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铄涵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代谢产物
  • 2篇淀粉
  • 2篇抗性
  • 2篇发酵
  • 2篇藏灵菇
  • 2篇肠道
  • 2篇大鼠肠道
  • 1篇豆豉
  • 1篇血脂
  • 1篇抑菌
  • 1篇抑菌作用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功能
  • 1篇玉米抗性淀粉
  • 1篇中苯
  • 1篇肉类
  • 1篇肉类食品
  • 1篇肉品
  • 1篇肉品安全
  • 1篇生活质量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冯铄涵
  • 4篇阚建全
  • 2篇沈祥森
  • 1篇骞宇
  • 1篇孙卓
  • 1篇张佳程
  • 1篇李帅
  • 1篇吕加平
  • 1篇刘萌萌
  • 1篇李勇
  • 1篇张璐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中国酿造
  • 1篇中国奶牛
  • 1篇肉类工业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藏灵菇菌发酵性能以及抑菌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以复原乳为原料,将藏灵菇菌作为发酵剂以10%的接种量在30℃、37℃、42℃培养至凝乳,4℃冷藏。考察了凝乳期间和后酸化过程中藏灵菇菌产酸能力以及藏灵菇菌发酵乳的保水率、黏度;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藏灵菇菌块、发酵乳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在42℃下藏灵菇菌发酵乳产酸快,9h达到81°T,37℃下发酵12h达到83°T。发酵乳冷藏1d后的测定的黏度值(表观黏度η′)由大到小依次为:η′37℃>η′42℃>η′30℃,三者保水率相近。综合考虑藏灵菇菌发酵乳较优发酵温度为37℃,发酵12h;藏灵菇菌块对大肠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且产生这种抑菌作用的物质对热敏感,发酵乳上清液对大肠杆菌起抑菌作用主要由酸度降低引起。
孙卓吕加平冯铄涵刘萌萌张佳程
关键词:抑菌作用发酵性能
影响肉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2011年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肉类食品已成为现代人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性自然为人关注。但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食品污染事件,造成了人们对食品污染的恐惧和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其中肉类食品所遭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越来越大。
冯铄涵阚建全
关键词:肉品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肉类食品生活质量污染事件食品安全
藏灵菇发酵乳的营养功能及发酵特性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2年
藏灵菇是源自西藏雪原的特有珍稀菌种,可用作酸奶的发酵剂,发酵的酸奶含有大量有益菌,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保健功能,自1998年由西藏牧区传入内地以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从藏灵菇的营养功能、发酵特性和增殖条件以及发酵制品的发展前景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冯铄涵
关键词:藏灵菇发酵营养功能发酵特性
抗性淀粉种类对大鼠肠道代谢产物和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7
2012年
以不同种类抗性淀粉(RS2、RS3、RS4)为研究对象,采用动物实验法,研究其对大鼠肠道代谢产物和血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S2、RS3、RS4均有控制体质量、降低肠道pH值、增加盲肠组织和盲肠内容物质量、增加盲肠内容物含水量、增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降低盲肠内容物中氨含量以及调节血脂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其中,在控制体质量方面,RS4体质量增加量最小;在调节大鼠肠道代谢产物方面,RS3效果最优;在调节血脂方面,RS3对血清甘油三酯的降低效果最显著,平均降低水平可达30%左右,而RS4对血清胆固醇的调节效果最优。
冯铄涵骞宇张璐李勇沈祥森阚建全
关键词:血脂
传统毛霉型豆豉中苯甲酸形成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析测定传统毛霉型豆豉在不同发酵时期的苯甲酸、苯丙氨酸和β-苯丙烯酸(肉桂酸)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以研究苯甲酸在传统毛霉型豆豉的发酵生产中的形成机理,揭示传统毛霉型豆豉中苯甲酸在非人为添加情况下自然存在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制曲2d(S3)时,苯甲酸含量为2.43mg/kg,随后其含量不断增加,到后发酵215d(S14)时,达到37.23mg/kg;而苯丙氨酸含量也由原料大豆的4.89mg/100g增加到了S14(后发酵第215天)中的272.23mg/100g;中间产物β-苯丙烯酸在制曲阶段含量较高,在后发酵阶段逐渐减少,并且其在制曲阶段含量较大时苯甲酸增加趋势明显,在后发酵阶段含量较小时苯甲酸含量增加趋势不明显;同时催化苯丙氨酸转化为β-苯丙烯酸(肉桂酸)这一反应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在制曲阶段较强,在后发酵阶段逐渐减弱。在后发酵阶段人为添加β-苯丙烯酸后通过动态检测得出苯甲酸、β-苯丙烯酸含量呈现一升一降的结果。因此可以得出,传统毛霉型豆豉中苯甲酸形成的机理可能为:大豆中的蛋白质首先部分水解为氨基酸,其中的苯丙氨酸在PAL的催化下转变为β-苯丙烯酸,β-苯丙烯酸在一定条件下最终氧化形成苯甲酸。
沈祥森阚建全冯铄涵李帅谢德芳曾凡玉
关键词:苯甲酸苯丙氨酸苯丙氨酸解氨酶
抗消化淀粉种类对实验大鼠肠道影响的研究
抗消化淀粉(resistantstarch,RS)指的是“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所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物的总称。”主要分为四种:RS1,RS2,RS3,RS4。RS与膳食纤维类似,具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生理功能:控制体重、预防肠道...
冯铄涵
关键词:抗消化淀粉生理功能
文献传递
压热酸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11年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研究压热-冷却循环结合酸解法制备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压热-冷却循环过程中淀粉溶液浓度、压热温度、压热时间、循环次数以及酸解处理过程中酸的种类、酸的浓度、酸解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溶液浓度为30%、压热温度125℃、压热时间45 min条件下,经过2次压热-冷却循环,然后0.15 mol/L柠檬酸水解处理12 h,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可达39.27%。
冯铄涵阚建全
关键词:抗性淀粉酸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