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伟林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罗格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污染
  • 2篇氧化钛
  • 2篇有机污染
  • 2篇有机污染物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脱氯
  • 2篇污染物
  • 2篇离子
  • 2篇纳米
  • 2篇纳米二氧化钛
  • 2篇经验法则
  • 2篇还原脱氯
  • 2篇二氧化钛
  • 2篇腐殖酸
  • 2篇PCDDS
  • 1篇稻根
  • 1篇地质样品
  • 1篇动力学
  • 1篇氧化物

机构

  • 11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罗格斯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2篇德雷塞尔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肇庆学院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新泽西州立大...

作者

  • 14篇黄伟林
  • 10篇党志
  • 4篇杨琛
  • 4篇彭平安
  • 3篇盛国英
  • 3篇卢桂宁
  • 3篇傅家谟
  • 2篇陶雪琴
  • 2篇于志强
  • 2篇李丽
  • 1篇刘相梅
  • 1篇王丽
  • 1篇吴其圣
  • 1篇李忠
  • 1篇刘艳
  • 1篇冯茜丹
  • 1篇吕玄文
  • 1篇冉勇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五届全国环...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地质样品有机质组成对菲吸附-解吸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以2种有机碳含量、结构和性质都相差较大的天然样品Chelsea土壤和Paxton页岩为吸附剂,以菲为吸附质进行一系列的吸附-解吸实验。结果显示,当土壤有机质是以腐殖酸为主时(Chelsea土壤),样品对疏水性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很容易达到平衡,解吸与吸附之间的滞后现象不是很明显。相反,对以干酪根为主要组成的Paxton页岩样品,吸附与解吸之间有明显滞后现象发生,吸附与解吸是一个完全不可逆过程。这说明土壤有机质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可能会成为决定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
党志黄伟林彭平安
脱卤拟球菌(CBDB1)脱氯途径的构效关系
2010年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氯苯和氯苯酚等分子进行计算,找到了一个可指示脱卤拟球菌Dehalococcoides sp.CBDB1降解转化PCDDs、氯苯和氯苯酚等有机氯污染物的脱氯途径和中间产物的参数氯原子电荷QCl(n).以QCl(n)作为理论探针可准确指示PCDDs、氯苯和氯苯酚被菌株CBDB1转化的主要脱氯中间产物,脱氯反应主要发生在含有最大QCl(n)的位置上.对于同一系列化合物,根据不同分子的最大QCl(n)数值,可判断该分子发生脱氯反应可能性的大小,QCl(n)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脱氯反应的进行.另外还可利用同一分子内不同氯原子间电荷大小的差异ΔQCl(n)推断存在第二种脱氯产物可能性的大小,ΔQ越小则同时存在两种脱氯中间产物的可能性越大.
卢桂宁陶雪琴党志黄伟林
不同构型富氮生物炭对Pb(Ⅱ)和Cr(Ⅵ)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21年
为了明确不同构型富氮生物炭对重金属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生物质,通过尿素改性结合高温热解制备了3种不同氮构型的富氮生物炭(以吡咯氮为主的Pr-NBC、吡啶氮为主的Pd-NBC和石墨氮为主的Gp-NBC),考察其对典型重金属的作用行为.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等实验结果显示:富氮生物炭对Pb(Ⅱ)和Cr(Ⅵ)的吸附均以化学吸附为主,且存在明显的差异;对Pb(Ⅱ)的吸附容量与溶液离子强度成正比,吸附可能以形成内层络合物为主,对Cr(Ⅵ)的作用则包含吸附和还原两个过程;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容量受pH影响较大,静电吸引作用可能是主要驱动力.吸附前后的材料表征显示:富氮生物炭主要通过静电吸引作用、阳离子交换、沉淀作用和阳离子-π键作用吸附Pb(Ⅱ),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吸附Cr(Ⅵ),同时能将Cr(Ⅵ)还原为Cr(Ⅲ).不同构型氮与重金属作用机理存在差异,其中,石墨氮主要通过与Pb(Ⅱ)形成阳离子-π键作用促进吸附,吡咯氮和吡啶氮具有还原性,可将Cr(Ⅵ)转化为Cr(Ⅲ),实现减毒.因此,在考察自然环境中富氮生物炭对重金属的作用机制时,应当充分考虑氮构型的影响.
江钰邓郁蓉王金灵杨琛杨琛党志
关键词:重金属
特定体系中PCDDs还原脱氯途径的理论探针与经验法则
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olychlorodibenzo-p-dioxins,PCDD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氯化学工业和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过程。由于它们具有高毒性、高憎水亲脂性并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对...
卢桂宁党志黄伟林李忠
关键词:还原脱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密度泛函量子化学
文献传递
四环素与镉复合污染对水稻根系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为阐明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根系的影响机制,考察了四环素(TC)与镉(Cd)单一和复合污染条件下,水培分蘖期水稻根系生长、污染物积累和根系分泌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TC与Cd单一处理时,根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表现出毒害作用,低剂量的TC与Cd共同作用能够缓解其毒性效应;TC与Cd单一/复合污染均使根的伸长和植株蒸腾量表现出低促高抑现象.水稻根系对TC和Cd的吸收积累呈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且两者共存会改变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在根系的亲和力,从而协同促进TC和Cd在水稻根系的吸收积累,但更多的TC会与Cd络合导致根系Cd吸收减少.TC与Cd单一污染可显著抑制根系分泌物的分泌,复合污染条件下,对根系分泌物的影响随浓度升高存在差异:低浓度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TC/Cd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且伴随蒸腾作用的增加,水稻根系分泌物增多;而高浓度时根系细胞完整性可能受损,进而抑制根系分泌物的分泌.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浓度时,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及衍生物类、有机酸类和糖醇类物质的分泌显著增加,可能是因为TC与Cd的络合作用使Cd的生物可利用性降低,缓解了高Cd胁迫对水稻的毒性,促进分泌有机酸类、氨基酸及衍生物类和糖醇类物质,增强自我防护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建立有效控制抗生素-重金属类复合污染的根际调控措施提供参考数据.
周季妮杨琛杨琛何春凤何俊衡黄伟林党志
关键词:四环素水稻根系根系分泌物
Cd(Ⅱ)对腐殖酸-纳米二氧化钛环境行为的影响
纳米二氧化钛因其优异的介电特性和化学性质,在涂料,消毒剂等众多领域被广泛使用[1],导致大量纳米粒子被排放到环境中,进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大分子有机物腐殖酸(HA)极易附着在具有较强表面活性的...
王丽杨琛黄伟林党志
关键词:环境污染镉离子纳米二氧化钛环境行为
分子结构在腐殖酸对菲吸附行为中的影响被引量:20
2004年
用连续碱提取具有不同结构组成特征的腐殖酸级分 ,考察了分子结构在腐殖酸对菲吸附行为中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腐殖酸中元素碳、表观分子量以及脂肪碳含量的增加 ,腐殖酸对菲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的非线性特征都呈增强趋势 ;相反 ,随着腐殖酸中元素氧和芳香碳含量的增加 ,腐殖酸对菲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的非线性都逐渐减弱 。
李丽于志强盛国英傅家谟彭平安黄伟林
关键词:分子结构腐殖酸有机污染物农业
纳米二氧化钛在水体的沉降特征:离子强度和可溶有机质的影响
纳米材料因其特有的结构以及优良的光学、热学、磁学、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在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电子电器、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2]。广泛的生产和使用,使大量纳米材料进入环境中,进而产生生态和环境效应。纳米材料...
吴其圣杨琛黄伟林党志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钛离子强度可溶有机质
Pahokee泥炭腐殖酸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特征及其对菲的吸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使用切面流超滤方法,将Pahokee泥炭中分离出的腐殖酸分为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8个级分(UF1:<1k;UF2:1~3k;UF3:3~5k;UF4:5~10k;UF5:10~30k;UF6:30~50k;UF7:50~100k:UF8:>300k),表明该泥炭中的腐殖酸主要分布于几个高相对分子量级分中(UF5,UF6和UF8),可占所提取的腐殖酸质量的83 5%.体积排阻色谱的流出曲线说明可以通过超滤手段将腐殖酸这种复杂的、非均匀性的大分子物质分成相对均一的、窄相对分子量分布的分子.而两种方法所测相对分子量的差异可能与两个操作系统间不同的操作条件有关.各超滤级分的腐殖酸对菲的吸附实验说明相对分子量是影响腐殖酸吸附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腐殖酸对菲的吸附及其非线性特征均增强.
李丽于志强冉勇盛国英傅家谟彭平安黄伟林
缺氧环境下无定形FeS对六六六的转化动力学被引量:2
2003年
采用批处理实验方法 ,在缺氧还原的环境下对无定形FeS转化六六六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无定形FeS水溶液体系 (pH值 8 3 0 )可以将六六六的γ 异构体林丹转化为低氯化合物三氯苯、二氯苯和氯苯 ,并且产物的形成有异构体选择性 ;检测到的中间产物为五氯环己烯、四氯环己烯和二氯环己二烯 ,并提出相应的转化路径和反应机理 ,以说明溶液中的动态变化过程 ;反应动力学遵从准一级速率反应 ;
刘相梅彭平安黄伟林盛国英傅家谟
关键词:缺氧环境FES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