞的G。/G,期比例[(62.18±0.42)%]明显下降(P〈0.001),S期比例[(28.75±0.30)%]显著升高(P〈0.001);而且cyclinA(P〈0.001)、cyclinE(P〈0.01)表达增强,cyclinD1表达降低(P〈0.01)。结论热量限制可以延缓老龄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的减退。
白川川蒲荣喜舒彬杨忠张凌云
关键词:热量限制衰老肌卫星细胞增殖
热量限制通过AMPK-SIRT1-线粒体通路延缓小鼠骨骼肌衰老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热量限制对老化进程中小鼠骨骼肌线粒体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探讨热量限制生物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13月龄C57BL/6雄性小鼠30只,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自由进食组和热量限制组,每周按照自由进食组前1周平均摄食量的60%饲养热量限制小鼠。热量限制12周后,测量骨骼肌衰减指数、胫前肌等肌纤维密度及相对横截面积,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线粒体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GC1α、AMPKα、p-AMPKα及SIRT1等的表达,并比较老年鼠与成年鼠的表达差异。结果 1与自由进食组比较,热量限制组骨骼肌衰减指数变化不明显,胫前肌等肌纤维密度显著升高(P<0.01),相对横截面积降低(P<0.01);2电镜观察显示:与自由进食组比较,热量限制组骨骼肌线粒体长度和宽度均增加(P<0.05,P<0.01),相对密度增加(P<0.01),PGC1α表达升高(P<0.05);3与自由进食组比较,热量限制组骨骼肌AMP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同时SIRT1表达也升高(P<0.05);4与成年鼠比较,老年鼠骨骼肌AMPK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SIRT1和PGC1α的表达也均下降(P<0.05)。结论热量限制能显著促进老化进程中骨骼肌线粒体的生成及活性,这一作用可能通过激活AMPK信号途径实现。
蒲荣喜白川川解栋梁吴韦铷舒彬杨忠
关键词:热量限制骨骼肌线粒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