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湜

作品数:114 被引量:944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1篇糖尿
  • 71篇糖尿病
  • 35篇细胞
  • 29篇2型糖尿
  • 29篇2型糖尿病
  • 28篇血管
  • 24篇内皮
  • 24篇病变
  • 18篇血管病
  • 17篇祖细胞
  • 15篇内皮祖细胞
  • 15篇病患
  • 14篇血管病变
  • 14篇干细胞
  • 14篇干细胞移植
  • 12篇糖尿病患者
  • 12篇细胞移植
  • 11篇白血
  • 11篇白血病
  • 10篇凋亡

机构

  • 110篇武汉市中心医...
  • 2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广州市第一人...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北京医院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4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解放军总医院...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汕头大学医学...
  • 4篇江苏省省级机...
  • 3篇吉林省人民医...
  • 3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新加坡国立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11篇赵湜
  • 50篇王红祥
  • 47篇毛红
  • 27篇王中京
  • 24篇丁胜
  • 13篇邹萍
  • 11篇王利
  • 11篇李宾公
  • 10篇邵诗颖
  • 9篇李亚蓉
  • 8篇张旭艳
  • 8篇李娜
  • 7篇付阿丹
  • 6篇付秀立
  • 6篇周玲
  • 5篇马学毅
  • 5篇林少达
  • 5篇肖正华
  • 5篇王鹏华
  • 5篇周迎生

传媒

  • 7篇中国糖尿病杂...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5篇临床内科杂志
  • 5篇广东医学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国际病理科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2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1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西他滨治疗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例被引量:4
2012年
近5年,地西他滨(商品名为达珂)被批准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和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截止目前,国外仅有几十例地西他滨治疗CMML的报道,显示了一定的疗效,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赵湜王利王红祥赵娟
关键词:白血病慢性地西他滨
减低预处理强度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发病高峰年龄超过60岁,采用传统化疗的患者2年总存活率仅为10%~15%[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AML较有效的手段,但因老年患者的并发疾病多,若行标准预处理强度的allo-HSCT,受者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
王利赵湜宋善俊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髓系白血病ALLO-HSCT移植相关死亡率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2007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2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口服)和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取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对获得的细胞进行分析,比较各组EPCs数目,并对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与EPCs数目的改变进行相关分析。在EPCs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辛伐他汀、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通路(P13K/Akt)信号转导特异性抑制荆Ly294002。观察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2、4周外周血中EPCs明显增多(P〈0.01),其变化与LDL-C变化无相关性(P〉0.05)。体外实验证明辛伐他汀能促进EPCs的增殖,这种作用能被Ly294002阻断。结论辛伐他汀能促进EPC8的增殖,这种作用可能与激活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赵湜王红祥李宾公邵诗颖邹萍
关键词:辛伐他汀内皮祖细胞糖尿病
27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与踝肱指数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测定271例2型糖尿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WBC)计数与踝肱指数(ABI),ABI<0.9组患者血清C-RP水平、WBC计数与ABI>0.9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推断,血清C-RP水平与ABI有相关性;WBC计数与ABI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丁荣蓉毛季萍赵湜许樟荣李强王鹏华严励杜玉名卞茸文王战建肖正华马学毅林少达陈国昌周迎生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细胞踝肱指数
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血液病的惟一方法。调查分析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糖尿病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①对象和分组:收集2003-01/2007-02武汉市中心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和外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转至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患者16例。根据干细胞移植术后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组6例,非糖尿病组11例,两组平均年龄45.2岁。②评估:分析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前疾病状态(化疗次数、大剂量强化的次数、血压状态、糖耐量情况)、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用量及时间的关系,以及移植后糖尿病对患者的影响。结果:1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出现5例糖尿病;术前有糖耐量异常者其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无糖耐量异常者。②年龄大于40岁、曾经多次使用过含有糖皮质激素化疗方案的患者,其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激素半年内撤离的患者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半年内未撤离者。③两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及血药浓度的情况对糖尿病的发生无影响。④糖尿病组对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年龄大于40岁、曾多次使用过含糖质皮激素的化疗方案、糖耐量异常、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王中京赵湜王红祥
关键词:干细胞糖尿病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肥胖型2型糖尿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第0月、第1月、第2月、第3月时FBG、2hBG、HbA1c、BMI、TC、TG和LDL水平。检测3个月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C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2hBG、HbA1c和BMI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的TC、TG和LDL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实验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型2型糖尿病应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可获得良好的血糖、体质量和血脂控制,同时可改善胰岛功能,不增加低血糖发生,安全有效。
牛力洪畋赵湜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胰岛功能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4与移植耐受的关系
2005年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3和4是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面的一种抑制性受体,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及抑制性T细胞级联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它们的功能将有助于了解免疫耐受及移植耐受的机制,并寻找一条新的减轻移植排斥反应的途径。
赵湜邹萍
关键词:移植耐受排斥反应T细胞
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并下肢周围动脉病前后内皮微粒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前后内皮微粒的变化,探讨将CD144+内皮微粒(EMP)作为PAD以及干细胞移植治疗PAD疗效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6位健康志愿者入选正常对照组,糖尿病...
丁胜赵湜毛红王中京张旭艳
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04年
目的 了解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抑郁症的患病率,进而探讨其患病危险因素。方法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92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组)和8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评分,并建立回归模型,对合并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回归分析,在α=0.10水平分析并确定其患病危险因素。结果 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患病率(45.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症的患病率(8.54%)。②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类、病程和治疗方案有关。结论 抑郁症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有较高的患病率,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类、病程和治疗方案是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可能危险因素。
王红祥邹萍赵湜
关键词:血液系统疾病抑郁症LOGISTIC回归
影响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63例高脂血症患者均行血浆置换治疗,记录治疗后血清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下降幅度,并依据血清TG下降幅度将63例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及血浆置换前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总血容量(total blood volume,TBV)、循环量、置换去除血浆量、血浆置换时间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TG降幅的因素。结果63例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TG水平为9.05~39.48mmol/L,治疗后为1.16~18.63mmol/L,TG降幅40.32%~94.75%,其中TG降幅40.32%~70.00%者24例为TG下降轻微组,TG降幅〉70.00%~94.75%者39例为TG下降明显组;TG下降轻微组年龄[(50.50±5.22)岁]较TG下降明显组大[(46.33±4.86)岁](P〈0.05),血浆置换时间[(91.50±7.81)min]较TG下降明显组长[(80.38士6.75)min](P〈0.015),BMI[(22.81±2.67)kg/m2]及血浆置换治疗前TG[(18.70±0.98)mmol/L]、TC[(6.75±0.66)mmol/L]、LDL-CF(1.48±0.11)mmol/L]、TBV[(4259.83±292.77)mL]、循环量[(4741.67±202.50)mL]、置换去除血浆量[(1683.33±90.59)mL]均低于TG下降明显组[-BMI(26.05±2.79)kg/m2、TG(22.89±1.08)mmol/L、TC(9.32±0.71)mmol/L、LDL—C(1.92±0.13)mmol/L、TBV(4983.37±304.65)mL、循环量(4893.75±217.64)mL、置换去除血浆量(1775.00±93.84)mL](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G降幅与血浆置换前TG(r=0.695,P=0.000)、TC(r=0.506,P=0.007)、LDL—C(r=0.454,P=0.009)、BMI(r=0.375,P=0.017)、TBV(r=0.413,P=0.013)、循环量(r=0.271,P=0.041)、置换去除血
丁胜赵湜张旭艳王中京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浆置换疗效影响因素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