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醒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祖细胞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祖细胞
  • 3篇血内
  • 3篇糖基化
  • 3篇糖基化终末产...
  • 3篇终末产物
  • 3篇外周血内皮祖...
  • 3篇细胞
  • 2篇心肌
  • 2篇心脏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缺血
  • 2篇主动脉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机构

  • 10篇唐山工人医院
  • 4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雅安市人民医...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邛崃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闫醒军
  • 7篇王利会
  • 7篇高海涛
  • 6篇魏润生
  • 5篇何延政
  • 5篇边忠平
  • 4篇齐贺文
  • 3篇周秀娟
  • 3篇施森
  • 3篇张琦
  • 3篇刘勇
  • 2篇钟武
  • 2篇黄启荣
  • 2篇崔驰
  • 1篇杨辉
  • 1篇熊江
  • 1篇曾宏
  • 1篇贾鑫
  • 1篇姜隽
  • 1篇刘四清

传媒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2004年收治的33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病人临床表现中腹痛与消化道出血较常见,发生部位最常见为小肠和胃;肿块平均直径10.1cm...
马守德毕玉荣杜春渊刘四清闫醒军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文献传递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闫醒军边忠平王静何延政齐贺文高海涛王利会魏润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体内蛋白质、脂质、核酸与葡萄糖或其他还原单糖非酶反应生成的稳定的共价化合物,它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促进白细胞粘附、增加血小板聚集和刺激血管平滑肌增殖等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关键词: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细胞生物学
人外周血、脐血、脂肪组织来源的内皮祖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脐血和脂肪组织三种不同来源内皮祖细胞部分生物学特性异同,探讨其可能不同的适应范围和方式及方法,进而为提高内皮祖细胞的应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脐血单个核细胞,胰蛋白酶消化提取脂肪组织干细胞。所采集细胞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对培养第7天的细胞进行鉴定。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Boyden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贴壁法检测细胞黏附功能以及血管生成试剂盒检测细胞体外成血管能力。结果诱导分化细胞均证实为内皮祖细胞。脐血源性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成血管能力最强(P<0.05)。脂肪组织来源内皮祖细胞增殖与成血管能力方面较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强(P<0.05)。结论人脐血内皮祖细胞可能更适用于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脂肪组织来源内皮祖细胞可能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疾病方面有潜在应用前景。
周秀娟闫醒军何延政刘勇施森江隽
关键词:外周血脐血脂肪组织内皮祖细胞
不同溶栓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及D-D、NT-proBNP的影响
2021年
探究不同溶栓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及D-D、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第一组,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组(MW组);第二组,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联合尿酸酶组(MWU组),每组患者42例。MW组和MWU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差异。通过分析MW组和MWU组患者凝血功能、治疗效果、D-D、NT-proBNP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来探究不同溶栓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及D-D、NT-proBNP的影响。结果:治疗后,MW组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25人,无显著治疗效果17人,MWU组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36人,无显著治疗效果6人,MW组和MWU组相比较,MWU组治疗情况显著比MW组高(p<0.05)。由表可知,MW组患者INR、PLT、FIB指标分别为2.15±0.64、198.34±46.25、3.21±0.89,MWU组患者指标分别为2.34±0.59、202.39±51.02、3.25±0.76,MW组和MWU组相比较,MWU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MW组无可比性(p>0.05)。由结果可知,MW组患者D-D、NT-proBNP含量分别为1.67±0.46、409.85±63.21,MWU组患者指标分别为1.19±0.24、483.54±80.17,MW组和MWU组相比较,MWU组患者D-D、NT-proBNP含量显著比MW组低(p<0.05)。结论:华法林、低分子肝素联合尿酸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NT-proBNP、D-D的含量。
闫醒军张琦王利会高海涛魏润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NT-PROBNP
地奥司明辅助PMT治疗DVT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1年
目的探究地奥司明辅助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治疗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深静脉血栓患者96例,按奇偶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PMT组使用PMT治疗深静脉血栓;DP组使用地奥司明辅助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治疗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肢体周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DP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PMT组(P<0.05);DP组患者肢体周径显著小于PMT组(P<0.05);D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MT组(P<0.05)。结论地奥司明辅助PMT治疗深静脉血栓与单一PMT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闫醒军张琦王利会高海涛魏润生
关键词:地奥司明PMT预后DVT
腹主动脉瘤的病因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闫醒军何延政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病因学
膝下流出道数目对股腘动脉TASC C、D级病变腔内治疗后通畅率的影响
2016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股腘动脉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C、D级病变可首选腔内治疗[1].然而支架再狭窄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有研究提出,流出道不佳是影响股动脉支架通畅率的重要因素[2].本文收集采用腔内治疗的股腘动脉TASC C、D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膝下血管通畅条数对腔内治疗后支架通畅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闫醒军贾鑫刘小平吴忠隐刘杰熊江贾森皓葛阳阳郭伟
关键词:腔内治疗通畅率流出道病变支架再狭窄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及心肌酶谱的变化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并监测感染后心肌酶谱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8年1月在唐山工人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517例,分析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原学特点,比较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51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68例(13.15%),共分离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59.49%)、革兰阳性菌22株(27.85%)、真菌10株(12.66%)。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胸骨哆开率、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以及再次开胸止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合并基础性疾病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独立影响因素(P<0.05)。感染组心肌酶谱各指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吸烟史及合并基础性疾病是术后肺部感染独立影响因素,术后肺部感染可引起心肌功能降低。
魏润生高海涛齐贺文陈晓伟闫醒军王利会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肺部感染病原学影响因素心肌酶谱
憩室样巨大阑尾1例报告
1999年
闫醒军
关键词:憩室阑尾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EPCs根据不同AGEs-人血白蛋白(HSA)浓度分为对照纽、正常组(终浓度7.5 mg/L)、干预1组(终浓度1 5 mg/L)干预2组(终浓度30 mg/L)和干预3组(终浓度60 mg/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对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1的吸附和Dil-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进行细胞功能鉴定;加入AGEs后,分别采用MTT法、Boyden小室测定EPCs的增殖、迁移能力;人纤维连接蛋白检测EPCs的黏附能力;用体外血管生成分析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AGEs HSA作用后的EPCs成血管能力。结果高浓度AGEs可减少EPCs贴壁细胞数量(P<0.01),减弱EPCs的黏附(P<0.01)、增殖(P<0.01)、迁移(P<0.05)和成血管能力(P<0.01)。结论 AGEs可减少人外周血EPCs的数量并使用其功能受损。
闫醒军边忠平刘勇黄启荣崔驰周秀娟钟武施森何延政
关键词:单核细胞造血干细胞细胞粘附分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