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用COI基因确定直隶环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 tschiliensis)的属的地位
- 2007年
- 目的:由于采用新的分类体系,国内外学者通过形态学特征对直隶环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 tschiliensis,Michealson,1928)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该文的目的在于将此种给予明确的划分。方法:用采自不同地区的直隶环毛蚓COI基因(534bp)及结合其相应的氨基酸(178个),以陆正蚓(Lumbricus tereistial)为外群,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构建进化树的方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系统树将直隶环毛蚓与腔蚓属聚为一族,并得到很好的支持(BP〉76,pp≥0.94),种间校正基因距离介于0.006-0.263,种内校正基因距离介于0.000-0.162,结论:因具有交配腔,故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均表明,直隶环毛蚓应属于腔蚓属而不是远盲蚓属。其学名应为Metaphire tschiliensis tschiliensis(Michealson,1928)。
- 黄健孙振钧
- 关键词:COI
- 不同底物种类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在批式培养试验中以人工配置的废水为原料,以厌氧消化污泥作为天然产氢菌源,通过厌氧生物发酵制备生物氢气,研究了不同底物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木糖、乳糖对产氢能力的影响,以及生物制氢发酵过程中液相组成的变化,并对产氢动力学和细菌生长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底物中最佳的底物是葡萄糖,氢气含量、累积产氢量和氢气产量最高可达到49.52%、67.21 L/mol、3.23 mol/mol.发酵产氢代谢产物以丁酸和乙酸为主,乙酸的含量占到26.76%-40.49%,丁酸的含量占到37.60%-58.07%,并含有部分丙酸和乙醇,属于丁酸型发酵.丁酸/乙酸比值可作为衡量氢气产生效率的一个指标,比值越大产氢量越高.实验中氧化还原电位均在-300 mV以下,以厌氧为主.Gompertz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其产氢过程和产氢菌生长过程.
- 汤桂兰汤亲青黄健刘广青孙振钧
- 关键词:混合微生物生物产氢厌氧发酵
- 中国蚯蚓资源研究:Ⅰ.名录及分布被引量:40
- 2006年
- 为满足中国蚯蚓分类学、蚯蚓生态学研究和蚯蚓资源开发的需求,本文综述了2005年10月前记录的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陆栖蚯蚓(寡毛纲:后孔寡毛目)的名录及其分布,共9科28属306种(含亚种)。其中1990年后发现的新种(包括台湾地区)有59个种(含亚种)。
- 黄健徐芹孙振钧王冲郑东梅
- 利用养殖场废水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在批式厌氧反应器中,以厌氧消化污泥作为天然产氢菌源,通过养殖场废水的厌氧发酵生产氢气,考察了厌氧污泥和碳氮营养物质对养殖场废水产氢的影响,并对液相产物的分布、产氢动力学进行了分析.试验分为4个处理.结果表明,加入营养物质接种污泥的养殖场废水氢气含量、累积产氢量和单位COD氢气产量最高可达到50.65%、334.80mL和287.10 mL/g.而未接种污泥的原始养殖场废水累积产氢量和单位COD氢气产量仅为59.24mL和67.05 mL/g.污泥和碳氮营养物质对产氢能力均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加入碳氮源后微生物群促进了原养殖废水有机物的氢的形成.液相末端产物中,乙酸、丁酸占总挥发酸的61%-86%,产氢过程属于典型的乙酸-丁酸型发酵.总挥发性酸含量的提高,其产氢能力也增大.Gompertz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其产氢过程.
- 汤桂兰许科峰王冲孙振钧黄健刘广青
- 关键词:厌氧污泥养殖场废水生物制氢厌氧发酵
- 巨蚓科蚯蚓系统发育、分子鉴定及地理分布研究
- 巨蚓科是陆生蚯蚓中第一大类群,全球广布,已经描述的有1000多种,占全部陆生蚯蚓的1/3,它是大型土壤动物且在土壤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可作为药材,有的可用于处理废弃物,产生有机肥料。环节动物门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
- 黄健
- 关键词:系统发育分子鉴定DNA条形码地理分布蚯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