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燕芬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虫病
  • 3篇丝虫
  • 3篇丝虫病
  • 2篇乙胺嗪
  • 2篇淋巴
  • 1篇淡色库蚊
  • 1篇动物
  • 1篇旋毛虫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涂片
  • 1篇医学卫生
  • 1篇蠕虫学
  • 1篇山羊
  • 1篇实验动物
  • 1篇实验动物房
  • 1篇丝虫病防治
  • 1篇涂片
  • 1篇内容物
  • 1篇微丝蚴
  • 1篇淋巴管

机构

  • 6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河南省卫生防...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苏州市卫生防...
  • 1篇中国生物技术...

作者

  • 6篇任燕芬
  • 3篇常正山
  • 2篇史宗俊
  • 2篇孙德建
  • 2篇张永年
  • 2篇袁以真
  • 1篇王爱华
  • 1篇郑韧坚
  • 1篇方莹
  • 1篇黄倩
  • 1篇孙家振
  • 1篇张敏琦
  • 1篇施恒华
  • 1篇邱巧平
  • 1篇沈杰
  • 1篇赵庆法
  • 1篇邱持平
  • 1篇李中兴
  • 1篇沈炳贵
  • 1篇谢瑾灼

传媒

  • 2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 2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上海市实验大鼠寄生虫初步调查
1991年
对上海市11个动物房(或动物中心)的大鼠作了寄生虫调查。材料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成年大鼠132只(雄鼠60只,雌鼠72只)。其中普通级92只,清洁级30只,SPF级10只,包括近交系或杂交系。从本市各动物房繁殖群随机抽查,饲喂人工配制的颗粒饲料。二、调查方法:采用蠕虫学全身解剖法查找蠕虫,血液涂片染色法检查原虫,反复洗净法检查胃肠道内容物中虫体。胃肠道剪开后。
沈杰邱巧平郑韧坚王爱华常正山任燕芬张永年
关键词:实验动物房蠕虫学血液涂片雌鼠繁殖群肠道内容物
近年来国外淋巴丝虫病防治研究概况
1995年
本文就近年来国外淋巴丝虫病的诊断、治疗、控制策略等方面的进展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作一概述。
任燕芬
关键词:淋巴丝虫病丝虫病
马来丝虫病急性淋巴管、淋巴结炎反复发作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阐明丝虫与细菌感染对马来丝虫病急性淋巴管、淋巴结炎反复发作的作用。 [方法 ]1逐月访视病人 ,观察急性炎症发作季节消长。2在急性期患者的炎症部位取样作细菌培养 ;在急性发作过后不同时期作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效价测定。3采取有效控制丝虫病传播或乙胺嗪治疗急性炎症史患者 ,观察急性发作的变化。 [结果 ]1发现急性发作高峰与蚊媒传播季节高峰相一致。2在急性发作患者中 ,97例作细菌培养 ,90例为阴性 ;2 5 5例作抗‘O’效价测定 ,初次发作和单纯炎症患者 94.1% (143/ 15 2 )未见效价增高。3在丝虫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后 ,急性炎症年发作率 ,初发和单纯炎症史患者迅速显著下降。4仅对急性炎症史者采取抗丝虫成虫治疗未能证实其减少炎症发作的效果。 [结论 ]在马来丝虫病流行区 ,急性淋巴管、淋巴结炎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是 ,丝虫病传播存在 ,患者受到重复感染 ,由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后激发所致。
史宗俊谢瑾灼胡杏林李中兴任燕芬孙德建徐树人袁以真沈炳贵
关键词:马来丝虫病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乙胺嗪
用旋毛虫人工感染山羊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据国内文献报道,居民因吃涮羊肉曾发生多起人患旋毛虫病的病例。有关绵羊人工感染旋毛虫的试验已有报道(窦兰清,1989)。近些年来,在我国南方等大中城市,居民中吃涮山羊肉及烤山羊肉串的人数也日益增多,是否存在旋毛虫感染的潜在因素?山羊能否感患旋毛虫?迄今尚未见有关报道。作者用传代鼠保种的猪源旋毛虫肌幼虫进行了感染山羊的实验研究,以期对我国旋毛虫病流行地区开展山羊旋毛虫的调查及检验等工作,提供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 1.
常正山任燕芬张永年邱持平方莹施新泉周忠勇
关键词:山羊旋毛虫
淡色库蚊吸入微丝蚴和幼丝虫发育成熟率的研究
1990年
本文于1985年在国内开始应用计数蚊胃摄入微丝蚴数与供血者同量末梢血微丝蚴数相比较的方法,观察淡色库蚊吸血时的微丝蚴摄入量及幼丝虫发育成熟率。以3组共16例不同密度微丝蚴血症者作供血源,即超低密度(60μl末梢血查不出微丝蚴,1ml静脉血微丝蚴10条以下)7例、低密度(60μl末梢血微丝蚴5条左右)5例,和中等密度(60μl末梢血微丝蚴数10条)4例,淡色库蚊吸血时摄入微丝蚴数与末梢血微丝蚴数相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t分别为0.667、0.791和0.014.p均大于0.05);3组淡色库蚊幼丝虫发育成熟率依次为11.5%、37.1%和45%。以上结果提示,淡色库蚊吸血时摄入微丝蚴未见浓集现象,而幼丝虫发育成熟率则随供血者微丝蚴密度增高而增高。
袁以真史宗俊任燕芬施恒华张敏琦石福田孙德建赵庆法黄倩孙家振李建旭
关键词:微丝蚴淡色库蚊丝虫班氏丝虫病成熟率乙胺嗪
金黄仓鼠矮小膜壳绦虫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1990年
1984年报道,患腹泻的金黄仓鼠小肠中检获的矮小膜壳绦虫数,明显高于成年健康仓鼠,同时还查见短小膜壳绦虫、滴虫和盲肠蛲虫等多种寄生虫。矮小膜壳绦虫与短小膜壳绦虫均系人、鼠共患寄生虫。前者对人、鼠的危害较后者为甚,在医学卫生与实验动物寄生虫病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
金黛英姚凤生常正山任燕芬
关键词:金黄仓鼠寄生虫病防治肠道寄生虫医学卫生实验动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