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君芬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儿童
  • 1篇新生儿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发育异常
  • 1篇血培养
  • 1篇血症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中毒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特异
  • 1篇酮症
  • 1篇酮症酸中毒
  • 1篇青春
  • 1篇青春发育期
  • 1篇外科
  • 1篇细菌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付君芬
  • 1篇俞锡林
  • 1篇赵正言
  • 1篇卢美萍
  • 1篇梁黎
  • 1篇洪文谰
  • 1篇李建平
  • 1篇尚世强
  • 1篇董关萍
  • 1篇陈飞波
  • 1篇夏永辉
  • 1篇杜立中
  • 1篇唐达星

传媒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细菌16S-23S rRNA基因特异DNA图谱的分子诊断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及测序技术 ,建立检测不同属种细菌的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的特异图谱。方法 对临床上常见的细菌进行PCR扩增、RFLP、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同时对临床标本进行培养与PCR RFLP比较。结果  2 7株不同细菌行PCR扩增后 ,得到不同DNA图谱。其中 15种细菌经PCR扩增即可区分 ,另 10种经HinfI或AluI酶切后才能区分。肺炎克雷伯菌与坚韧肠球菌的差异只在第 779位碱基上不同 ,XmaIII酶能区别。 4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者 ,15例培养阳性 ,阳性率 3 5 7% ;而PCR阳性者则为 2 7例 ,阳性率为 64 2 9% ,明显高于血培养 (P <0 0 1)。 6例脑脊液标本中 ,1例PCR及培养均阳性 (表皮葡萄球菌 ) ;2例培养阴性标本 ,其PCR也阳性 ;经图谱分析为葡萄球菌 ,1例培养为新型隐球菌的脑脊液标本PCR检测为阴性。另 2例PCR及培养均阴性。结论 建立了PCR RFLP技术快速检测细菌 16S 2 3SrRNA基因区间的方法 ,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的特点 ,为临床细菌感染的病原诊断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尚世强董关萍付君芬洪文谰杜立中俞锡林
关键词:细菌16S-23SRRNA基因分子诊断聚合酶链反应
1797株血培养致病菌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卢美萍付君芬李建平
关键词:败血症菌血症儿童新生儿血培养致病菌
性别发育异常的新认识及外科选择被引量:9
2016年
性别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是指由于先天性的染色体、性腺或性别解剖结构发育出现异常,是疾病谱广泛、有不同病理生理改变且临床表现各异的一组疾病,最常见于新生儿或青少年。新生儿常表现为生殖器异常,而青少年则表现为青春发育期异常的性发育。
唐达星付君芬
关键词:性别发育异常外科病理生理改变青春发育期疾病谱
儿童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4例临床分析
1999年
<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88年6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63例,其中并发DKA24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3例糖尿病中,男性29例,女性34例。0~3岁7例,4~7岁15例,8~14岁41例。并发DKA24例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农村17例,城镇7例。发病前已诊断糖尿病12例,已知病程1周~4年,以DKA起病1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Ⅰ型糖尿病和DKA诊断标准。2.诱因:10例以感染为诱因,包括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和皮肤感染;停用胰岛素7例;不明诱因7例。
夏永辉陈飞波梁黎赵正言付君芬扬茨根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