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膈神经
  • 8篇臂丛
  • 5篇臂丛神经
  • 3篇电生理
  • 3篇电生理学
  • 3篇电图
  • 3篇神经电
  • 3篇神经损伤
  • 3篇生理学
  • 3篇肌电
  • 2篇神经电图
  • 2篇神经根
  • 2篇周围神经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组织化学研究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肌电描记术
  • 2篇肌电图
  • 2篇臂丛神经损伤

机构

  • 14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马建军
  • 10篇顾玉东
  • 7篇沈丽英
  • 5篇徐建光
  • 5篇张高孟
  • 2篇张凯丽
  • 2篇陈正永
  • 1篇张成钢
  • 1篇徐文东
  • 1篇胡韶楠
  • 1篇黄绥仁
  • 1篇张凯莉
  • 1篇陈晓东
  • 1篇黄汉伟
  • 1篇陈德松
  • 1篇左焕琛
  • 1篇张家胜
  • 1篇赵新
  • 1篇陈丽莲
  • 1篇李继峰

传媒

  • 10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膈神经移位直接缝接与神经种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实验研究被引量:8
1994年
本实验设计膈神经移位后通过直接缝接肌皮神经和经腓肠神经移植种植于肱二头肌,在术后1,2,3,4,5,6月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肌肉功能检测。实验结果提示潜伏期,最大诱发电位,肌重,肌纤维截面积,远端有髓纤维通过率,有髓纤维截面积,肌肉最大强直收缩张力及持续时间的恢复直接缝接组优于神经种植组(P<0.05),结果表明膈神经移位直接缝接肌皮神经优于神经种植,膈神经移位种植于肱二头肌是一种恢复屈肘功能的有一定疗效的方法。
马建军顾玉东陈德松沈丽英李继峰
关键词:膈神经移位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根性损伤两种神经电图-肌电图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被引量:19
1998年
目的比较两种神经电图-肌电图检测方法对臂丛根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1997年前,对82例臂丛根性损伤用上肢五大神经代表肌肉及肩胛带肌群肌电图(EMG)、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诱发电位和传导速度(SNAP、SNCV)及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分析诊断。1997年起,对118例臂丛根性损伤加测颈椎旁肌EMG、双侧膈肌的CMAP和斜方肌的EMG、CMAP进行诊断。结果1997年至今,臂丛根性损伤神经电图-肌电图的诊断和术中发现相比,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0%,完全及基本符合率为95.4%,比1997年前分别提高14.1%和10.3%。结论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加测椎旁肌EMG、膈神经、副神经肌电可提高臂丛根性损伤尤其是C5节后损伤的肌电诊断正确率。
沈丽英马建军顾玉东陈正永张凯丽朱艺
关键词:肌电描记术臂丛神经损伤脊神经根电诊断
治疗臂丛损伤移位神经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6
1997年
研究治疗臂丛撕脱伤中移位神经的组织化学特征,为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取9例活体膈神经、副神经、颈丛神经、第4、第6肋间神经各1段;膈神经共12段,3段为新鲜尸体标本。样本运用Karnovsky-Roots的AchE染色法染色。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样本中神经横截面积,神经纤维总数。结果:膈神经运动神经纤维达2685根,副神经为2142根,颈丛运动支为914根,第4、第6肋间神经(腋前线水平)分别为577和662根。膈神经在运动神经纤维数量和截面积上,均较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肋间神经优越(P<0.01)。结论:在常用的移位神经中,膈神经是最为理想的移位神经。
马建军张高孟徐建光顾玉东
关键词:臂丛周围神经神经组织神经化学
膈神经牵拉伤12例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研究膈神经牵拉伤的临床特征及肺功能变化.方法:分析12例膈神经牵拉伤患者的病因,行肺功能、电生理学、病理学检测.结果:12例膈神经牵拉伤中,8例为完全性损伤(66.7%),4例为部分损伤(33.3%).完全性损伤均为摩托车车祸致伤,其昏迷、骨折史分别为87.5%、75.0%,而部分损伤可为车祸或跌伤所致,其昏迷、骨折史分别为50.0%、0.0%.肺功能测定各指标中,仅伤后3个月内肺活量(VC)和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RV/TLC)轻度下降,而最大通气量(MVV)、时间肺活量(FEV1,FEV2,FEV3)均正常.结论:膈神经牵拉伤常为头颈极度分离牵拉所致,以完全损伤为多见;单侧膈神经牵拉伤后肺功能仅早期VC出现轻度改变,对呼吸功能无特殊影响;认识膈神经牵拉伤对提供高质量移位动力神经、提高膈神经移位术疗效有重要意义.
马建军顾玉东张高孟徐建光沈丽英
关键词:膈神经牵拉伤肺容量测定创伤
人体膈神经与副膈神经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研究人体膈神经与副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数量及有髓纤维截面积。方法:运用Kamovsky-Roots[1]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2例成人膈神经及并存的5例副膈神经。对轴索内酶活性反应呈阳性的纤维,进行计数及纤维截面积图象分析。结果:膈神经与副膈神经绝大部分有髓纤维酶反应呈阳性,所含阳性有膈纤维分别为2686根、634根。膈神经与副膈神经并存时有髓纤维总数达3218根。有髓纤维截面积分别为103.8μm2、94.7μm2。结论:膈神经含2686根运动纤维,有髓纤维截面积为103.8μm2,是良好的移位动力神经;副膈神经与其并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马建军顾玉东胡韶楠左焕琛陈丽莲
关键词:膈神经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
正常膈神经功能的电生理学研究被引量:8
1997年
运用表面电极刺激并记录,建立正常膈神经功能的电生理参数。方法利用EsaotePhasis肌电仪测定40例正常人膈神经功能。刺激部位:利用表面电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平环状软骨水平刺激。记录部位:腋前线水平,在第7、8肋间分别放置记录电极(负极和正极)。记录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波幅和时程。运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名正常人膈神经电刺激后膈肌均可记录到双相诱发电位,潜伏期:7.3±0.9ms(左侧),7.7±0.8ms(右侧);诱发电位波幅:396.6±151.3μV(左侧),390.1±187.8μV(右侧);诱发电位时程:21.5±5.0ms(左侧),24.0±10.7ms(右侧),诱发电位波幅左侧与右侧比值:1.1±0.4。潜伏期相关分析:r=0.77,P值<0.05,回归方程:Y=0.71X+2.53(右侧为Y值,左侧为X值),潜伏期与年龄、身高和体重无显著相关,诱发电位波幅相关分析:r=0.65,P值<0.05,回归方程:Y=0.80X+71.59(右侧为Y值,左侧为X值)。
沈丽英马建军顾玉东张恺莉姚琴妹黄绥仁
关键词:膈神经神经功能神经电生理学
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14例报告被引量:51
2000年
目的 设计及应用小切口作腕管切开术 ,并分析其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在掌长肌腱尺侧 ,腕横纹以近作 1.5cm长的横切口 ,显露腕横韧带近缘及指屈肌腱 ,切除水肿的屈肌腱滑膜 ,在直视下将腕横韧带完全切开。结果 术后随访 2周 ,14例的症状完全消失 ,拇示中 3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恢复正常。术后 1年随访 ,5例术前大鱼肌萎缩者 ,肌萎缩明显改善 ,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无 1例产生腕掌部瘢痕痛及尺神经、掌浅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腕近端小切口直视下行腕管松解术 ,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张高孟马建军徐建光赵新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小切口
产瘫的肌电图神经电图分类被引量:6
1997年
产瘫的重新认识顾玉东时至今日,产瘫已从少见病变成常见疾患。回顾230年来,人们对它研究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认识期、发展期和深化期三个阶段。一、产瘫的认识期1768年Smelie首先报道一名面先露患儿难产后发生双侧臂丛神经麻痹。随后,1861年Duc...
沈丽英顾玉东马建军张凯丽姚琴妹朱艺
关键词:产伤性臂丛神经电生理学
臂丛撕脱伤患者同侧膈神经诱发电位的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研究臂丛撕脱伤患者同侧膈神经的功能状态,为临床选用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撕脱伤提供依据。方法测定100例臂丛神经撕脱伤膈肌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波幅,并对其功能进行评价。将表面电极置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在平环状软骨水平进行电刺激,于腋前线水平在第7、8肋间记录肌肉诱发电位。同时在膈神经移位术中取一段膈神经,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诱发电位的资料证实,有18例膈神经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11例为完全损伤,7例为不全损伤。病理学观察发现膈神经部分损伤时,光镜下见神经纤维部分髓鞘崩解,髓鞘之间散在性地分布着瘢痕化组织。膈神经完全损伤时,可见神经髓鞘崩解,髓鞘之间布满瘢痕化组织。结论100例臂丛撕脱伤中18%的膈神经有损伤,其中7%为不全损伤。应重视这部分病例中膈神经的部分损伤,以便改进手术方法。
马建军张高孟沈丽英顾玉东
关键词:膈神经电生理学臂丛
胸腔镜下切取膈神经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对胸段膈神经的解剖关系进行了研究。为电视胸腔镜下切取全长膈神经进行移位治疗臂丛损伤奠定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新鲜尸体 6具 12侧 ,对膈神经及其周围器官进行解剖观察。结果 :胸腔内覆盖膈神经的胸膜较疏松 ,易于分离 ;膈神经从锁骨下缘到入肌点的长度为 :右侧 (16 .5 0± 2 .17)cm ,左侧 (2 3 .0 0± 2 .5 0 )cm ;膈神经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心包膈动脉 ,心包膈动脉的直径为 (1.30± 0 .15 )mm ;在胸廓入口处膈神经、心包膈动脉及胸廓内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不恒定。结论 :膈神经在胸腔内的解剖特点适合进行电视胸腔镜下的全长游离。但在胸廓入口处 ,膈神经、胸廓内动脉及由胸廓内动脉发出的心包膈动脉解剖位置不恒定。在临床操作时 ,该区域的处理是整个手术的关键。
徐文东马建军徐建光黄汉伟张家胜张成钢顾玉东
关键词:膈神经胸腔镜臂丛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