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凝

作品数:14 被引量:20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VOCS
  • 4篇有机物
  • 4篇挥发
  • 4篇挥发性有机
  • 4篇挥发性有机物
  • 4篇标准气
  • 4篇臭氧
  • 3篇质控
  • 3篇水汽
  • 3篇水汽凝结
  • 3篇四氟
  • 3篇气溶胶
  • 3篇监控环境
  • 3篇采样
  • 3篇臭氧生成
  • 2篇有机气溶胶
  • 2篇溶胶
  • 2篇夏秋季
  • 2篇二次有机气溶...
  • 1篇氧化炉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
  • 2篇重庆市生态环...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深港产学研基...

作者

  • 14篇冯凝
  • 12篇黄晓锋
  • 11篇何凌燕
  • 6篇曾立武
  • 3篇朱乔
  • 2篇陆思华
  • 2篇刘芮伶
  • 2篇戴静
  • 1篇袁斌
  • 1篇冯加良
  • 1篇张元勋
  • 1篇栾胜基
  • 1篇张宜升
  • 1篇陈冬蕾
  • 1篇王川
  • 1篇曹礼明
  • 1篇任宇超
  • 1篇张彬
  • 1篇曹美娜
  • 1篇朱少峰

传媒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市近年来PM_(2.5)污染控制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基于深圳大学城站点的PM_(2.5)多年监测数据,对深圳市近年来PM_(2.5)浓度及其化学组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深圳市采取的主要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建议。结果显示:2007—2015年深圳大学城站点PM_(2.5)年均质量浓度由2007年的52.70μg/m^3降低至2015年的31.15μg/m^3,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限值(35μg/m^3),大气污染控制取得了突出的效果;2015年与2009年的PM_(2.5)化学组成相比,下降最多的依次为SO_4^(2-)、有机物(OM)和元素碳(EC),分别降低4.44、3.03、1.99μg/m^3。对深圳市实施的综合污染控制措施分析表明,近年来深圳市PM_(2.5)浓度降低主要得益于机动车尾气控制、电厂脱硫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重点行业治理等。OM在PM_(2.5)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并占据首位,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OM的一次来源以及二次来源的同步控制,并注重大气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控。
任宇超邹北冰朱乔戴静张彬冯凝黄晓锋
关键词:PM2.5化学组成
重庆主城区夏秋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特征及来源研究被引量:46
2017年
利用在线GC-MS/FID,对重庆主城区2015年夏、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观测.结果发现,监测期间主城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体积分数为41.35×10-9,烷烃占比最大,其次是烯炔烃、芳香烃和含氧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卤代烃占比最小.将本次研究结果同以往研究结果比较发现,高乙炔浓度可能受交通源排放的影响,而乙烯和乙烷浓度的大幅度降低则得益于主城区化工企业的大举搬迁.通过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发现,芳香烃(32.1%)和烯烃(30.6%)对臭氧生成的贡献最为显著,其中以乙烯、乙醛和间/对二甲苯的OFP最强,因此,对烯烃和芳香烃的削减能有效控制大气中O3的生成.通过PMF模型共解析出5个因子,主要为生物源及二次生成、其他交通源、天然气交通源、溶剂源和工业源.从5个因子对VOCs的贡献百分比可以看出,重庆城区交通源贡献最大(50.4%),其次是工业源和溶剂源的贡献(>30%),生物源及二次生成的贡献最小.
刘芮伶翟崇治李礼余家燕刘敏许丽萍冯凝
深圳大气VOCs浓度的变化特征与化学反应活性被引量:86
2012年
对深圳2010年4个季节大气中VOCs进行了监测,研究了VOCs组分、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烷烃是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VOCs物种,占总VOCs的50%以上,其他依次是芳香烃和烯烃.总VOCs浓度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最高和夏季最低,日变化特征则表现为夜晚浓度高、白天浓度低,峰值出现在早晨7:00左右,最低值则出现在下午14:00.通过VOCs物种间的比值特征分析了部分物种的来源,结果显示,反式-2-丁烯和顺式-2-丁烯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甲苯和正己烷则受到了溶剂挥发的影响.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计算了各类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大气各类VOCs的OFP芳香烃最高、其次为烯烃,烷烃最低,甲苯、间,对-二甲苯和乙烯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在VOCs物种中排名前3.
朱少峰黄晓锋何凌燕陆思华冯凝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日变化
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稳定同位素测定方法,首先利用ECOC碳质分析仪对采集在石英滤膜上的颗粒物样品进行梯度升温燃烧氧化,然后将不同碳质(OC和EC)氧化所得的CO<Sub>2</Sub>气体在氧化炉...
何凌燕黄晓锋戴静曾立武冯凝
文献传递
重庆市夏秋季VOCs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估算被引量:20
2017年
为估算重庆市夏秋季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O_3和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利用在线GC-MS/FID在2015年8月22日—9月23日对重庆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时观测,获得市区点和郊区点φ(T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分别为41.35×10^(-9)和22.72×10^(-9),其中市区点以烷烃(35.2%)和烯炔烃(25.2%)为主,郊区点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OVOCs)(30.6%)和烷烃(26.0%)为主.结合最大增量反应活性量化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的OFPs(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49.11×10^(-9)和71.09×10^(-9),市区点OFPs最大的是乙烯、丙烯、甲苯、C8和C9的芳香烃等,郊区点OFPs最大的VOCs是丙烯醛、异戊二烯和甲基乙烯基酮.结合气溶胶生成系数量化郊区点和市区点VOCs对SOA的生成贡献分别为0.36和1.26μg/m^3,相比国内其余城市VOCs的SOAP(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较小,主要以甲基环己烷、正壬烷、正葵烷和十一烷等高碳烷烃,以及甲苯、苯、二甲苯和乙苯等芳香烃的SOAP为主.研究显示,控制烯炔烃和芳香烃的浓度有助于控制重庆市O_3的生成,控制高碳烷烃和芳香烃则有助于控制重庆市SOA的生成.
刘芮伶李礼余家燕许丽萍冯凝刘敏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二次有机气溶胶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质控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质控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室外气四氟过滤器、室内气四氟过滤器、室内外进样电磁切换阀。本发明通过周期切换样气、零气和标准气通道实现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质控操作;实时监控环境温度随时调节采样管道的保...
曾立武黄晓锋冯凝何凌燕
一种可调节湿度的VOCs渗透标定装置及操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湿度的VOCs渗透标定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一端连接有零气进口,所述第一过滤器另一端连接第二过滤器的进口,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有第一三通电磁阀体,所述第一三通电磁阀体上出口和下出口...
曾立武黄晓锋曹礼明冯凝何凌燕
气溶胶中烃类有机物居里点热解析-GC/MS联用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使用居里点热解析(CPP)-GC/MS联用法对气溶胶中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445℃箔片并保持60s加热、GC-MS 30psi脉冲无分流进样的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分析达到了最佳效果.新建立的CPP-GC/MS联用分析方法中,C16~C26烷烃的检测限为0.04~0.08ng,C27~C34烷烃的检测限为0.1~0.5ng,PAHs的检测限为0.01~0.1ng,藿烷类物质的检测限为0.08ng.标准物质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20.6%,PM2.5样品的RSD在3.6%~21.3%,70%的目标化合物的工作曲线的线性(R2)在0.99以上.实验表明,CPP-GC/MS联用的方法能较好地替代传统的溶剂提取法来分析气溶胶中的烃类有机物,尤其是可用于分析颗粒物负载量很小的样品,如多级采样器采集的气溶胶粒径分布样品.
陈冬蕾何凌燕黄晓锋冯凝冯加良张元勋
关键词:GC/MS气溶胶
民用固体燃料及烹调油烟杂环胺排放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模拟了典型固体燃料的民用燃烧及家庭烹饪食用油过程,分别采用烟尘罩稀释采样系统和小型烟尘罩采集烟气.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了5种典型致癌杂环胺的排放特征.估算了2012年杂环胺排放量及不同情景下妇女炊事吸入杂环胺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秸秆、薪柴、烟煤、无烟煤燃烧2-氨基-3-甲基-9H-吡啶[2,3-b]吲哚(Me Aa C)排放因子均值为5.2~142.9μg/kg、2-氨基-9H-吡啶[2,3-b]吲哚(Aa C)排放因子为0.6~37.8μg/kg,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 IP)排放因子为1.5~25.9μg/kg.植物油烹调Me Aa C和2-氨基-3-甲基咪唑并(4,5-f)喹啉(IQ)排放因子均值分别为6.8μg/kg和1.5μg/kg.动物油烹调Me Aa C、2-氨基-3,4-二甲基-3H-咪唑并喹啉(Me IQ)和Aa C排放因子均值分别为6.2μg/kg、2.0μg/kg和1.1μg/kg.秸秆使用分别占Ph IP、Me Aa C和Aa C排放的93.0%、76.2%和76.2%.薪柴使用占Aa C、Me Aa C和Ph IP排放的22.1%、7.7%和4.0%.烟煤使用占Me Aa C、Ph IP和Aa C排放的15.9%、2.8%和1.8%.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在缺乏有效排烟的情况下,使用烟煤(哈尔滨)或秸秆炊事的家庭妇女暴露于杂环胺总致癌风险分别为4.60×10^(-5)和1.84×10^(-5),超过EPA建议值.使用薪柴或烟煤(包头)炊事的家庭妇女暴露于杂环胺总致癌风险分别为4.50×10^(-6)和4.31×10^(-6),略高于EPA建议值.使用无烟煤及电能炊事妇女暴露于杂环胺总致癌风险为可忽略水平.
张宜升李文秀曹美娜冯凝何凌燕黄晓锋栾胜基
关键词:杂环胺固体燃料烹调油烟排放因子健康风险评价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质控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质控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室外气四氟过滤器、室内气四氟过滤器、室内外进样电磁切换阀。本发明通过周期切换样气、零气和标准气通道实现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质控操作;实时监控环境温度随时调节采样管道的保...
曾立武黄晓锋冯凝何凌燕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