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肿瘤
  • 2篇纵隔
  • 2篇纵隔肿瘤
  • 2篇外科
  • 2篇畸胎
  • 2篇畸胎瘤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畸形
  • 1篇动脉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者
  • 1篇胸骨
  • 1篇胸骨横断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 1篇胸外科手术
  • 1篇右侧
  • 1篇右侧开胸

机构

  • 7篇解放军白求恩...
  • 1篇重庆市荣昌区...

作者

  • 7篇赵琦
  • 6篇李晓辉
  • 6篇董天剑
  • 3篇郭斌
  • 1篇童雷
  • 1篇赵亮
  • 1篇石静
  • 1篇于华明
  • 1篇苏畅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胸骨横断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被引量:4
2011年
1996年12月至2010年2月,我们采用胸骨横断微创小切口为25例患者进行了主动脉瓣置换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董天剑李晓辉赵琦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微创小切口胸骨横断
纵隔成熟畸胎瘤并椎体中央裂一例
2010年
董天剑李晓辉赵琦
关键词:畸胎瘤纵隔肿瘤脊柱损伤
原始神经外胚瘤误诊为纵隔畸胎瘤被引量:2
2008年
董天剑郭斌李晓辉赵琦
关键词:误诊纵隔肿瘤畸胎瘤
右侧开胸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肺分流术22例被引量:2
2012年
1998年起,我们采用右侧开胸非体外循环(CPB)下行双向腔肺分流术治疗2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儿),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男14例,女8例;年龄1-21岁,平均(8.1±2.4)岁;体质量947kg,平均(23.7±4.4)kg。术前均有发绀、气促,活动后症状加重。
赵琦董天剑李晓辉郭斌石静赵亮童雷
关键词:双向腔肺分流术非体外循环右侧开胸心脏病患者先天性体质量
法洛四联症合并冠状动脉畸形的外科治疗
2011年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比较少见,但是在法洛四联症(TOF)中相对多见。2000年5月至2009年1月我们手术治疗TOF合并冠状动脉畸形患者1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赵琦郭斌李晓辉董天剑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冠状动脉瘤
改进肋骨牵开方法对开胸手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四叶牵开器避开肋间神经方法牵开肋骨对开胸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明确诊断需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或食管癌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观察组51例采用四叶牵开器避开肋间神经方法牵开肋骨进行开胸手术,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方法牵开肋骨进行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术后8、24、48 h及1周时疼痛情况,并记录术后总引流量及术后1周内吗啡用量、术后至出院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24、48 h及1周时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引流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吗啡用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至出院肋骨骨折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叶牵开器避开肋间神经方法牵开肋骨进行开胸手术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苏畅董天剑赵琦于华明李晓辉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疼痛
miR-21和miR-15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化疗疗效的关系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mi R-21和mi R-15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治疗。采集化疗前后受试者血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 R-21和mi R-15b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化疗疗效将患者分为疾病控制组和疾病进展组,分析mi R-21和mi R-15b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血浆mi R-2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mi R-15b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mi R-21在TNM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及有吸烟史的患者中表达更高(P<0.05);mi R-15b在TNM分期高、腺癌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更低(P<0.05)。疾病控制组患者mi R-21降幅和mi R-15b增幅均大于疾病进展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i R-21降幅和mi R-15b增幅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性(r=0.705,r=0.673,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浆mi R-21高表达,mi R-15b低表达,且其与患者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化疗疗效相关。
赵琦朱鸿静陈广业
关键词:MIR-21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