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祥峰

作品数:17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16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4篇病患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糖尿病足
  • 3篇疗效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电图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血管
  • 2篇血清
  • 2篇血清胱抑素
  • 2篇血清胱抑素C
  • 2篇血症
  • 2篇血脂
  • 2篇胰激肽原酶
  • 2篇抑素
  • 2篇糖尿病并发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16...
  • 3篇解放军161...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赵祥峰
  • 3篇杜晓晖
  • 2篇马志强
  • 2篇吴汉妮
  • 2篇杜晓晖
  • 2篇杜晓晖
  • 2篇王志权
  • 1篇刘力
  • 1篇孙青
  • 1篇洪莉
  • 1篇胡敏
  • 1篇余秋实
  • 1篇孙晖
  • 1篇孙晖
  • 1篇陈璐
  • 1篇张帆
  • 1篇王志权
  • 1篇丁宇慧
  • 1篇吴文英
  • 1篇高峰

传媒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人民军医
  • 1篇糖尿病之友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的临床作用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即20mg及40mg氟伐他汀治疗组各48例,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4用、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的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mg组hs-CRP含量下降,较20mg组显著,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伴血脂增高患者,采用高剂量氟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建议推广应用。
吴静芳马志强丁翔赵祥峰杜晓晖
关键词:氟伐他汀冠心病高脂血症临床疗效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的影响
2014年
(SCH)与肾脏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解放军161医院住院并行血清甲状腺功能测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472例,排除38例后,将其余434例患者分为SCH组(63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371例),对其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 SCH组的女性患者比例(63.49%)、体质量指数(25.57±3.25)kg/m2、高血压病发病率(69.84%)及心脑血管病发病率(57.14%)显著增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8.94%±1.03%)、血清肌酐(97.70±20.80)μmol/L、血清尿素氮(8.22±3.64)mmol/L、血清总胆固醇(5.83±1.08)mmol/L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6±1.21)mmol/L均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程度相关( P值均<0.05)。结论除高血压病及高血糖外,SCH也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严重程度相关。
杜晓晖赵祥峰张帆刘力曹翠
关键词: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脑微出血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脑微出血的发生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3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脑微出血组16例,对照组22例),对2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微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11.12±2.66)年vs(8.68±0.95)年],P=0.05)、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者较多(50%vs 18.18%,P=0.04)、平均动脉压均值较高[(119.63±6.42)mmHg vs(108.81±4.13)mmHg,P=0.0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较高(68.75%vs 27.27%,P=0.02)、肾功能不良程度较高[血肌肝值(117.19±77.09)μmol/L vs(82.36±30.38)μmol/L,P=0.007,血尿素氮值(8.41±3.61)mmol/L vs(6.22±3.02)mmol/L,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异常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4、0.01、0.02)。结论: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异常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显著相关。
杜晓晖赵祥峰
关键词:脑微出血
糖尿病并发症咋给药“瘦身”
2016年
老“糖友”吃药之囧 向女士今年58岁,患糖尿病10年,体型较胖,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半年前,向女士突发心梗,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冠状动脉堵塞,做了支架手术。出院时,医生根据她的情况,给她开了8种药,分别用于降糖、降压、调脂、抗凝等。
赵祥峰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瘦身给药血脂异常动脉堵塞支架手术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足严重程度相关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1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Wagner分级法分为无糖尿病足组(Wagner 0级)、糖尿病足轻度组(Wagner 1级)、中度组(Wagner 2-3级)、重度组(Wagner 4-5级)。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足溃疡组的患者较无足溃疡组病程较长(P<0.05)。与其余3组相比,糖尿病足重度组血糖控制水平[空腹血糖(10.25±5.19)mmol/L,HbA1c(10.04%±1.52%)]、血同型半胱氨酸[Hcy,(23.37±3.21)μmol/L]及血清肌酐[(134.0±86.9)μmol/L]均显著增高(P<0.05),但血脂水平总胆固醇[(4.63±1.71)mmol/L],甘油三酯[(1.78±0.43)mmol/L]及血浆白蛋白[(29.6±7.2)g/L]显著降低(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4.22,P<0.05),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HbA1c、血清肌酐及高血压(OR值分别为2.27,6.86,1.42,P<0.05),血浆白蛋白与足溃疡程度呈负相关(OR值为0.18,P<0.05)。结论:Hcy、HbA1c、血清肌酐升高及高血压为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糖尿病足严重程度相关性较强,或可作为其预后的评价因子之一。
赵祥峰杜晓晖王志权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糖尿病足
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DM组)、120例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CHD)患者(DM+CHD组)及4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分别测定基础代谢率、血压、血脂、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及Cys C水平。结果:血清Cys C水平在DM组[(1.58±0.78)mg/L]、DM+CHD组[(2.12±0.94)mg/L]较对照组[(0.82±0.23)m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CHD组明显高于DM组(P<0.05)。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越多,血清Cys C水平越高。结论:2型糖尿病伴CHD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增高,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的相应增加呈增高趋势,提示Cys C在2型糖尿病伴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赵祥峰杜晓晖王志权
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胱抑素C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38例
目的: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的特有临床表现.DF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足部溃疡和坏疽.我们选择38例确诊为DF的患者,使用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观察肌电图、肢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血液流变学变化,为DF的防治...
吴汉妮赵祥峰高峰孙晖
文献传递
更年期妇女动态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动态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无器质性疾病的更年期妇女60例为更年期组,另选取正常妇女60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动态心电图指标(心率、心律、HRV、SDANN、RMSSD、STT)改变。结果:更年期组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两组间SDNN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DANN、RMSSD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更年期组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更年期组STT上斜行下移、T波倒置或低平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更年期妇女的动态心电图不仅表现有STT的改变,而且在心率、节律等方面也出现显著改变。
丁宇慧余秋实杜晓晖徐李王志权赵祥峰
关键词:更年期妇女动态心电图检查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性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后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子宫腺肌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患者40例,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1月、治疗后6月、治疗后12个月性功能情况。结果:35例患者顺利完成随访,随访率87.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个月患者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而治疗后6个月并无显著改善。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性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吴文英赵祥峰洪莉陈璐胡敏孙青朱雪娇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腺肌病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清胱抑素C的关系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HRV)与血清胱抑素C(CysC)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住院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CysC水平分为CysC正常组(C1)(44例),CysC增高组(C2)(56例),并选取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N),分别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仪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中SDNN、SDANN、SDNNI、rMSSD、PNN50等指标。结果:①2型糖尿病C2及C1组HRV指标SDNN、SDANN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C2且明显低于C1组(P<0.01)。②2型糖尿病C2组较C1组患者HRV指标SDNNIr、MSSD、PNN50有进一步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变与胱抑素C水平有相关性。
赵祥峰杜晓辉王志权徐李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胱抑素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