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志宏

作品数:14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腰椎
  • 9篇骨折
  • 7篇胸腰椎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5篇椎体
  • 4篇椎骨
  • 4篇脊柱
  • 3篇胸腰椎爆裂
  • 3篇胸腰椎爆裂骨...
  • 3篇胸腰椎骨折
  • 3篇腰椎爆裂骨折
  • 3篇腰椎骨折
  • 3篇椎弓根钉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爆裂骨折
  • 2篇钉棒系统
  • 2篇胸椎
  • 2篇腰椎不稳

机构

  • 14篇深圳平乐骨伤...
  • 2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深圳市第一人...

作者

  • 14篇任志宏
  • 12篇蔺福辉
  • 11篇王洪
  • 10篇易小波
  • 9篇陈晓东
  • 7篇胡鑫华
  • 4篇曹国庆
  • 3篇贺旭
  • 2篇刘莹
  • 1篇王永刚
  • 1篇李丽廉
  • 1篇邱劲军
  • 1篇刘小敏
  • 1篇舒彬
  • 1篇黄慈林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按摩与导引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76例并发症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76例随访9~36个月,术后椎弓根钉置入不良3例,共4根钉;脊柱侧突8例、后突畸形2例;并发下肢疼痛、麻木3例;无脑脊液漏及感染的发生。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术前43%,术后88%;Cobb角术前平均20°,术后平均7°。结论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是植入螺钉位置不当、螺钉折断或松动、椎体矫正高度丢失等。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仔细规范操作,术中清晰的影像监测辅助,伤椎植骨,避免早期活动负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蔺福辉任志宏
小切口B-twin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不稳被引量:5
2013年
2006年3月~2010年12月,我科应用B-twin融合器治疗46例腰椎不稳症患者,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26~71岁.患者均有腰骶部疼痛伴有下肢麻木及放散性疼痛,其中伴有间歇性跛行症状16例.突出部位:L3~45例,L4~5 21例,L5~S1 13例,L4~5、L5~S1双节段7例.
王洪陈晓东蔺福辉易小波任志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切口椎体融合B-TWIN
后路侧前方减压椎体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后路侧前方减压椎体重建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采用经后路侧前方减压椎体重建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男19例,女5例;年龄24~53岁,平均38.3岁。经后路单侧行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支撑植骨重建前中柱并行椎弓根钉内固定。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片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9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20mL。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其中2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植骨均获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固定节段椎体间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伤椎Cobb角矫正为15°~28°,平均21.7,椎管容积无明显丢失。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后路侧前方减压椎体重建短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减压彻底及脊柱三柱即刻稳定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易小波任志宏王洪蔺福辉胡鑫华陈晓东贺旭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椎弓根
应用B-Twin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应用B-Twin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评价其疗效和价值。方法对34例腰椎退变性失稳症患者,采用B-Twin融合器进行后路椎间融合手术,共融合34例36个椎间隙。对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复诊时进行JOA评分、X线片椎间隙高度测量,并对融合情况进行考察。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个月,34例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7±1.36)分,术后复诊时平均(22±3.5)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果显效26例,有效8例,显效率76.5%。X线片检查显示,平均椎间高度术前(7.5±2.0)mm,术后(11.5±1.3)mm,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椎间高度(11.0±1.5)mm,较术前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动力位X线片显示腰椎融合率88%,B-Twin下沉率23.5%,未发现B-Twin移位。结论应用B-Twin融合器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症,是一种有效方法,严格把握适应证是确保手术长期疗效的前提,手术技巧、B-Twin的最佳大小、植骨技术和数量是确保其近期手术效果的关键。
易小波陈晓东王洪曹国庆蔺福辉任志宏胡鑫华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脊柱融合术腰椎不稳症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5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 257例患者随访6~28个月,发生并发症46例,术后椎弓根钉置入不良17例,共26根钉。断钉3例,螺钉、螺帽松动各2例。脊柱侧突8例、后突畸形2例。并发下肢疼痛3例、麻木4例。并发硬脊膜破裂5例。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术前(48±24)%,术后6个月(91±9)%;后缘平均高度术前(80±6)%,术后6个月(91±6)%;Cobb角术前平均(22.0±6.5)度,术后6个月(6.2±3.0)度。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满意,但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任志宏易小波蔺福辉王洪陈晓东胡鑫华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钉棒系统并发症
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36例,使用长尾椎弓根固定系统,在骨折节段相邻椎体椎弓根电视透视定位后,皮肤处作4个长约1.5cm纵形切口,电视透视监视下,置入椎弓根螺钉,置棒,手法复位后,锁紧螺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min,手术出血量平均60ml。术中未发生椎弓根钉误入椎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可使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获得较满意复位及较坚强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及痛苦小,患者康复快。
蔺福辉易小波任志宏曹国庆王洪
关键词:内固定器手法复位脊柱骨折
归原疏筋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小结被引量:1
2009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病,主要病变是腰椎间盘退变、破裂、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以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为主,急性重症患者表现为疼痛难忍,不能转侧,行走不便,夜不能寐。笔者借鉴郭春园名老中医经验,门诊以郭老经验方归原疏筋合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较满意疗效。
任志宏易小波蔺福辉王洪陈晓东胡鑫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
扩大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扩大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cage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1月采用扩大PLIF、cage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51(35~82)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腰椎滑脱13例,腰椎管狭窄症32例,行单节段融合48例,行双节段融合18例。通过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X线片对比,对融合率、对JOA评分及椎间高度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本组6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7)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63例发生椎间融合,融合率达95.5%,其余3例未获得融合。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月以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13.4±3.2)分、(21.2±3.5)分及(23.3±3.8)分,融合节段椎间隙平均高度分别为(7.6±2.8)mm、(11.0±1.6)mm及(10.3±1.5)mm,术后1周及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融合节段椎间隙平均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不同时点间JOA评分、椎间隙平均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PLIF避免了过度牵拉可能造成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损伤,cage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有效恢复椎间高度,提高融合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洪蔺福辉易小波任志宏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脊柱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椎弓根螺钉
后路单侧侧前方减压钛网重建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侧前方减压椎体前中柱钛网重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重度爆裂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经后路单侧行椎体次全切除、椎体270°减压、钛网支撑植骨重建前中柱及椎弓根钉内固定。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3.2 h;平均出血量1 200 ml。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例,术后1例发生神经根牵拉伤。所有患者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椎体的高度、椎管容积无明显丢失。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采用后路侧前方减压椎体重建短节段内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减压彻底、脊柱三柱即刻稳定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王洪易小波任志宏蔺福辉胡鑫华陈晓东贺旭
关键词:椎体切除
前路减压钛网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钛网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运用前路减压、钛网重建治疗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46例。结果本组获随访6~51个月,骨折均获得融合,术后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改善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运用前路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充分减压,脊髓神经功能可获得良好恢复。
易小波胡鑫华王洪陈晓东任志宏蔺福辉贺旭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钛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