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汇浩

作品数:19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骨折
  • 2篇丁糖
  • 2篇止血
  • 2篇止血作用
  • 2篇神经损伤
  • 2篇胫神经
  • 2篇髌骨
  • 2篇髌骨骨折
  • 2篇几丁糖
  • 2篇复位
  • 1篇带教
  • 1篇电纺
  • 1篇丁基
  • 1篇动功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星形
  • 1篇修复后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虚拟现实技术

机构

  • 19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高新区人...

作者

  • 19篇陈汇浩
  • 16篇侯春林
  • 9篇尹刚
  • 6篇蒙德鹏
  • 6篇林浩东
  • 5篇郭兴锋
  • 3篇欧阳跃平
  • 3篇张伟
  • 3篇张竞
  • 3篇林浩东
  • 3篇谢铮
  • 2篇赵良瑜
  • 2篇宗海洋
  • 1篇王宏瑞
  • 1篇郭兴峰
  • 1篇徐盛明
  • 1篇刘启圣
  • 1篇吕碧涛
  • 1篇李豪青
  • 1篇刘勇

传媒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 1篇第一届东方骨...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胫神经近端肌支移位修复高位腓深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胫神经近端不同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的疗效。筛选出最优的供体神经支。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6年8月,6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外侧头肌支组:腓肠肌外侧头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内侧头肌支组:腓肠肌内侧头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比目鱼肌支组:比目鱼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空白组。术后4周和8周进行行为学、电生理、肌张力、肌肉湿重、组织学检测,评价各组腓深神经支配的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胫神经不同肌支修复腓深神经的效果。结果术后8周:外侧头肌支组、内侧头肌支组、比目鱼肌支组大鼠右足能背伸,足趾能完全张开:空白组跛行步态,右足不能背伸,右足趾不能张开,肌肉萎缩明显。术后4周:刺激坐骨神经,外侧头肌支组、内侧头肌支组、比目鱼肌支组胫骨前肌可引出CMAP,其波幅恢复率分别为(33.60±2.22)%、(33.07±2.38)%、(35.91±2.02)%,术后8周分别为(67.16±5.74)%、(66.56±3.18)%、(73.17±5.33)%,优于空白组[分别为(7.71±1.05)%、(7.84±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8周时外侧头肌支组、内侧头肌支组、比目鱼肌支组胫骨前肌强直收缩力恢复率、胫骨前肌肌细胞截面积恢复率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目鱼肌支组各项指标优于外侧头肌支组及内侧头肌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神经近端不同肌支均可用于修复腓深神经.其中比目鱼肌支可能为首选供体神经。
陈汇浩宗海洋蒙德鹏蔡雨卫侯春林林浩东
关键词:神经转位腓总神经损伤胫神经
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4-12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15例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位于拇指掌骨桡侧或尺侧背面,切取皮瓣的蒂部保持1 cm左右宽度,确保拇指指背动脉在蒂内,松开止血带,结扎浅静脉,确认皮瓣的血运良好,将皮瓣旋转180°覆盖于拇指远端创面,同时找到指神经残端,将皮神经与其吻合,缝合创面。结果术后15例均获得随访1.5~12个月,平均8个月。疗效根据赵书强等改进的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1例(73.3%),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愈合时间7~14 d;良3例(20.0%),术后伤口二期愈合,皮瓣远端皮肤少许边缘性坏死,愈合时间14~21 d,指间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范围,受限5°~10°;差1例(6.7%),术后皮瓣供血差,肿胀明显,第5天皮瓣坏死,采用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结论采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不破坏主要血管神经,对供区影响小,修复的拇指外形、指腹感觉恢复满意。
尹刚陈汇浩李兵林浩东侯春林
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的止血作用及体内降解吸收被引量:7
2014年
背景:尽管温敏性壳聚糖是壳聚糖的一种,但其止血效果、组织相容性及体内代谢吸收情况还需要验证。目的:探讨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的止血作用、体内降解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取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同时进行两种实验:1制作肝脏创面出血模型,其中3组分别采用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纤维素止血棉和明胶海绵止血材料贴敷大鼠肝创面止血,以不做任何处理的为空白对照。记录出血时间及出血量。2在上述3组大鼠的股四头肌内分别再植入对应的止血材料,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1,2,3,4,6周取两处创面行大体观察,术后4周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温敏性壳聚糖组、纤维素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少于空白对照组、明胶海绵组(P<0.05)。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于术后6周完全降解,纤维素止血棉于术后3周完全降解,明胶海绵于术后2周完全降解。温敏性壳聚糖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肿胀轻,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电镜显示整个肝细胞外形结构清楚,细胞核无破损,细胞器良好;肌肉纤维结构完整,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电镜显示肌纤维走向整齐,肌细胞核形态正常,细胞器良好。可见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组织相容性。
尹刚陈汇浩郭兴锋魏长征侯春林
关键词:缓释材料药物控释材料明胶海绵组织相容性
四肢火器伤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研究火器伤所致四肢损伤患者的特点及预后,从而为战时火器伤救治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1—2016-12诊治的6例四肢火器伤患者,经伤道由浅入深逐层进行清创,1例术中探查发现坐骨神经断裂,清创后直接吻合。3例合并骨折患者用外固定架临时固定骨折,二期缝合伤口或游离皮片植皮,伤口愈合后3个月左右行骨折内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术。结果术后随访2~8年。1例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了迟发性出血,手术探查发现大腿内侧的股深动脉破裂,术中给予结扎止血。2例骨折行钢板内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术后1年内骨折愈合。1例股骨干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再次行植骨术后骨愈合。1例合并肱骨干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基本正常。2例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缺乏功能锻炼,膝关节活动受限。1例坐骨神经损伤吻合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屈踝屈趾肌力达4级,伸踝伸趾肌力3级。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火器伤早期处理中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早期需注意肢体迟发性出血并发症,而一期外固定架临时固定、二期钢板内固定是治疗火器伤所致骨折的有效方法。
尹刚林耀发陈汇浩陈德松侯春林林浩东
关键词:四肢损伤火器伤迟发性出血骨折
健侧腰骶神经根移位重建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椎管内腰骶神经前后根的解剖结构,为临床应用健侧腰骶神经根移位重建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尸体标本6具,腰骶部后正中切口,显露脊髓圆锥及马尾。解剖测量L2-S1脊神经根长度、前根直径,在高倍显微镜下计数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并模拟神经根前根移位吻合。结果 L2-S1神经根在椎管内的长度自上而下逐渐变长,其长度分别为(7.57±0.82)、(9.12±1.04)、(11.56±1.27)、(12.75±1.33)和(13.87±1.56)cm。L2-S1神经根前根直径分别为(1.10±0.10)、(1.32±0.16)、(1.24±0.12)、(1.42±0.14)和(1.52±0.21)mm。L2-S1神经根前根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分别为(8051±898)、(10253±1035)、(8684±1168)、(9638±1446)和(9347±1322)根。标本中模拟神经根移位,L2-S1双侧相同或相邻神经根前根均能达到无张力直接吻合。结论健侧L2-S1神经根前根有望成为新的动力源神经移位修复脑卒中后偏瘫下肢运动功能。
陈汇浩侯春林雷德桥尹刚林浩东
关键词:神经移位脑卒中偏瘫
应用椎弓根系统经腰-髂间固定治疗骶骨骨折
目的 由于骶骨解剖位置和结构的特殊性,其骨折有时具有脊柱骨折的特征,有时则以骨盆后环骨折的特征为主,也有时二者兼具,因此其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也因其类型和机制而异。
张伟刘启圣汤国良郭兴锋张竞吕碧涛朱巍侯春林尹刚陈汇浩孟德鹏
关键词:骶骨骨盆后环骨折复位内固定椎弓根系统
右髂骨软骨肉瘤误诊为腹腔软组织肿瘤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1病例资料 男,37岁。因右髂骨软骨肉瘤术后1个月入院。1个月前体检时发现右下腹肿块,于当地医院就诊,查体右下腹部可触及一直径10cm左右肿块,局部无压痛、叩击痛,表面皮肤无红肿,无静脉怒张。CT检查示右髂骨内侧见-9cm×9cm×7cm大小肿块,质中,局部囊性(图1见封3)。诊断为右下腹部肿瘤,行肿瘤切除术。
刘勇张伟张竞陈汇浩侯春林
关键词:髂骨软骨肉瘤误诊软组织肿瘤
恒河猴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预后差异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恒河猴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髓鞘变性与再生的变化规律及其轴突密度差异情况。方法取健康成年恒河猴9只,雌雄不限,体质量3.5~4.5 kg,通过锐性切割造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离断损伤模型。术中取3只动物,于损伤平面以远5 mm处切取长5 mm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作为正常对照;余6只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修复后,于术后3、8周各取3只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并切取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吻合口远端神经组织行Luxol Fast Blue染色,观察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髓鞘变化情况,计算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轴突密度和轴突再生率。结果术后实验动物均出现下肢肌肉萎缩及足趾不同程度溃疡。大体观察见吻合部神经膨大,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粘连明显。术后3周未检测到胫神经及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8周腓总神经CMAP波幅小于胫神经。组织学观察示,术后3周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轴突均发生不同程度变性,以腓总神经变性明显,腓总神经轴突再生率为13.2%,显著低于胫神经的44.5%;术后8周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均可见再生轴突,腓总神经轴突再生率为10.3%,仍显著低于胫神经的35.3%。结论与腓总神经相比,胫神经损伤修复后轴突退变速度慢、再生速度快,轴突再生比例高,其靶器官有更多神经纤维支配,靶肌肉CAMP恢复快、幅度高,胫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张强陈汇浩刘国辉宗海洋林浩东侯春林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腓总神经胫神经恒河猴
几丁糖电纺膜对大鼠皮肤创面的病理学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几丁糖电纺膜对大鼠创面的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SD大鼠25只,体重240~300g,于脊柱两侧切取直径1.8cm圆形创面,制作皮肤创面模型,左侧为实验组,右侧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几丁糖电纺膜外敷,对照组用无菌纱布外敷,每日进行大体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5、7、9、12天切取包括创面在内直径为2.0cm的皮肤标本,行HE染色观察创面的组织学改变,计算实验组及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实验组创面无红、肿、热等局部炎性征象,从第3天开始观察到明显的创面收缩,残余面积第4天接近55%,第7天时达30%;对照组创面结痂迟,创缘收缩较慢,第4天开始观察到明显的创面收缩,第5天残余面积接近65%,第7天接近40%。实验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72.87±11.74)小时,对照组为(303.80±12.15)小时,愈合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观察实验组自手术后第3天开始依次出现肉芽组织增生及细胞浸润,胶原组织增生、创面皱缩及上皮化,到术后9天,胶原组织已排列整齐,上皮化过程基本完成,可见皮肤附件;对照组相应时间点观察到细胞浸润出现晚,且部分创面出现肉芽组织伴溃疡,上皮化过程较晚。实验组及对照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几丁糖电纺膜能减轻创面炎症反应,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上皮化,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愈合作用。
陈汇浩郭兴锋侯春林
关键词:病理学变化创面
壳聚糖硬膜补片及羟丁基壳聚糖修复硬脑膜的实验研究
硬脑(脊)膜为保护脑组织及脊髓的一道重要屏障,其完整性对于保护脑及脊髓结构及功能意义重大。硬脑(脊)膜可因外伤、肿瘤、减压手术等多种原因造成损伤,并可引起出血、脑脊液漏、感染、疤痕粘连等各种严重后果。因此手术修补硬脑(脊...
陈汇浩
关键词:壳聚糖硬脑膜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