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曙光

作品数:12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肝癌
  • 5篇基因
  • 4篇病毒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鼠肝
  • 3篇肝炎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多态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肿瘤
  • 2篇转基因
  • 2篇小鼠
  • 2篇小鼠肝
  • 2篇谷胱甘肽
  • 2篇和肝
  • 2篇肝炎病毒
  • 2篇癌发生
  • 2篇病人

机构

  • 9篇上海市肿瘤研...
  • 2篇扬州大学
  • 2篇启东市肝癌防...
  • 2篇约翰霍普金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约翰·霍普金...
  • 1篇启东肝癌防治...

作者

  • 12篇万曙光
  • 10篇钱耕荪
  • 8篇吴一迁
  • 3篇金晏
  • 3篇王金兵
  • 3篇旷双远
  • 3篇陆培新
  • 3篇罗海涛
  • 3篇万大方
  • 3篇瞿永华
  • 2篇励雁峰
  • 2篇吴燕
  • 2篇于永梅
  • 2篇张启南
  • 2篇徐少甫
  • 2篇成国祥
  • 2篇许丽
  • 1篇王加生
  • 1篇陆培新
  • 1篇顾健人

传媒

  • 5篇肿瘤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癌变.畸变....
  • 1篇癌症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形态观察和DNA图象分析初报被引量:3
1995年
观察了32例23~55日龄人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的肝脏形态,发现17例小鼠的部分肝细胞巨大,核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膜厚,核染色质粗大、浓染,核仁大而明显,核质比例大,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其中的7例异常肝细胞所占比例较高,但未见典型的肝炎病变。DNA图象分析显示,异常细胞核内DNA含量增加,DNA含量大于五倍体的细胞占各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12%~56%。
万曙光励雁峰张萍萍万大方钱耕荪顾健人成国祥徐少甫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
菜油烟凝聚物对大鼠肝和肺8—羟基脱氧鸟嘌呤的影响被引量:8
1996年
本文应用HPLC-32P后标记技术,对经油烟凝聚物作气管灌注的大鼠肝和肺的DNA测定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的水平。结果显示,经油烟凝聚物处理的大鼠肝及高剂量处理的肺8-OHdG的水平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大鼠,约超出2—10倍,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证明了油烟凝聚物对DNA的损伤。
吴一迁万曙光V.L.Wilson瞿永华
关键词:致癌物油烟雾磷32
胃癌,胃溃疡和胃炎病人的亚硝基氨基酸化合物暴露水平的比较
1998年
胃癌,胃溃疡和胃炎病人的亚硝基氨基酸化合物暴露水平的比较吴一迁万曙光姚根富吴钧瞿永华作者单位: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200032)亚硝胺类化合物在多种动物身上的多种脏器中能引起肿瘤,流行病学也已证明此类化合物和人的肿瘤发生有正相关。胃癌是人类主要肿瘤...
吴一迁万曙光姚根富吴钧瞿永华
关键词:胃癌胃溃疡胃炎亚硝基
启东肝癌高发区人群谷胱甘肽转硫酶T1和M1基因的基因型被引量:1
1999年
谷胱甘肽转硫酶T1(GSTT1)和M1(GSTM1)的基因多态性和肿瘤易感性研究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启东是世界上公认的肝癌高发区之一,研究启东人群谷胱甘肽转硫酶的基因型,有助于研究启东地区肝癌高发与GSTT1、GSTM1基因型的关系。一、对象与方...
吴一迁万曙光陆培新陆培新旷双远王加生方晰旷双远张启南王金兵钱耕荪
关键词:肝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T1基因多态性
麻鸭肝癌及肝炎症性病变与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报道了自人类肝癌高发区江苏省启东县以及(人类肝癌)相对低发区南京市金坛县,上海市青浦县收集的319只麻鸭进行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血清的鸭乙型肝炎病毒(DHB)检测,发现三个地区鸭的各类肝炎发生率、各类肝脏炎症性病变中的DHBV检出率均相当接近,无显著差异,唯有在启东鸭肝中检出了肝癌前病变及肝癌。鸭肝癌的发生及肝炎症性病变与鸭血清中的DHBV感染均无明显相关。近年来、启东鸭肝癌检出率与1977年的相比明显下降。
万曙光瞿永华钱耕荪沈燕雯陈渊卿顾建人
关键词:肝癌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队列前瞻性研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被引量:51
2001年
目的 研究定期随访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队列在肝癌发生中的病因学和临床意义。方法 在肝癌高发区 ,对HBsAg携带的 744人和相应的HBsAg阴性的 895人进行了 8年 3个月的前瞻性随访观察 ,同时建立血清库和进行详细的个人史调查。结果  (1)HBsAg阳性组年平均肝癌发生率为 177 2 9/10万 ,高于HBsAg阴性组的 6 9 5 3/10万 ,相对危险度为 16 93,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其他肿瘤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2 )个人史调查结果提示 ,发生肝炎到诊断肝癌的平均时间为 14 5年 ,中位时间 13年 ;肝硬化到诊断肝癌的平均时间为 6 4年 ,中位时间 5 5年。 (3)肝癌患者较差的经济状况 ,长期饮酒、吸烟 ,曾患肝病与慢性胃肠道疾病以及肝癌家属史均高于非肝癌组 (P <0 0 0 1) ,其他的个人嗜好、生活史、疾病史及家属史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4)前瞻队列中发现的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率 (16 44 % )及 1年生存率 (31 5 1% )均明显高于当地就诊肝癌患者 (分别为 8 7%、9 7% ,P <0 0 0 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 ;男性、年龄在 2 0~ 6 0岁之间、HBsAg携带及 /或有肝病史、家属肝癌史者 ,是肝癌的高危险人群。
陆培新王金兵吴一迁张启南吴燕万曙光旷双远王能进钱耕荪
关键词:肝肿瘤乙型肝炎病毒肝癌表面抗原携带者
HBVx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微阵列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 (HBVx)和黄曲霉毒素(AFB1)在诱发肝癌中的分子机理。方法 用AtlasTM cDNA表达阵列方法比较研究HBVx基因转基因小鼠HBVx基因整合 (+)和 (- )的小鼠肝组织 ,以及转基因小鼠经AFB1一次攻击的肝癌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 经HBVx基因整合 (+)的小鼠肝组织的DNA修复基因 ,药物代谢酶基因以及应激反应的效应因子的cDNA基因表达谱显示了明显的变化。实验结果提示出现变异的 30个cDNA基因表达谱中 2 9个 (96 .7% )与X基因的整合相关及 17个 (5 6 .7% )与AFB1的攻击有关。结论 HBV对宿主的感染 ,可能通过改变DNA修复系统和药物代谢酶系统来影响机体对AFB1的致癌敏感性 。
吴一迁仇效坤万曙光金晏罗海涛许丽于永梅万大方钱耕荪
关键词:转基因HBVX肿瘤发生
启东肝癌组织p53过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了解p5 3突变在启东地区的肝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IHC)的方法对 90例肝癌和 75例癌旁组织切片进行p5 3蛋白检测。结果 在 90例肝癌中 ,有 4 0例 (44 .4 % )在核中表达为强阳性 ,2 5例 (2 7.8% )在核中表达为弱阳性 ;在 75例癌旁中 ,没有细胞核强阳性表达 ,仅 1例 (1.3% )有核弱阳性表达 ;肝癌的p5 3核表达显著高于癌旁 (P =0 .0 0 0 )。另外 ,在肝癌中有 9例 (10 % )为细胞质p5 3表达阳性 ,在癌旁中有 17例 (2 2 .7% )为细胞质表达阳性 ,肝癌的胞质p5 3表达显著低于癌旁 (P =0 .0 2 6 )。结论 p5 3基因突变和p5 3的功能失活在启东的肝癌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
罗海涛万曙光陆培新刘颖王金兵金晏吴一迁钱耕荪
关键词:P53肝细胞肝癌肝癌基因突变
EPHX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和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环氧化物水解酶 (EPH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基因型及血清黄曲霉素B1(AFB1)加成物含量和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以 3对肝癌高发家族 (6 2例 )和相对应的非癌对照家族成员 (5 8例 )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 ,PCR法测定所有成员血清中AFB1 白蛋白加成物量、HBsAg及血细胞的EPHX ,GSTT1,GSTM1的基因型。结果  1.高发家族成员有 4 1.9% (2 6 / 6 2 )血清AFB1 白蛋白加成物含量高于所有被测成员的中位值 ,而对照家族仅有 15 .5 % (9/ 5 8)高于中位值 ,二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2 .在对照家族和高发家族AFB1 白蛋白含量低于中位值的人群中GSTM 1,GSTT1,EPHX基因型的分布未见明显的差异 ;而AFB1 白蛋白含量高于中位值的高发家族人群 ,其EPHX 113编码位突变型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家族 (P <0 .0 0 1) ,但GSTT1,GSTM 1的基因型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PHX基因 113编密子的突变与机体AFB1暴露后形成的加成物的含量增加有关 ,从而可以推断与个体对黄曲霉素的敏感性和肝癌的易感性相关。
吴一迁陆培新王加生王金兵万曙光T.KenslerJ.Groopman钱耕荪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硫酶易感性黄曲霉素B1
乙肝病毒对DNA修复基因和肝癌发生的作用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以HBV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 ,黄曲霉毒素 (AFB1) ,DNA修复基因和肝细胞肝癌 (HCC)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HBVx基因转基因小鼠以相同的方式和剂量给予黄曲霉毒素 (AFB1)攻击 ,比较肝癌的发生率 ;同时用逆转录———热标记扩增 (RT -HOT -PCR)的方法 ,检查HBVx基因转基因小鼠HBVx整合阳性和阴性以及AFB1攻击后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DNA修复基因Brca2和Nthl1的RNA表达水平。结果  (1)黄曲霉毒素诱导 ,5 2周肝癌发生率HBVx整合阳性小鼠 2 9只 ,14只发生肝癌 (48.3% ) ;HBVx整合阴性小鼠 15只 ,3只发生肝癌 (2 0 .0 % )。两者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1)。(2 )HBVx整合阳性小鼠的肝组织DNA修复基因Brca2和Nthl1的RNA表达水平都低于HBVx整合阴性小鼠。经AFB1攻击形成的肝癌和癌旁组织 ,其DNA修复基因Brca2和Nthl1的RNA表达水平也低于HBVx整合阴性小鼠。结论 结果表明HBVx在宿主细胞的整合 ,影响了宿主DNA修复能力 ,从而导致宿主对致癌物质的敏感性增加 ,最终引起肝癌发生率的增加。
吴一迁崔恒宓万曙光金晏罗海涛许丽于永梅钱耕荪
关键词:乙肝病毒DNA修复基因肝癌动物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