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成功冠脉搭桥手术1例报道
- 2012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4岁。以"反复胸痛4年,加重6d"为主诉入院。既既: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220/120mmHg,自服拜新同,血压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病史15年,自服降糖药物,未行系统监测,常有足部麻木疼痛的症状。2008年于外院行右乳纤维瘤切除术,2010年于外院因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晶体植入术。2011.3于外院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
- 高洋庄熙晶石磊高峰何学志
- 关键词:尿毒症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搭桥手术肾功能不全血压控制不佳晶体植入术
- 一种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排气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排气装置,包括箱体和出气孔,所述箱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排气针管和排液管,所述排气针管的另一端设置与针头,所述排液管一端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B,所述排液管另一端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排液孔,所述...
- 庄熙晶高洋王文君刘昕
- 文献传递
- 不同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对非透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廓内动脉及大隐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者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DAPT),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搭桥手术(CABG)术后早期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我科接受CABG手术患者77例,随机纳入A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与B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A组35例,B组42例。术后1年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桥血管通畅性。并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7例失访。70例完成CTA检查,A组32例,B组38例。静脉桥血管通畅率A组显著高于B组(46/5190.2%vs 42/5675.0%,P=0.024)。小型出血事件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2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桥血管狭窄风险(OR=0.193,95%CI=0.043-0.861,P=0.031)。结论在CK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DAPT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能更好地维护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率,并未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
- 王文君何学志高峰高洋石磊庄熙晶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旁路血管
- 高龄合并梅毒性主动脉炎肾功能不全患者行冠脉搭桥手术1例
- 2012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4岁,以"频发心前区疼痛20天"为主诉于2011年12月22日入大连市中心医院,患者既往活动后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休息或口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近20天患者心前区疼痛症状频发,口服药物不缓解。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
- 石磊庄熙晶高峰高洋何学志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冠脉搭桥手术
- 心肌灌注变化对CABG后桥血管通畅性的预测价值
- 2020年
-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早期及术后1年时心肌灌注变化对桥血管通畅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由同一术者完成CABG的81例患者。术后2周行心肌灌注超声造影(MCE)检查评估心肌灌注微循环血供情况。术后随访1年,并于术后1年时复查冠状动脉(冠脉)CTA及心脏超声。结果:术后1年桥血管通畅组患者73例(A组),桥血管闭塞组患者8例(B组)。A组术后早期、术后1年时各冠脉区域及心肌灌注总MCE分值改善明显(P<0.05),术后早期、术后1年心脏超声示左心系统结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早期、术后1年时仅左回旋支(LCX)支供血区域MCE分值改善明显(t=2.111,P<0.05),余冠脉区域改善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早期及术后1年心脏超声结果示左心室舒张期末直径明显扩张(t=1.983,P<0.05),而左心房收缩末期直径及LVEF改善均不明显(P>0.05)。左胸廓内动脉-左前降支(LIMA-LAD)、主动脉-大隐静脉-右冠脉(AO-SVG-RCA)桥血管通畅程度与对应区域灌注改善情况的一致性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改善情况可间接反映术后桥血管通畅性。术后完善心肌灌注评估,对于预测患者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 史泽鹏潘晓芳王文君高洋高峰石磊刘巍张博孙飞一庄熙晶何学志
- 关键词:心肌灌注冠状动脉搭桥术桥血管通畅性
- 盐酸氨溴索氧气面罩雾化吸入在老年患者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与预防呼吸道感染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氧气面罩雾化吸入疗法在老年患者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为预防心脏手术后呼吸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老年患者心脏手术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氧气面罩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患者应用效果,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雾化吸入治疗时间、痰量减少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2±1.3)(3.2±0.8)(10.5±2.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均低于对照组的11.1%与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心脏手术前应用盐酸氨溴索氧气面罩雾化吸入,可较好的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并且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状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庄熙晶高洋高峰石磊何学志伍建林
- 关键词:心脏手术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 1 年桥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将 2014 年 1 月至 2017 年 9 月于我科行 CABG 手术的 67 例患者(男 52 例、女 15 例)纳入此研究,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 A 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 B 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其中 A 组 34 例(男 28 例、女 6 例),B 组 33 例(男 24 例、女 9 例)。术后 1 年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桥血管通畅性。并随访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共 4 例患者失访,2 例患者死亡。共计 61 例患者完成冠状动脉 CTA 检查,其中 A 组 31 例,B 组 30 例。共计桥血管 156 支(胸廓内动脉桥 59 支,大隐静脉桥 97 支),其中 A 组 79支(胸廓内动脉桥 31 支,大隐静脉桥 48 支),B 组 77 支(胸廓内动脉桥 28 支,大隐静脉桥 49 支)。总桥血管通畅率及动脉桥血管通畅率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79(82.3%)vs. 71/77(92.2%);30/31(96.8%) vs. 27/28(96.4%),P>0.05],而在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方面,A 组通畅率显著低于 B 组[35/48 (72.9%) vs. 44/49(89.8%),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桥血管狭窄风险[OR=0.282,95%CI(0.093,0.862),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CABG 术后 1 年内,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应用相比,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更好地降低静脉桥血管狭窄的风险,并未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 高洋王文君高峰石磊庄熙晶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
- 弓部阻断术中无名动脉直接插管升主动脉或部分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七例
- 2020年
- 主动脉夹层或升主动脉瘤行升主动脉或部分主动脉弓置换,通常是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无名动脉之前阻断升主动脉浅低温下完成手术[1]。若手术过程中发现夹层或者升主动脉病变,单纯的升主动脉阻断常不足以完成手术,往往要另外建立腋动脉或者无名动脉插管,于深低温停循环的状态下完成升主动脉远端或部分弓吻合手术[2]。
- 高峰庄熙晶高洋刘巍王文君史泽鹏何学志
- 关键词:无名动脉插管主动脉置换
- 右侧开胸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手术的应用价值对比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对比右侧开胸小切口与传统正中开胸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根据开胸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行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正中开胸,观察组患者行右侧开胸小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56±1.14)h;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为(6.15±1.31)h;胸腔引流量为(350.18±20.46)ml;住院时间为(8.14±1.96)d;无并发症、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52±1.36)h;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为(11.24±1.08)h;胸腔引流量为(521.76±20.54)ml;住院时间为(12.41±1.14)d;输血并发症1例、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呼吸系统并发症1例、切口渗液伴有钢丝松动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二尖瓣成形或置换手术中,右侧开胸小切口相比较传统正中开胸,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胸腔引流量,有利于整体康复进程的加快,因此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 石磊庄熙晶何学志高峰高洋亢文竹
- 关键词:二尖瓣成形二尖瓣关闭不全
- 不同牵拉力对大隐静脉血管壁损伤的程度分析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牵拉力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大隐静脉血管壁损伤程度的影响,探讨大隐静脉采集过程中的安全牵拉力,提高手术过程中对大隐静脉采集血管的保护意识,提高临床中冠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方法筛选40例行CABG的患者,取其CABG术中大隐静脉(GSV),将其平分成5段,分别为无牵拉组(对照组)、5 g砝码垂直牵拉1 min组(实验组A)、10 g牵拉1 min组(实验组B)、10 g牵拉2min组(实验组C)、20 g牵拉1 min组(实验组D)。标本行HE染色,用光镜观察血管壁细胞形态、结构、肌纤维板等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与各实验组之间血管壁细胞形态、结构、肌纤维板等镜下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与D组、实验组B与D组、实验组B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易因外科牵拉而损伤,同样的牵拉力持续作用于血管的拉力时间越长,对血管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 高峰庄熙晶高洋石磊何学志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牵张力血管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