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卫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3篇细胞
  • 3篇肝癌
  • 2篇胆管
  • 2篇胆管损伤
  • 2篇修补术
  • 2篇移植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鼠肝
  • 2篇肿瘤
  • 2篇疝修补
  • 2篇疝修补术
  • 2篇腹股沟
  • 2篇腹股沟疝
  • 2篇肝移植
  • 2篇大鼠肝
  • 1篇星状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管生成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刘小卫
  • 8篇郑启昌
  • 6篇熊俊
  • 4篇李民
  • 4篇李俊
  • 3篇胡青钢
  • 3篇张勇
  • 2篇彭滔
  • 1篇秦鑫锞
  • 1篇郭瑜
  • 1篇孙平
  • 1篇江隆昌
  • 1篇杨斌
  • 1篇吴泽华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Cdc42基因在表皮生长因子促进HepG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HepG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Cdc42siRNA转染HepG2细胞株,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EGF组、EGF+siRNA干扰组、siRNA干扰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Cdc42mRNA转录以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微丝绿色荧光探针(actin-trackergreen)染色检测HepG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侵袭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经EGF处理后HepG2细胞可见明显丝状伪足形成,EGF组细胞内Cdc42mRNA及总蛋白(Total-Cdc42)表达量无显著变化,但活性Cdc42(Active-Cdc42)显著增高(0.713±0.021vs0.423±0.015,P<0.05),siRNA干扰组Cdc42表达及活性受到明显抑制(0.118±0.017vs1.128±0.024;0.351±0.021vs0.936±0.024,均P<0.05),并抑制EGF诱导的细胞丝状伪足形成,EGF组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显著高于其余各组(98.43±3.11vs61.09±3.58,50.53±2.34,62.73±2.64,均P<0.05).结论:EGF通过激活Cdc42诱导HepG2细胞丝状伪足形成并增强其体外侵袭能力.
张勇江隆昌胡青钢刘小卫熊俊郑启昌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肝癌RNA干扰
局麻下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策略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局麻下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至2007年在局麻下行疝修补术的143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于合并各种疾病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局麻的镇痛效果良好,对患者的干扰小,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用合适大小的补片代替或修复腹横筋膜的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疗效确切、符合生理、痛苦小、并发症少,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对于合并各种疾病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局麻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刘小卫刘仁胜张传佑张泓滨郑启昌
关键词:腹股沟麻醉疝修补
Notch 2基因在大鼠肝移植术后胆管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术后损伤胆管中Notch2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未手术组;B组:假手术组;C组: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于术后1、7、14、28d检测总胆红素(TBIL)、γ-GT、谷丙转氨酶(ALT),同时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Notch2基因的表达。结果大鼠肝移植术后TBIL(32.05±3.28)μmol/L,γ-GT(118.30±17.40)μmol/L明显升高(P〈0.05),HE染色显示损伤胆管增生(14d),部分胆管破坏、消失(28d)。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和B组胆管细胞Notch2染色阴性,C组胆管细胞Notch2染色强阳性,Western blot检测显示Notch2蛋白在C组肝组织中呈逐渐升高的强表达(P〈0.05)。结论大鼠肝移植术后随胆管损伤加重,Notch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胆管损伤。
刘小卫郑启昌李俊李民张勇熊俊
关键词:NOTCH肝移植胆管损伤
酪氨酸激酶Syk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Syk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Syk mRNA在肝细胞性肝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标本中CD34的表达反映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2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yk mRNA均表达阳性,32例肝细胞性肝癌中Syk mRNA表达率为46.9%(15/32),其中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23.1%(3/13),明显低于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63.2%(12/19)(P〈0.05)。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检测:低分化组(Ⅲ级Ⅳ级为49.2±3.6,54±4.3),明显高于高分化组(Ⅰ级Ⅱ级为13.6±4.5,32.3±3.2)与正常组织(5.9±1.7),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yk mRNA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明显负相关(r=-0.97)。结论肝细胞性肝癌中Syk基因的缺失对癌组织血管的生成起重要的作用。
胡青钢刘小卫郑启昌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肿瘤微血管密度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712例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科71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效随访676例,出现并发症57例(8.4%),其中复发4例(0.59%),腹股沟区不适及慢性疼痛18例(2.66%),切口脂肪液化感染5例(0.74%),阴囊积液积血16例(2.37%),膀胱损伤2例(0.30%),尿潴留11例(1.63%),缺血性睾丸炎1例(0.15%)。予以处理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重点在于预防,疝外科医师应提高专业技能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李民刘小卫熊俊孙平吴泽华秦鑫锞郑启昌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无张力疝修补术
大鼠肝移植术后Jagged1基因在胆管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Jagged 1基因在大鼠肝移植术后损伤胆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24只)为未手术组,B组(24只)为假手术组,C组(供、受体各26只)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1、7、14和28d采集静脉血检测总胆红素、γ-GT、ALT,并同时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后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Jagged 1基因的表达。结果生化检测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大鼠肝移植术后胆管损伤淤胆明显(P<0.05),术后14d以胆管细胞增生为主,术后28d出现部分胆管细胞的破坏、消失。免疫组化显示,未手术组及假手术组肝组织中Jagged 1染色为弱阳性,肝移植组中Jagged 1染色为强阳性,且主要表达于胆管细胞中(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发现Jagged 1基因及蛋白在肝移植术后肝组织中呈逐渐升高的强表达,而未手术组和假手术组Jagged 1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大鼠肝移植术后随胆管损伤加重,胆管中的Jagged 1基因表达显著升高,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移植术后的胆管损伤过程。
刘小卫郑启昌李俊熊俊李民张勇
关键词:肝移植胆管损伤
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附118例报道)
2011年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8例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肝叶切除术,B组行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处理肝创面,对比术后肝功能、近期并发症、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B组术后第1、4天的丙氨酸转氨酶均高于A组的(t=10.614,P=0.000和t=9.993,P=0.000);两组术后总胆红素和白蛋白(均P〉0.05)以及近期并发症(X^2=0.008,P:0.9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1年复发率高于B组(36.36%比15.87%,X^2=6.503,P=0.011),1年生存率低于B组(76.36%比90.48%,X^2=4.239,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切除术中联合微波热凝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且能显著降低1年复发率和提高1年生存率,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李民郑启昌刘小卫彭滔杨斌李俊胡青钢熊俊
关键词:肝切除术微波治疗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肝星状细胞间质上皮转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对肝星状细胞(HSCs)间质上皮转化的作用。方法用人重组TGF-β1 及其中和抗体孵育原代人肝星状细胞48h,以Westernblot检测肝星状细胞间质标记Vimentin、desmin和上皮标记CK18及白蛋白(Albumin)的表达,并分析其迁移能力和形态变化。结果TGF-β1 可显著下调肝星状细胞表达Vimentin和desmin,而使其表达CK18及Albumin,同时其迁移能力显著下降(3083±629,P〈0.05),细胞形态由星芒状向铺路石样转化。在同时接受TGF-β1 中和抗体孵育的肝星状细胞中,上述标记表达,迁移力(9250±1146,p〉0.05)和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TGF-β1 可显著诱导肝星状细胞向肝上皮细胞转化,提示其可能是肝细胞重要再生来源之一。
李俊郭瑜彭滔刘小卫郑启昌熊俊
关键词:TGF-Β1肝星状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