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杰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3篇预后
  • 2篇腺癌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癌
  • 1篇蛋白
  • 1篇肉瘤
  • 1篇生存率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手术
  • 1篇头颈
  • 1篇头颈部
  • 1篇头颈部横纹肌...
  • 1篇肿瘤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腺肿瘤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机构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6篇阎杰
  • 5篇张广超
  • 4篇曹嫣娜
  • 3篇赵强
  • 2篇李璋琳
  • 1篇刘经祖
  • 1篇孙慧
  • 1篇王瑛
  • 1篇陈鸿骏
  • 1篇李璋林
  • 1篇王会娟
  • 1篇赵强

传媒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影响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生存率的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对影响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生存率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访40例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患者,对不同发病部位、Brodeur分期、血清AFP水平及不同化疗方案分别进行生存率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中位生存期3年2个月,2年无瘤生存率55.00%;不同原发部位似对生存率无影响;未成熟畸胎瘤的生存率高于含内胚窦瘤成分肿瘤,Ⅰ、Ⅱ期生存率高于Ⅲ、Ⅳ期;诊断时血清AFP正常的病例2年无瘤生存率高于AFP升高者;铂类化疗方案较其它方案明显提高了2年无瘤生存率。结论:随着化疗的进展,儿童颅外生殖细胞瘤尤其是恶性生殖细胞瘤的生存率有很大的提高,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治疗前AFP水平和化疗方案的选择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李璋琳张广超赵强阎杰曹嫣娜
关键词:儿童生存率
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在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中立体定位放疗技术应用于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初治或复发病例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立体定位放疗技术作为规范化综合治疗措施,用于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术后辅助治疗或局部复发、进展的补救治疗,对总体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影响。全部24例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儿中22例曾接受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包括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X刀、射波刀治疗),放射总剂量28~60Gy,标准治疗剂量50.4Gy,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结果:22例可分析病例中男12例,女10例,中位年龄6.5岁;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6例,Ⅲ期14例,Ⅳ期1例。所有病例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68.18%(15/22),肿瘤局部控制率77.27%(17/22);局部复发、进展病例再次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55.56%(5/9),肿瘤局部控制率66.67%(6/9)。6例患儿死于脑或其他部位的转移,大部分患儿仅出现局部水肿、黏膜溃疡等放射反应,均未影响放疗进程,患儿视力、听力等功能无明显影响,目前未见第二癌的发生。结论: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应用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安全有效,对邻近器官的功能保护优于普通放疗技术。
曹嫣娜张广超阎杰王会娟
关键词: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
30例儿童卵黄囊瘤临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对影响儿童卵黄囊瘤预后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方法:自1989年到2002年随访30例,对年龄、性别、原发部位、Brodeur分期、血清AFP、化疗方案等进行多因素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Brodeur分期、化疗方案的选择是影响卵黄囊瘤2年无事件生存率的独立临床因素。Ⅰ到Ⅳ期的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6.92%、66.67%、40.00%和0;VAC及不规则化疗方案和铂类方案的2年EFS分别为18.18%和73.6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卵黄囊瘤的治疗为手术加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应以达到无肿瘤残留为目标。铂类方案的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疗效,但复发和转移病例的疗效仍有待提高。
李璋琳赵强阎杰曹嫣娜张广超陈鸿骏
关键词:儿童卵黄囊瘤预后
儿童癌痛评价及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评价儿童癌痛;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中、重度疼痛的除痛药物、剂量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3~14岁、中晚期癌症患儿,分为4岁以下、5~7岁、8~14岁三个不同年龄组。分别采用代述法、自述法或两者结合的方法对疼痛部位和疼痛强度予以评价,按WHO三阶梯除痛治疗原则,对中度疼痛给予复方可待因制剂(路盖克),无效者改用吗啡类药物美施康定(MST);对重度疼痛则首选吗啡类药物。临床观察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31例。中度疼痛患儿给予路盖克后仅2例缓解(13.2%),无缓解者改用MST后全部缓解;重度疼痛患儿给予MST,除2例因排尿困难停药者亦全部缓解。吗啡类药物治疗总缓解率为93.4%。不良反应为嗜睡、便秘、恶心,发生率分别为36.4%、27.2%和17.9%,无戒断症状发生。结论:1)对不同年龄组癌痛患儿应分别采用代述法、自述法和两者结合的方法予以癌痛评价;2)对重度疼痛患儿按原则给予适量吗啡类药物可达到很好的除痛效果;3)癌痛儿童因用药时间较短,一般不会发生精神依赖行为。
张广超王瑛阎杰赵强曹嫣娜李璋林
关键词:儿童癌痛
儿童甲状腺癌被引量:12
1998年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3~1996年收治的儿童甲状腺癌52例,按WHO1974年病理学分类复习病理。结果:52例儿童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42例,滤泡状癌7例,髓样癌3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10例,单侧腺叶及颈淋巴结清除术42例。术后平均随访14年(1~32年),生存率:5年94.7%,10年93.3%,15年92.0%,20年88.0%。带瘤生存13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儿童甲状腺癌极少未分化型,多为乳头状癌,预后良好。手术并发症为主要死亡原因。选择适宜的术式,减少并发症,对患儿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张广超阎杰赵强李璋林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儿童外科手术预后
p53、nm23蛋白与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探讨p53、nm23蛋白与甲状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86例甲状腺癌标本进行p53、nm23蛋白检测,并对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中p53蛋白阳性率33.72%;各病理类型间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53蛋白阳性率与肿瘤局部侵犯程度、远处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10年生存率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相关性。甲状腺癌中nm23蛋白细胞浆。细胞核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74%和27.90%;各病理类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除nm23蛋白核表达阳性与甲状腺癌的远处转移呈负相关外,nm23蛋白细胞浆、核表达阳性率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53和nm23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中亦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p53蛋白阳性在甲状腺癌中提示肿瘤有较强的局部侵袭力和远处转移能力,是预后不良的标志;nm23蛋白核阳性提示肿瘤不易出现远处转移,与p33蛋白检测结合可估计患者预后。
阎杰刘经祖孙慧
关键词:甲状腺癌P53蛋白NM23蛋白生物学行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