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秉耀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病毒
  • 4篇抗体
  • 4篇口蹄疫
  • 3篇疫病
  • 3篇疫苗
  • 3篇兔出血症
  • 3篇猪细小病毒
  • 3篇细小病毒
  • 3篇口蹄疫病毒
  • 3篇出血症
  • 3篇出血症病毒
  • 2篇水肿
  • 2篇水肿梭菌
  • 2篇梭菌
  • 2篇梯度离心
  • 2篇提纯
  • 2篇猪口蹄疫
  • 2篇离心
  • 2篇免疫
  • 2篇快疫

机构

  • 14篇浙江省农业科...
  • 4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中国兽医药品...
  • 2篇浙江省农业厅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卫生防...

作者

  • 15篇何秉耀
  • 9篇盛祖恬
  • 8篇杜青云
  • 4篇郑兆鑫
  • 4篇何永强
  • 4篇周明龙
  • 4篇徐泉兴
  • 4篇赵洪兴
  • 4篇尤永进
  • 3篇饶忠
  • 3篇金建平
  • 3篇郭杰炎
  • 3篇邱建明
  • 2篇周智爱
  • 2篇郑明
  • 2篇王家珍
  • 1篇刘明秋
  • 1篇毛昌群
  • 1篇李光金
  • 1篇卢永干

传媒

  • 4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上海农业学报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兽药杂志
  • 1篇中国畜禽传染...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年份

  • 1篇2006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0
  • 3篇198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细小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4
1989年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 Vovirus(PPV)传播广泛,是引起母猪不育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它的俗名为“SMEDI”,概括了死胎、木乃伊化和不育症状。最早由Mayr和Mahnel(1966)从猪瘟病毒组织培养污染物中发现PPV,Cartwright和Huck(1967)又从猪流产的死胎脏器中分离得到。此后,世界各国也都相继发现,并进一步证实了它的致病性。我国于1983年始见于从死胎中分离到PPV的报道,为了探索母猪不育的病因,我们应用PK-15猪肾传代细胞培养技术,从杭州某猪场的死胎、木乃伊化仔猪病料中分离得到2株病毒。经鉴定,明确该场PPV的感染及其致病性,为防治母猪不育提供病原学依据。
邱建明何秉耀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
PPA-ELISA法检测猪细小病毒抗体的探索被引量:1
1989年
建立了PPA-ELISA法测定母猪血清中抗猪细小病毒抗体的方法。经与血凝抑制试验比较,酶联A蛋白ELISA法比血凝抑制试验灵敏度高(X^2=26.13、P<0.01),两者相关性良好(r=0.6283.P<0.001),为猪细小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简便实用的方法。
邱建明何秉耀
关键词:PPA-ELISA细小病毒抗体
猪细小病毒的提纯及其生化特性分析被引量:7
1990年
将自行分离鉴定的猪细小病毒 HZ-9株感染仔猪肾原代细胞,采用 PEG 沉淀法及 CsCl密度梯度离心从病毒细胞培养物中提纯病莓。该病毒 CsCl 梯度中获得单一的血凝峰,浮力密度为1.38~1.39g/ml,紫外扫描获得典型的病毒吸收峰,OD260mn/OD280nm 为1.64,电镜观察为球形颗粒,无囊膜,测得病毒粒子直径为19.6±1.8nm。经 SDS-PAGE 分析,病毒有3种结构多肽,其分子量和百分含量分别为 Vpl 81.7kd、9.8%、Vp2 67.6kd、11.7%,Vp364.6kd、76.9%。病毒核酸经中性1%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一条核酸带,经碱性1%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得核酸长度约为5kd,分子量约为1.44×10~6道尔顿。
邱建明何秉耀王悦先
关键词:细小病毒提纯生化特性
“O”型口蹄疫病毒生物合成多肽苗保护性抗体的免疫应答被引量:8
1997年
pXZ500质粒表达的生物合成多肽苗(20肽-14肽-20肽)分别以总剂量32μg/头和0.346mg/头分两次免疫接种豚鼠和猪,均可获得保护性抗体的良好免疫应答。豚鼠和猪在第一次免疫接种后40d和45d时,其血清的乳鼠保护指数均在2.0以上;分别用50个发病单位强毒攻击,均可获得100%保护。
尤永进徐泉兴赵洪兴饶忠乌正芳郑兆鑫郭杰炎金建平盛祖恬何秉耀何永强杜青云
关键词:FMDV生物合成免疫应答口蹄疫病毒
pXZ500融合蛋白提纯物和包涵体免疫效果比较被引量:7
1997年
比较了PXZ500融合蛋白提纯物和包涵体对豚鼠和猪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PXZ50O融合蛋白提纯物与包涵体对这两种动物都具有同样良好的免疫效果。短型棒状杆菌作为生物佐剂对抗FMDV的免疫效果没有产生不利的或有利的影响。
尤永进徐泉兴赵洪兴饶忠乌正芳郑兆鑫盛祖恬何秉耀
关键词:融合蛋白包涵体免疫效果动物
抗兔出血症病毒抗体的抗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建立(英文)
1995年
为研究抗独特型抗体的作用,采用纯化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免疫小鼠所得的杂交瘤细胞及其对兔抗RHDV抗体的结合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能产生独特型抗体(Ab2),称之AI-1,作者认为这是首次以病毒抗原免疫小鼠直接获得抗独特型抗体。
盛祖恬周明龙唐建东肖振国杜念兴杜青云何秉耀
关键词:出血症病毒抗独特型抗体兔病
633菌剂对人工感染鸡白痢预防效果试验被引量:3
1994年
633菌剂对人工感染鸡白痢预防效果试验何永强,盛祖恬,何秉耀,杜青云,黄文彩,桑金隆,范世晶,夏湛恩(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鸡白痢是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雏鸡传染病,目前还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发展。虽然现有一些药物能预...
何永强盛祖恬何秉耀杜青云黄文彩桑金隆范世晶夏湛恩
关键词:鸡病鸡白痢
全文增补中
湖羊黑疫快疫的研究 Ⅰ.病原诊断被引量:4
1998年
自1964年起,浙江杭嘉湖地区湖羊发生了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仅3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在一年内即死去一万余头,经病原学研究证明此病主要由水肿梭菌、黑疫的病原所引起,较少的病例是由水肿梭菌和腐败梭菌混合感染所致,后者是快疫的病原,研究工作早在30年前结束,但迟至今日始发表。
王品杰郑明何秉耀何秉耀陶锡荣
关键词:快疫黑疫水肿梭菌腐败梭菌湖羊
绵羊(湖羊)黑疫快疫混合疫苗 Ⅱ.黑疫快疫混合疫苗研制被引量:1
1999年
根据作者前文所报导的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发生的急性传染病的病原是水肿梭菌和腐败梭菌[1]。一种用于预防这两种病原的混合疫苗制造成功。经过几年在流行地区的应用,已控制了这种疫病。
文希喆王品杰郑明何秉耀王家珍陶锡荣
关键词:黑疫快疫水肿梭菌腐败梭菌绵羊
应用单克隆抗体快速诊断猪水泡病病毒的新方法被引量:1
1989年
迄今为止,尚无简便而快速准确诊断猪水泡病的方法。乳鼠血清保护试验虽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但需要数天时间才能得到诊断结果,且因乳鼠本身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得到理想的结果。另外一些方法,如反向间接红血球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法和补体结合试验等,由于操作繁琐,费时,敏感性低,检测成本也较高,因此广泛应用受到条件的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猪水泡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并以此为试剂,用单抗检测该病抗原的新方法——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pot-ELISA),取得满意的结果。
杜青云何秉耀邓文徐辉周明龙
关键词:水泡病病毒单克隆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